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有关“方证相对”的话题,张效霞同志已在《中国中医药报·学术与临床版》发表了4篇文章。说实在的,从读到张文第一篇时,我即有一种感觉:作者是在书斋里玩味文字时的一种自我陶醉。这种感觉不幸在张的二文,三文中更加明显,直至近日读到其第四篇《方证相对是中医学的倒退》时,使我强烈地感到,这已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学术具体问题的争议,它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学术态度的问题。 为此,我想从张文总体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引文冗杂 以引文为骨架和主要内容的论...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初识张效霞是2014年夏天太原医史年会上,固然有乡谊的缘故,更多的是缘于对中医学与医学史认知的相互认同。 医学史研究是一个寂寞行当,医学出身的学者不多,毕竟与做临床相比,研究医史是冷清的。不过,但凡是认真做医史研究的,都有着对医学至为真诚的情怀。研究医史的目的不是做个文字展柜,把历史上那些名医与名著包装得愈发光辉鉴人,然后自己也就跟着光鲜些。真正的医史学者是要到达历史上人迹罕至的地方,与前人交流,朴素地呈现医学的真实,让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前人,也因此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