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肝 第3页

平肝 第3页

  •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平肝熄风通腑法治头痛便秘合病案

    单兆伟,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感悟良多,现将其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尹某,女,48岁。于2013年4月8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2年余。病史:2年来头痛每于大便干结难下时发作,发时疼痛不甚,呈钝痛,部位不固定,伴有头晕,无恶心欲吐感,若大便持续不下则头痛加重,需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后头痛才逐渐缓解,平素性情急躁,终日惧怕大便干结,夜寐欠安。有高血压病史,服西药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乃求诊...

  • 平肝补肺 主治干眼症防眼疾

    平肝补肺 主治干眼症防眼疾

    处方:熟地20克,白芍15克,麦 冬、百合、柴胡、枳壳各12克,木贼、 密蒙花、菊花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平肝补肺。 主治:干眼症,中医辨证为肝火犯 肺型,症见眼睛干涩,畏光,眼屎粘稠, 夜间干咳,口干鼻燥,烦躁易怒,胁痛, 舌边红,苔薄,脉弦细数。 徐媚桦 按摩眼皮能防眼疾 防青光眼按摩穴位。用食指或大拇指的指腹按摩“睛明”“承泣”两穴,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的指尖重重地按 “合谷”穴。&ldqu...

  • 平肝潜阳清热利尿 磁石五草汤治高血压

    平肝潜阳清热利尿 磁石五草汤治高血压

    方药:磁石60克,莶草、车 前草、小蓟草、夏枯草、益母草各 3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 早晚分服,每目1剂。 功用:平肝潜阳、清热利尿。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肾性 高血压及更年期高血压。症见: 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多梦、潮 热、口干便秘、性情急躁、舌质 红、苔薄、脉弦滑。 方解:方中磁石平肝潜阳, 玄参、夏枯草、莶草、车前草、小 蓟草、益母草清热利尿、活血通 络。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清热利 尿之功。 点评:本方主治以刖:_5同九 盛、阴虚阳亢等证型为主的高血 压。本方有利尿作用,服药后尿 量增加,疗效...

  •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中医学认为,眩晕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中 阻、肝肾阴虚,因而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 [1 ] 。 有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法总结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的证 候规律,发现主要以肝阳上亢、气虚、肾虚为主, 可兼夹痰浊、痰热、血瘀因素,其中兼痰浊与瘀血 证候临床多见 [2 ] 。眩晕常呈虚实夹杂之象,且病 性以虚为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属 虚,而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则属实。根 据五脏相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眩晕虽病位在 肝,但关乎他脏。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 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晚期则多以虚损为主,阴 阳两虚...

  • 益肾平肝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病因病机探讨

    益肾平肝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病因病机探讨

    贾竑晓益肾平肝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 终身性疾病, 其终身患 病率为1‰, 具有很高的致残率,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 沉重的经济负担。 研究人员发现,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 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之前, 大约有80%-90%的患者会有一个5年左右的潜伏期, 在这一时期患者的精神症状 轻微、 模糊、 不典型或特异性差, 精神医学界将其称之 为前驱期, 处于该阶段的个体称为 “超高危人群” [1] 。 早 期识别和干预处于这一时期的高危人群对延缓或阻止 精...

  •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何华运用平肝止眩汤治疗老年眩晕经验浅析

    眩晕是眩与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晕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1]。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和耳石症等[2]。眩晕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特征,是老年人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眩晕已经成为影响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何华教授为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ldq...

  •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

      平肝熄风药具有清肝、潜阳、镇静作用,临床常用于肝阳上亢眩晕,高热,惊厥,抽搐,小儿惊风,癫痫等肝风内动患者。   临床常见肝经热甚动风者,常用羚羊角、玳瑁及钩藤,其中清肝熄风以羚羊角为最佳,医家云:“肝主风,羚羊能祛风舒筋,故治惊痫抽搐。”陆九芝认为:“在肝之病,必用羚羊。”可见羚羊角专入肝经,其清肝熄风之力较强。至于玳瑁,李时珍谓其“解豆毒,镇心神”,治“热结狂言”,临床以清心解毒见长。钩藤则善熄风解毒,为儿科所常...

  • 活血化痰 平肝息风愈点头症

    活血化痰 平肝息风愈点头症

      □刘绪银湖南省新邵县中医院   王某,男,51岁,西安市某厂职工,1979年4月18日初诊。   患者自1978年来每夜睡后约12点许不自主点头,遂即致醒,每次点头在10次以上,甚或连续不断,得出户外游转,揉按颈部令止后方能再行入睡。曾经多家检查,未找出病因,仅服谷维素、维生素等,未效。自今年4月开始,伴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记忆力差,但经检查已排除心血管疾病。舌暗红、苔腻,脉沉涩。   辨证为痰瘀交夹,肝风内动。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平肝息风主。药用:丹参30克,山楂15克,瓜蒌15克,茯苓...

  • 春季养肝 平肝明目夏桑菊茶

    春季养肝 平肝明目夏桑菊茶

      春季正是肝气生发的时节,此时肝脏疾病最易发作,因此尤其要注意养肝。   食疗方面,肝火过盛者可喝些清热护肝的汤、茶,有平肝熄火、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之功,夏桑菊茶就一款不错的清热护肝茶,不妨一试。   材料: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   做法:先将夏枯草、桑叶煮30分钟,后再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凉后作茶饮,或直接用开水冲泡也可,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 服民间药茶 平肝降血压

    服民间药茶 平肝降血压

    1.罗布麻茉莉花茶 配方:罗布麻叶500克,茉莉花适量。 制作:将干燥的罗布麻叶加入茉莉花,一同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熏24小时后将茉莉花弃去,再将罗布麻叶置50—60℃ 低温烘箱中烘5~10分钟后取出,用滤纸袋分装,每袋4.5克,放在干燥处密封贮藏。 服法:每日1~2袋,用沸水冲泡lO分钟后,不拘时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平肝息风,降压。用于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痛、失眠、惊痛,也可用于预防感冒。 宜忌:低血压者忌用。 2.山楂茶 配方:鲜山楂50克,茶叶3~5克。 制作:将山楂洗净,捣烂,放人...

  • 王永炎治中风 平肝熄风药

    王永炎治中风 平肝熄风药

      编者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潜心研究中医药防治中风病近50年,于中药的临床运用体会尤深,今起本版就其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分平肝熄风药、镇肝潜阳药、醒脑开窍药、凉血止血药、豁痰化浊药、益气固脱药、益养肝阴药、通经活络药、活血化瘀药9部分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平肝凉肝以熄内风,滋阴清热以消火势,这是治疗肝风内动的大法之一。药用白羚羊角、生白芍、白菊花、钩藤、僵蚕、地龙、生地黄、玄参等。其中主药白羚羊角咸寒,入心肝两经,取其平肝熄风、清热镇痉的功能,如肝热得清,化火之源得以平息,相煽之势得以消退。李时珍说过:...

  • 芹菜平肝粥:用于肝火头痛

    芹菜平肝粥:用于肝火头痛

    芹菜100克择洗干净,切成粗粒状,熟牛肉50克切成粗粒状,与大米100克同入锅内熬煮成粥,加入食盐少许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健胃利湿,适用于肝火头痛、眩晕目赤、高血压、高血脂等。...

  • 体质虚寒食艾蛋汤 平肝降压饮芹枣汤

    体质虚寒食艾蛋汤 平肝降压饮芹枣汤

    体质虚寒食艾蛋汤 中医认为,艾叶为纯阳之品,顺应阳 气的生发,可驱除体内伏寒久湿,为夏季 保健之佳品。艾叶鸡蛋汤既可散寒除湿, 又可益气补血,是一道“攻补兼施”的健康 药膳,适合夏季常处空调环境的人群,特 别是素体偏虚偏寒的女士、老人、小孩做 保健食疗之用。 具体方法为:鲜艾叶15克,鸡蛋2 个,瘦猪肉50克,生姜适量。鲜艾叶洗净 切细,鸡蛋拌开,瘦猪肉切片,生姜捣蓉; 烧热油锅,下姜蓉,稍炒泛黄,倒入鸡蛋, 煎至金黄色,加水,放艾叶、肉片,水开后 煮3~5分钟,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

  • 菠菜滋阴平肝 通利胃肠

    菠菜滋阴平肝 通利胃肠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游至镇江时,阻于暴雨,饥肠辘辘,遂入民舍求食,有一个农妇为他烧了一个菠菜豆腐,并加水煮之后,为他盛了一碗。谁知乾隆皇帝吃了后,感到味道十分鲜美,且清淡素雅,觉得胜过御膳宫宴,就问农妇这道菜的名字,农妇不敢回答普通的菠菜、豆腐,就美其名曰:“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乾隆皇帝回宫后,常要御膳房做这道菜,但总感到不如镇江的那一餐完美。后来他再次来镇江,重赏原民舍的那位农妇,并封她为“皇姑”,从此菠菜又得了“皇姑菜&rd...

  • 服双花茶平肝解郁 清火祛湿佳肴

    服双花茶平肝解郁 清火祛湿佳肴

    服双花茶平肝解郁 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属于中医 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其主要病 机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双花茶平 肝解郁、活血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兼 .有情志不舒、气滞血瘀者,症见头 痛、急躁易怒、两肋胀闷等。 具体方法:田七花、玫瑰花各6 克,绿茶适量。将上述茶料一起放入 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 钟,即可代茶饮用。 潘平涛 清火祛湿佳肴——三豆莲子汤 材料:眉豆、黑豆各50克,赤小豆30克,莲子6粒。 制法:赤小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