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 第42页
-
大蒜治疗寻常疣 陈醋泡黄精治脚气
陈醋泡黄精治脚气 黄精100g,陈醋500~1000ml。将陈醋倒入洗脚盆内,放入黄精(陈醋一定要没过黄精),用塑料袋密封泡脚。每天晚上将脚洗干净后,拭干,泡患脚10分钟。刚开始泡脚时可能会有刺痛的感觉,慢慢就好了。(韦良渠) 大蒜治疗寻常疣 用紫皮大蒜1~3瓣,捣成糊状,用胶布将寻常疣根基部皮肤粘贴遮盖。75%酒精消毒疣体后,用无菌剪刀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度,随即用适量蒜泥贴敷疣体及剪破处,随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5天后疣体即可脱落。若惧怕剪破疣体者,可将蒜瓣切开涂擦疣体...
-
脚气不同于脚气病:附药方
大家经常听到脚气和脚气病,有些人以为这是一种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即可。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脚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足癣,是一种趾间皮肤浅部的真菌传染性皮肤病,脚气的皮肤损害有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脚气常发生在潮湿多汗的趾间,伴有剧痒、臭味、浸渍发白等,脚气以中青年为主,21— 40岁占64%,工人、农民发病率较高。脚气与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春夏发病占85.7%,也就是说春夏季是脚气的高发季节。脚气患者最忌搔抓,搔抓不仅促成了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 无论哪一型脚气都...
-
脚气 皮肤色素沉着 中药洗方
皮肤色素沉着者可用以下中药方外洗治疗。取茜草、赤芍、木通、红花、宣木瓜各15克。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后放人锅中,加水3000毫升,用大火煎沸后改为小火煎20分钟,将去渣的药液倒入干净盆中,待温,浸洗患处或浸泡全身 20分钟。同时,轻轻搓揉患处。每日洗两次,连洗数日。 周丽华 姜盐泡脚能治脚气 用生姜、食盐治疗脚气,有较好疗效。具体做法为:取生姜0.1公斤,食盐 50克,放人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人陈醋100毫升,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7次可见好转...
-
同是“脚气”治疗为何不一样?
西医说的脚气,也称为“脚癣”。这些癣菌常潜伏在皮肤的深层,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如高温高湿度的气候,癣菌就会在人的皮肤内迅速繁殖,出现脚癣一样的症状,如长出水泡,皮肤干燥、泛白或溃烂,并引起发痒等。 中医说的脚气,又称脚弱。本病主要因为水寒和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发病初期觉两脚无力,渐渐酸重顽麻而纵缓,而后两下肢或见软细,或浮肿。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干脚气、湿脚气和脚气冲心等。湿脚气偏于实证,...
-
治脚气不对症易顽固不愈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湿度不断加大,真菌也在大量繁殖。真菌最常侵犯人的皮肤,其中又以脚气最多发,夏季不仅患脚气的人会明显增多,而且更易复发。如果脚气患者自行买药物涂擦,一旦未对症下药,很可能适得其反,最容易导致顽固不愈。 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足部汗腺较发达,足部汗多和穿着不透气的鞋袜使汗液不易挥发,局部温度较高,就更容易引起真菌的生长繁殖。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初发时足趾间出现潮湿发白、水疱、奇痒,抓搓后流出澄清的黏液,皮肤糜烂,时间久了会有鳞屑角化、裂口、脱皮等,严重者可...
-
脚气继发性损害有哪些
脚气的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皮疹演变而来,也有治疗引起以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而引起的损害。 浸渍:患者多汗,足趾缝间的皮肤苍白、柔软和肿胀起皱,受轻微摩擦后即脱落形成基底潮红的糜烂面,同时伴有疼痛感。 糜烂:水疱、脓疱或浸渍后表皮的脱落,或丘疹破损失去部分或全部表皮,露出潮湿的表面。水疱破裂引起的表面可覆以浆液;脓疱破裂者表面覆以脓液;丘疹抓破者,覆血液;浸渍演变而来者,可覆以尚未脱落的表皮碎屑。糜烂愈合后不留疤痕。 鳞屑:表皮新陈代谢,随时会有角质层细胞脱落,在病理情况下,角化过度、角化不良的表皮,水疱的干涸可使鳞...
-
糖友警惕脚气诱发糖尿病足
很多抗真菌药对脚气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免疫力低下,治疗时要慎用激素类药膏或含激素类药膏,还有一些洗剂,洗完后会使足部脱皮,建议糖友也不要用。对真菌起到杀灭作用的是抗生素,而激素不但没有杀菌作用,还会成为真菌生长的养分,助长真菌繁殖。激素类软膏更多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一些人用于治疗脚气也能起效,是因为软膏中所含的激素成分能够缓解脚气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但症状缓解了,脚气并没有彻底治好,很容易复发。 糖友用激素类药膏治疗脚气,只会使病程延长,治愈更困难。而一些洗剂,如足光粉,洗完脚后,...
-
韭菜外敷治脚气
中医认为,生韭菜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散瘀、解毒消肿。鲜汁饮服可治瘀血胸腹部疼痛,捣烂外敷治疗跌打扭伤瘀血肿胀,也可外涂治疗湿疮。熟后味甘性温,可温胃止痛,补肾助阳。 脚癣(俗称脚气)是霉菌引起的。中医认为脚癣属于湿疮范畴。韭菜虽然没有直接抑制霉菌作用,但韭菜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局限性的脚癣、荨麻疹和湿疹有一定疗效。但有伤口者禁用。 使用方法:鲜韭菜捣成泥状外涂患处。可以每天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以上。由于脚癣的病变轻重以及患病的时间长短不同,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病轻者次数少、时间短。...
-
你是脚气最爱的哪一位?
动一动就出汗。 天生脚汗多的人,因为脚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最容易招来真菌,因此很容易得脚气。 肥胖爱吃肉。 肥胖者身体脂肪含量多,更易出汗,趾间潮湿、浸渍而诱发糜烂型足癣。 天生敏感体质。 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过敏体质,较容易因为抵抗力弱,让真菌有机可乘。 妊娠准妈妈。 妊娠时足癣的发病率增高,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引起皮肤抵抗真菌能力下降有关。 糖尿病患者。 因缺乏胰岛素而使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皮肤抵抗力降低,并发皮肤真菌感染,易诱发糜烂型足癣。 长期用抗生素。 药物引起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或免疫功能受抑制,从而...
-
脚气患者的鞋柜需常消毒
夏季,脚气患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真菌传染性很强,很多患者都知道不能共用拖鞋、洗脚盆、擦脚巾等。其实,如果不注意鞋柜的卫生,同样会造成脚气反复发作,甚至连累家庭其他成员传染上脚气。这是因为受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阴暗不通风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鞋柜里干净的鞋子,则易被真菌污染。穿了这样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脚气和甲癣。 脚气治疗不仅要坚持用药和定期清洁鞋袜,平时还要注意: 1.鞋柜要经常通风、晾晒,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人干燥剂祛除潮气。鞋内可塞人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2....
-
脚气药物对症选
水疱型脚气。 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自觉剧痒难忍。 用药:唯达宁、雷公藤多甙片。 浸渍糜烂型脚气。 在第三和第四趾间,趾间皮肤皲裂,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角质层浸渍发白。 用药:脚气散、珊瑚癣净。 丘疹鳞屑型脚气。 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加重。足跖部鳞屑为主,有鳞屑为小片状,常有小丘疹,并伴有甲癣。 用药:复方呋喃西林散、脚癣一次净。 角化过度型脚气。 皮肤纹理增宽加深,易发生皲裂,角质增厚、脱屑、干燥,自觉无瘙痒,易忽视,成为重要传染源。 用药:复方水杨酸苯甲酸搽剂、硝酸益康...
-
对抗脚气的种种“传说”
泡温泉、踩热沙杀真菌?错一般温泉的温度约为42℃,根本杀不死真菌。而患者去泡温泉,反而容易将真菌传染给其他人。踩热沙也只能暂时止痒,无法对付真菌。 泡醋可以杀死真菌?不一定。浓度高的冰醋酸可以杀死真菌,不过同样会伤害皮肤。尤其是有水疱或溃疡症状的患者,容易导致伤口溃烂,甚至酿成蜂窝性组织炎。 症状改善就可以停止擦药?错。必须遵照处方建议的疗程擦药,才能达到疗效。 只要把药物涂抹在患部就可以了?错。正确用法是两只脚脚趾、趾间、脚掌、脚侧边都要涂抹药膏。因为真菌感染初期,未必出现症状,临床上约有17%的病患,主诉脚痒却...
-
天气湿热 脚气病易多发
小满时节,天气湿热,细菌繁殖加快。5月13日,记者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桂林市郭氏中医研究院了解到,最近皮肤病特别是脚气病的患者有所增加。医生提醒市民注意未病先防。 桂林市郭氏中医研究院皮肤科医师唐国强称,小满前后,雨量增加而天气闷热,市民外出时,脚容易被脏水入侵又不能及时清洗,非常容易出现脚气问题。因此,近段时间,市民应穿透气的鞋子、袜子,要经常换洗。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清洗脚部,如果脚部有伤口,最好贴上创可贴以免细菌感染。此外,被子、毛巾、衣服都应经常换洗,天晴时最好能拿出去晒一晒,以免螨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