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 第6页
-
穿山甲鸡内金治疗扁平疣验方
1.穿山甲(炒)、骨碎 补各40克,生半夏、干 姜、红花各30克.吴莱萸 15克,樟脑、薄荷脑、冰片 各10克.75%乙醇1000 毫升。将前六味药研为粗 末,与樟脑、薄荷脑、冰片 混匀.加入乙醇浸泡10 天,取液备用。用时。将药 液涂搽疣体.每日3~4 次。涂搽后疣体发红逐渐 消退。若疣体较大未脱落 时。可用镊子轻轻拔除。 2.生鸡内金100克. 75%乙醇200毫升。焙干 后研为细末.加乙醇浸泡 10日后.用此液外涂患 处,每日3~4次。 3.板蓝根、山豆根各 50克,生地黄20克.蝉 蜕、蛇蜕各10克。煎取药...
-
经验方土槿皮酊治疗灰指甲效果不错
灰指甲是一种发生在人指甲上的传染性疾病,现代医学上称为甲真菌病,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能引起灰指甲的病原真菌有许多种,最新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灰指甲主要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三种真菌感染引起,且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手指甲或脚趾甲出现异常并不一定就是灰指甲。许多皮肤病及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甲改变,如银屑病、湿疹、连续性肢端皮炎、雷诺氏症等,引起的甲病在症状上与灰指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应该加以区别。 灰指甲患者应该注意:不要用有甲癣的人用过的剪刀,更不要剪伤甲头皮肤,以免感染。治疗甲癣较麻烦,要...
-
主治扁平疣 经验方
方法:取白鲜皮60克,加水3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后小火煎20分钟,用纱布过滤去渣,加入白矾10克溶化调匀,即可使用。治疗时用棉球或棉棒蘸药水涂擦疣体,每日涂擦5~7次,涂擦时从疣体的中心向周边涂擦,8~15天为 1个疗程。 主治:扁平疣。 王娟裕 治疗扁平疣验方 1.马齿苋(鲜)62克.苦参、陈皮各31克,蛇床子 24克,苍术、蜂房、白芷各 18克,细辛12克。将上药浓煎后.趁热用布或棉球蘸药水反复搽洗患处 (用力不擦破表皮为度).每日2次.1剂药可用几天。再次用时将药液煨热。 2.马齿苋、板蓝根各 30克...
-
外治皮肤病变常用验方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退热功效。《本经》:“主肠痔,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珍珠囊》:“除下焦湿肿。”现代研究认为,黄柏含小蘖碱,及黄柏酮、黄柏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以此药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疗效显著,常用验方如下。 阴囊湿疹:黄柏50克,土茯苓20克,苦参30克,水煎适量待温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 结节性痒疹:黄柏50克,苦参2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75%酒精500毫升浸...
-
治风疹三验方
风疹中医学认为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直相搏,发于皮肤所致。风疹属中医“隐疹”“风疹”“风痧”范畴。风疹在前驱期有很强的传染性,皮疹出现后传染性就消失了。可以伴有轻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痛。 方一: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萎、郁李仁等。清热解毒凉血。 方二: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
-
治黄水疮 疖肿疼痛验方
治黄水疮经验三则 一法:取大黄、蛇床子各15克,枯矾 5克,冰片少许,凡士林适量。先将大黄、蛇床子、枯矾、冰片研粉,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淡盐水洗净患处,后将药糊均匀涂于创面,每日治疗2~3次。 二法:取苦杏仁适量,烧炭研粉,加芝麻油适量,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药糊涂抹患处,每日2~3次,一般2~3天可结痂痊愈。 三法:取槐树枝1段,烧炭研粉,加等量的枯矾粉1份,混合均匀,用芝麻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3次,2日后可结痂痊愈。 主治:黄水疮,亦称脓疱疮,多见于儿童或婴幼儿,好发于颜面、手足等身体暴露...
-
董氏儿科董幼祺治小儿皮肤病经验方
董幼祺,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董氏儿科第五代传人,董老从医几十年,潜心挖 掘我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藏,应用在儿科各类疾病的诊治中,每获良效。本期 介绍董老运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儿科常见. 皮肤病特应性皮炎及湿疹的经验,以飨 读者。 1.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又称异 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 肤瘙痒、皮疹呈多形性、在不同年龄阶段 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异位性的含义是患者或其家族成员易罹 患哮喘病、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荨麻疹、 湿疹等疾病;对异种蛋白过敏;病人血清 中免疫球蛋白值增高及血清中嗜酸性白 细...
-
槐花入药治疗皮肤病的验方
槐花入药首载《本草拾遗》,其性味苦而微寒,突出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现代药理还证实其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改善血管脆性、降低血压、抗水肿、抗炎等作用,临床上治病广泛,鲜用、干用、炒用均可,现将其治疗皮肤病的验方介绍如下。 银屑病 炒槐花适量,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 头癣 炒槐花适量,研细末,用食油调成膏状,患处洗净(勿需剃发)后,取适量直接涂敷,每日1次。 黄水疮 炒槐花15克,研细末,每次3克与香油调成糊状,将患处常规消毒后涂敷,隔日1次。 阴囊湿疹 干槐花15克(或鲜品30克)...
-
土茯苓验方 可治多种皮肤病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光叶拔葜的块茎。味甘、淡,性平,除具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外,亦有止痒痛之功,以本品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颇佳。 汗疱疹:土茯苓60克,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至皮疹消退。 急性湿疹:据皮损大小,取土茯苓、白鲜皮,水煎适量待温浸泡,每日2~3次。若丘疱疹破溃渗液多,以土茯苓煎液待凉湿敷,待渗出消退后,再用土茯苓、炉甘石细粉撒扑,清湿热止痒效佳。 足癣:土茯苓60克,金银花30克,穿心莲30克,水煎适量,...
-
治疗手足皲裂验方
手足皲裂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其为“皲裂疮”,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治手足皲裂验方,使用中医药治疗,常以养血活血,润肤除燥的原则为主。 1.珍珠粉25克,蜂蜜50毫升,调成膏后装瓶备用。每日取适量药膏涂于皲裂处,每天1次。 2.白及15克,大黄25克,先将两种药分别炒黄,研成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治疗时取药粉少许,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外涂皲裂处,每天1—2 次。 3.补骨骨脂15克、赤芍12克、地骨皮10克,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取汁,温热时用药汁浸泡患处,每次10 分钟。之后用温水洗去药液...
-
民间治疗天疱疮验方
天疱疮。多见于夏季,发于 周身,状如水泡,大如蚕豆。 1:绿豆粉末、天花粉各30 克,生甘草9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用9 克,加蜂蜜及凉开水调服。 2.马齿苋适量。 用法:加食盐捣烂敷。 3.白毛藤(根叶俱用)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4.橘皮数个(煅灰)。 用法: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5.甘菊适量。 用法:烧存性,研末,用菜油 或丝瓜汁调搽患处。 6.黄柏适量。 用法:研末,以桐油调敷 患处。 7.大黄1块。 用法:磨水时时抹患处。 又方(1)大黄30克,五倍子 15克,研细,鸡蛋清调搽患处。 (2)大黄、元...
-
生了痱子 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
生了痱子,切忌挠抓,轻者可每日用温水清洗数次,然后扑上痱子粉;严重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搽,内服金银花露、绿豆汤等清暑气、解热毒。此外,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 1、鲜葎草、黄菊花各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放入薄荷20-30克,再煎2-3分钟,等冷却后取药汁洗浴。一般连用3-5天后痱子可消退。 2、紫花草(又名痱子草)3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20克,薄荷6克,藿香15克。每日1剂,水煎洗浴,每日2次。一般用药当天即可止痒,连洗5-7天可愈。 3...
-
皮肤溃烂用笔者经验方加减
患者陈某,男,62岁,务农,因收割稻谷后,回家自感全身皮肤瘙痒,大便干,小便黄。继而全身皮肤轻度溃烂,但脸部、颈部、手臂等处比较严重,在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一周无效,多方医治无效后求诊于我。患者诉口苦,大便干,小便黄,查其面色泛红,舌质红,苔白腻,脉沉数。综合脉症,此乃血热瘀结,治以清热活血祛瘀。用笔者经验方加减。 处方:荆芥12克,防风9克,蝉蜕6克,皂角刺9克,灵仙12克,紫草9克,甘草9克,蛇床子9克,赤芍15克,地肤子9克,白鲜皮12克,苦参15克,野菊花9克,车前子15克,鱼腥草15克。上...
-
治手足皲裂验方“皲裂疮”
手足皲裂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其为“皲裂疮”,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血燥、肌肤失润所致。使用中医药治疗,常以养血活血,润肤除燥的原则为主。 1.珍珠粉25克,蜂蜜50毫升,调成膏后装瓶备用。每日取适量药膏涂于皲裂处,每天1次。 2.白及15克,大黄25克,先将两种药分别炒黄,研成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治疗时取药粉少许,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外涂皲裂处,每天1—2 次。 3.补骨脂15克、赤芍12克、地骨皮10克,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取汁,温热时用药汁浸泡患处,每次10 分钟。之后用温水洗去药液即可,每口1次,连...
-
治脚气验方
1.千金藤根15克.三白草根15克.五加皮 15克。水煎服.每日1 剂。此方用于脚气肿胀。 2.双剪菜、紫荆花9~ 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玉米心60克.枫香果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退秧竹、赤小豆各适量。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 5.白榄根60~90克.猪脚1只。加水同煎汤饮之。 6.苦地胆全草30~ 60克.豆腐60~120克。酌加开水炖服。 7.拦路虎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用于脚气水肿. 8.野棉花根适量。炖猪脚食。 9.短梗五加15 克.苡米15克,赤小 豆15克.苍术10 克.佛手...
-
鹅掌风症状 外治验方
鹅掌风以手掌粗裂、脱皮、瘙痒为特点,俗称卜 “手癣”。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由脚气传染而来。本病初期皮肤起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疱破脱皮,中心已愈,而四周续起疱疹,致手掌粗糙裂纹如鹅掌,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则可使病情延长,甚至终年不愈。患者可选用以下外治验方治疗: 1.鸦胆子20克(打碎),生百部30克,白酒、醋各500毫升,浸泡10天。此量为1只手用量。将患手插入浸药酒之瓶中,每次浸泡30~60分钟,每天 2—3次,约10余天药液泡完即愈。此方对灰指甲亦有良效。 2.地骨皮30克,甘草...
-
验方治疗疥疮 满意疗效
疥疮是疥虫寄生于表皮角质层内所致的传染病。通过密切接触传染,在人群易传播。临床常见基本损害为针尖大小丘疹,瘙痒剧烈,尤以夜间为甚。初发多见指缝、肘窝、腋前缘、下腹、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男性患者患病一个月以上会在阴囊或阴茎皮肤形成黄豆或花生米大小褐红色结节。有的疥疮治愈后,结节经久不消。西医治疗多以丙体666霜外涂,副作用较大。笔者用验方治疗疥疮,获地满意疗效。处方如下: 鹤虱20克,使君子20克,苦楝皮20克,苦参20克,百部20克,槟榔20克,硫磺20克,冰片5克(后下)。如阴囊有结节加丹参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