咳 第22页
-
疏肝理气治疗肝咳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五脏咳中,临床上以肝咳最为常见。肝咳是由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肺,引发咳嗽。因此,疏肝理气止咳是治疗肝咳的重要方法,一般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的药物,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因此,在治疗上,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方法也有所不同。 1.内伤咳嗽,调养脏腑加暖肝 内伤咳嗽一般是因其他脏腑病情缠绵,久病体虚,累及肺脏,如脾虚湿盛的痰浊...
-
伤湿膏贴肚脐和天突穴能止咳
在朝阳大药房工作的药剂师苏小宁告诉记者,冬天早晚气温变化大,感冒的人很多,咳嗽的人也比较多。咳嗽比较严重的,用伤湿膏贴肚脐和天突穴,可以起到止咳或缓解症状的作用。 她说,她爸爸前段时间感冒了,咳嗽很严重,晚上睡觉前,她提醒父亲以此方法贴伤湿膏,父亲将信将疑地贴了,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开心地告诉她,咳嗽的症状没有了。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南城分院针灸科教授梁立安说,咳嗽时气体从人体下部往喉咙顶,天突穴是一个可以平喘降气的穴位,贴这两个穴位,把气体压下去了,咳嗽就自然没有了或得到缓解。 注:天突穴:胸...
-
治咳嗽剧烈 无痰或痰少方
南天竺子,味苦,有小毒,有较好的镇咳作用。该药含有南天竺子碱,有强烈的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故过量易中毒,成人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天浆壳性温味甘,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先生认为该药稍具强壮作用,与百部配合,治疗百日咳有良效,可以推广使用于诸般咳嗽,尤其对阵发性咳嗽疗效较好;马勃性平味辛,功能清肺利咽,可泄肺热而止咳。从中医传统理论看,4味药相辅相成,既能温肺润肺,又能肃肺清肺,邪去肺宁,咳则嘎然而止。 组成:百部12克,南天竺子6克,天浆壳3只,马勃3克。 8岁以下儿童减半。 功能:温肺肃肺,截治咳...
-
自制药蛋止咳平喘
将鸡蛋与一些食物、药物巧妙酉己伍制成药膳食用,有治疗咳嗽、哮喘的作用。现在特别为广大读者推荐几则自制药蛋止咳平喘的食疗方,供参考。 五味子鸡蛋:五味子15克,鸡蛋6枚。将五味子与鸡蛋同入沙锅,加水煎煮至鸡蛋熟为止。此药蛋具有养肺理气、清热止咳的功效。适宜于肺虚夹热、久咳不愈的患者,有滋阴补肾、敛肺气、定咳喘之功。 米醋鸡蛋:鸡蛋1枚.米醋适量。用米醋100毫升加适量水煮鸡蛋,至蛋熟后去壳再煮5分钟,只食蛋。每日1次,每次1枚。具有祛寒止喘的功效,适宜于哮喘偏寒证患者。 杏仁鸡蛋:杏仁10克、鸡蛋2枚。一同入锅加水...
-
冬款冬糖水治愈干咳
临床上常可见到患风寒感冒经治疗后遗留咳嗽的患者,咳嗽为阵发性干 咳,痰少,白粘,不易咳出,舌脉多无 异常。中医认为,此为肺有寒痰伏郁引 起。款冬花性味辛、甘、温,归肺经气 分,兼人血分,可润肺下气,化痰止 嗽,为温肺治嗽之佳药;冰糖味甘,能 祛风下火,为良好的药引子,与款冬花 同用,更增强款冬花定逆止喘、开泄郁 结、止咳祛痰之功效。二药合用,治疗 风寒感冒遗留的干咳效果好。 方法:取款冬花15克,冰糖9克。 加适量水,小火煎煮15分钟,分早晚 空腹各服1次,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配合间断深呼吸,一般治疗...
-
常练经筋操健肺止咳喘
本文介绍一种帮助肺部治疗疾病和功能恢复的方法,它是根据中医经筋循行线路来锻炼肺系,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一、预备动作。端坐,两手心贴住膝盖,手臂尽量放松,抬头挺胸,调匀呼吸,眼睛似闭不闭。 二、合手捉拇指。两手渐渐靠拢,一手捉住另一手拇指,立刻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拇指的外侧皮肤,由指甲根向腕部来回捏,约 1分钟。此法对于哮喘、气短的人大有帮助。 三、离腕趋肘。从拇指根部,沿外侧手腕向肘部,来回捏,约2分钟。此法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不明原因的胸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四、越臂上肩。从肘部上臂,过肩,至颈下,来回揉捏,约...
-
秋食柑橘止咳化痰助消化
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中医认为,柑橘养阴生津助消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肺部不适的人比较适宜吃。 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B1需要每天补充,因为和所有B族中的维生素一样,多余的维生素B1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在柑橘盛产的秋季,不妨每天吃1-2个柑橘,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B1。 不过,切不可多吃,因为柑橘性热,秋天干燥,吃多了容易上火。 吃柑橘千万别把橘瓤外白色的筋络扯掉,这一部分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 中医认为,橘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
-
仙鹤草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咳嗽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中尤以内伤肝火犯肺型症状复杂,具有顽固难愈,病期较长的特点。长者多达6~7年之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仙鹤草具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如用之配伍得当,可起桴鼓之效。 李某某,男,44岁。2010年9月就诊。晨起遇冷空气咳嗽连连,平时情绪波动,环境嘈杂,烟雾重即引起咳嗽,持续不止,反复发作7年。刻诊:六脉平稳,唯有肝脉稍弦,舌质红,苔少光红。体格壮实,自述咳嗽多年反复不愈,多处检查未果。天凉时晨起遇冷空气引发咳嗽发作。本病属肝火犯肺证,兼杂风痰为患。病机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
中药止咳应先辨证后用药
冬季天气寒冷,咳嗽不停的孩子越来越多,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虽然不妨碍孩子们到处玩耍,但家长们听了却是越来越揪心。咳嗽不是病,它只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如何止咳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轻微咳嗽先观察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咳嗽,就希望马上用药将咳嗽止住,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所以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
-
佐以化痰止咳 治以润肺肃降
1987年春3月,有张姓妇人来诊。自诉咳嗽3月余,纳气腹胀,口干。观舌红少苔,脉细数。诊为阴虚燥咳,痰气阻滞。治以润肺肃降,佐以化痰止咳。 处方:沙参12克,麦冬10克,桑白皮9克,炒苏子5克,紫苑9克,款冬花9克,大腹皮9克,枳壳6克,神曲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复诊,余有事不在,适家父应诊。患者咳嗽症状未减,家父在上方中加当归18克,嘱继服3剂。患者再诊,余视父方,问患者情况,答2次服药后,咳嗽症状大有减轻,要求再配3剂继服。后知服药后咳嗽顿失。 事后,余问及家父咳...
-
治咳常见犯禁有哪些
咳嗽一病,临床极为常见。其治当据证用药。不然,即为犯禁。治咳犯禁者,当今比比皆是。兹就其最常见者,归纳如下。 1.凡咳即用川贝母.此犯禁之一。临床上,有少数医者,一见咳嗽,即投川贝母,且动辄即用 15~30克,并令用冰糖、梨子蒸服,又言此方药少而神效。川贝母味甘、微苦,性平,能养阴清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伤阴,煎熬津液成痰,痰少黏稠,难于咯出,或肺中燥热,干咳无痰等。若痰多而稀,或浓痰较多,易于咯出,误用了此药,则不仅不能祛痰,而H.还会增加痰液,使病情加剧。因此,痰多者再用川贝母,是为治咳犯禁。 2.凡咳即用二...
-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与之功效相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与此类...
-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洪女士:我女儿今年三岁半,从两个月前开始咳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就会突然咳醒,可以听见她喉咙明显有痰咳不出来。但因为她没有发烧,所以听家里老人的建议,我们自己在药店给她买了点急支糖浆,夜里一咳就喂她喝一点,有时似乎有点效,但有时喝完过后还是照样咳。 听说咳嗽有寒热之分,买止咳的中成药要先弄清寒热症状。请问寒热应该怎么分?平时常用的止咳中成药哪些可以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教授胡小英解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咳嗽一证确有寒热之分,寒证主要证见咳嗽声重、咽痒、流清...
-
鹿角胶为止咳之良药
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味甘、咸,性温,归肝、肾二经。有温肾益精,养血安胎及止血之佳效,故而多用于虚劳羸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阴疽等证。近年来,笔者将本品运用于咳嗽之治疗,经观察数例,疗效尚称满意,值得临床重视。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外感、内伤两类。治疗当立足于肺,同时着眼于肝、脾、肾等整体调节。盖咳嗽一疾,虽不离乎肺,然却不止于肺,正如《内经》所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鹿角胶所主之咳嗽,恰与其温肾之功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