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囊炎 第2页

毛囊炎 第2页

  • 治多发性毛囊炎内服外用方

    治多发性毛囊炎内服外用方

      内服方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金银花30克,野菊花10克,黄芩10克,生薏苡仁30克,皂角刺10克,当归10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外用方五倍子(研末)3克,冰片1克,鲜鸡蛋2个。将鸡蛋煮熟,取蛋黄捣碎放铁勺内,先以小火炒焦,然后以旺火炒至出油,取出蛋黄油,再把五倍子、冰片均匀调入蛋黄油内备用。治疗时,先将患处毛发剪短后再涂药液,每日2次,连用2~4日可愈。(郭旭光)...

  • 颈后疖肿毛囊炎 辣椒蒂外用方

    颈后疖肿毛囊炎 辣椒蒂外用方

    颈后疖肿是临床常见病,由于颈部皮肤毛囊感染引发,其中经抗生素、外用药治疗半年无效者被定义为顽固性颈后疖肿。此类患者,其致病菌多已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而治疗困难。采用辣椒蒂烫洗法治疗本病患者30例,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停用一切抗生素,取成熟晒干的辣椒蒂30克(可带少许辣椒),加水1000毫升,小火煎至5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至 60~70℃时用以烫洗疖肿局部,每日2次,每次1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体会 辣椒蒂味微辣,性温,有活血、消肿杀菌功能,外用能刺激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协同烫洗...

  • 毛囊炎病因病机 中医类证鉴别治疗

    毛囊炎病因病机 中医类证鉴别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口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后枕部、臀部。中医学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亦异,发于枕部者谓“发际疮”,发于臀部者谓“坐板疮”。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发际疮”记载:“此症生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又如“坐板疮”记载:“此症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焮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

  • 粉刺慢性毛囊炎 用山楂配当归治疗

    粉刺慢性毛囊炎 用山楂配当归治疗

      粉刺是一种多发于青春期的,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丘疹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毛囊炎、皮脂腺炎等。其病因多由阳热过盛,肺经蕴热,或过食肥甘,湿热及脾,或脾气不足,痰湿失调而致。近年来,笔者用山楂配当归治疗各种类型的粉刺,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罗某,男,20岁,2010年9月2日初诊。   患者在外工作2年,主要是从事餐饮服务,因常应酬,抽烟、喝酒、吃海鲜等。半年前,患者颜面、胸背部开始出现皮疹,有的陆续起脓疱,伴有白色浆液状,自行挤破,脓液流出则结痂,此起彼伏。自行购买大败毒胶囊等治疗,疗效不显...

  • 治毛囊炎推荐方

    治毛囊炎推荐方

    山东临沂读者黄女士荐方:何首乌10克,茄花7个(无茄花时茄子叶适量也可),水煎,取汁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连服7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斌点评:毛囊炎系内有湿热或素体虚弱所致。何首乌味苦、甘、涩,有补益肝肾、养血涩精之功,除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病症之外,临床上还可用于皮肤瘙痒、痈疮肿毒(后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痈疖、丹毒)。茄子之花可以清热利湿、凉血止痛,可用于炎性疾病、疮疡等。 从理论上讲,何首乌和茄子花煎水服用符合毛囊炎的治疗原则,但中医注重的是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药物加减,这样才...

  • 两处方治毛囊炎

    两处方治毛囊炎

      毛囊炎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如下介绍两种治疗毛囊炎的中药处方。处方一   【组成】连6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银花1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三棵针15克,生甘草6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治法】清热解毒。   【主治】坐板疮,发际疮。   【加减】发际疮加荆芥10克,桔梗5克;坐板疮加牛膝、蒌芍各10克;大便干者加生大黄(后下10克)。      处方二   【组成】银花18克,连翘1...

  • 毛囊炎外用中药药酊

    毛囊炎外用中药药酊

    酊剂制作及用法:藤黄15克,苦参10克,75%酒精200毫升。将前两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浸泡后5~7天,即可取用。使用时以药棉球蘸药酊外涂擦患处,干后又涂,重复4次。每日2~3次。   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湿热之毒郁于肌肤所致。苦参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

  • 鸡骨炭可治毛囊炎

    鸡骨炭可治毛囊炎

    临床用民间偏方鸡骨炭治疗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方法:将鸡头、腿、爪等骨头,先用白水煮过,然后放在砂锅内炙成炭,研成细末。将患处洗净,然后用香油调鸡骨炭末涂抹患处。全部病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 典型病例:陈某,男,3岁,初起头部出现数枚梅李大脓肿,后溃破脓出,其口不敛,头皮逐渐串空。西医予肌注青霉素并切开排脓,治疗月余,但疮口出脓不净,久不封口,诊为脓肿性头部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用鸡骨炭调敷后,排脓转畅,1周后脓净,疮口新肉生而愈。 体会: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卫外不固,复...

  • 解毒散结 治痤疮毛囊炎自拟方

    解毒散结 治痤疮毛囊炎自拟方

    痤疮系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其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故名粉刺,又叫肺风粉刺、黑头粉刺。痤疮多发于颜面,也可见胸背等处,起皮疹如粟,或见黑头,甚者色赤肿痛,挤破出白粉汁。自觉瘙痒,常搔抓感染形成脓疱,有的伴有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自2002年以来,我们自拟“杷军双花消痤饮”治疗各型痤疮500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有效率100%。现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枇杷叶15克,大黄6克(后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0克,连翘15克,栀子6克,黄芩10克,桔梗6克,生甘草...

  •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治毛囊炎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治毛囊炎

    长湿疹试试三子洗剂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患病的根本原因。推荐一款“三子洗剂”,即取蛇床子、地肤子和苍耳子各30g,用水1000ml,煎取500ml,待水变温后,用干净纱布或脱脂棉蘸药液洗患处。每次洗20分钟左右,每天1剂,洗2~3次。 蛇床子外用可祛湿杀菌止痒,常用于治疗湿疹、疮癣瘙痒等病;地肤子和苍耳子有清热利尿、祛湿止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皮肤湿疹、周身瘙痒等病。(魏中意) 京万红软膏可治毛囊炎 毛囊炎好发于...

  •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四黄散,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毛囊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而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临床中医常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加以命名,如发生于头部者称“发际疮”,发生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多因素体湿热内蕴、外感毒邪,湿热毒邪相交,郁于肌肤而发病,或由于体虚汗出,擦破皮肤,感受毒邪而致。 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消疮。 方药:四黄散:取大黄末、雄黄末、黄柏末、硫黄末各15g。上药共研为极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擦涂患部。每日2~3次,直至痊愈。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毛囊炎的中医治疗分为湿热型和气阴两虚型来治疗,同时加上局部治疗。 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菊花12g,桑叶12g,地丁15g...

  • 试用何首乌苦参液治疗夏季毛囊炎

    试用何首乌苦参液治疗夏季毛囊炎

    毛囊炎多发于夏季,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皮肤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皮、颈后、下颌、臀部、四肢等多毛、易摩擦部位。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者临床试用何首乌苦参液治疗夏季毛囊炎,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制何首乌、苦参各10g,加水200ml,煎煮至100ml,用药液将消毒过的纱布浸透,拧至不滴水,展开平置于患处,用以湿敷,纱布干后,再蘸取药液湿敷,每次敷20分钟,每日早晚各敷1次,一般湿敷后1~2天即可消肿,3~4日炎症可消散。 方中何首乌性味苦、涩,微温,可治湿热风毒、黄水淋漓、肌肉溃烂;苦参...

  • 毛囊炎(秘方数:5)

    毛囊炎(秘方数:5)

    毛囊炎系毛囊部的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炎症性丘疹,中心贯穿毛发,顶端形成小脓点,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一般不留疤痕。自觉轻度疼痛或搔痒。成人好发于头皮、颈项、背部、臀部及小腿多毛或易摩擦部位。小儿则好发于头皮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小片状秃发疤痕。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根据皮损与毛囊一致,好发于头、项、胸背部,有小脓点等特征,可诊断毛囊炎.治疗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局部外涂2%碘酊或5.5%新霉素二甲基亚...

  • 毛囊炎(秘方数:4)

    毛囊炎(秘方数:4)

    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的毛囊或部分毛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初起为毛囊口发生红色炎性丘疹,很快发展为小脓疱,自觉微痒或疼痛。有的脓疱溃破后创口日久不愈,形成慢性毛囊炎。中医认为本病初起为湿热毒邪搏结皮肤,日久则耗气伤阴,初起治宜清热解毒除湿,日久不愈者益气养阴解毒。 方 名 三黄樟丹膏治毛囊炎...

  • 治粉刺痤疮毛囊炎“双黄一白散”

    治粉刺痤疮毛囊炎“双黄一白散”

    痤疮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粉刺”多因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湿热蕴积肌肤而成。严重者积热不解,聚湿生痰以致气血郁滞,痰瘀为患。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面部,重者可累及颈、胸部等处,形成丘疹、粉刺、结节或囊肿,伴皮肤油腻、毛囊口扩大等皮脂溢出症状。有重症者逐步形成斑及色素沉着。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此症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皮脂腺肥大,分泌量增多以及毛囊内微生物的作用有关。当然,遗传因素也不能排除。    一、双黄一白散配方及使用方法:  1.处方:  大黄1000克,...

  • 自行脱毛防毛囊炎

    自行脱毛防毛囊炎

    夏季,为求美观,一些女士想尽办法处理自己的毛发。女士们一般会选择自行在家使用蜜蜡、除毛膏、剃刀除毛。但除毛过程中,如果不够清洁或者皮肤有损伤就有可能形成毛囊炎。因此,皮肤科医生建议,女士们在除完毛后,可在除毛处涂点百多邦软膏、四环素软膏或者绿药膏,这类药膏有杀菌作用,能消炎。如果除毛后毛囊出现发红的症状,有红色充实性丘疹或脓疮,也可以用这三种药膏中的一种涂抹,能消炎、帮助康复。 有些女士在除完毛后会用润肤霜涂抹除毛处,以期能得到同样的保护作用。可事实是,润肤霜虽能帮助修复皮肤因除毛造成的皮肤损伤,却无杀菌作用。所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