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第121页

偏方 第121页

  • 胖宝宝长痱子 偏方用苦瓜汁

    胖宝宝长痱子 偏方用苦瓜汁

      八个月的儿子越长越胖,小胳膊小腿一节一节跟藕瓜似的。胖孩子虽可爱,但夏天却不好过。没到夏天,妈妈就跟我说:“胖孩子夏天爱长痱子,特别是关节处,因为胖,肉与肉都挤一块去了,不透气,容易溃烂,睡觉时脑门与背部容易出汗,如果护理不好,容易长痱子。”   于是我早早就买好了婴儿爽身粉,每次洗完澡,我都用粉扑沾满爽身粉,往儿子的脖颈、臂弯、腿弯处涂抹,想利用爽身粉的干燥润滑,避免儿子长痱子。不料连续几天高温,一夜醒来,发现儿子的脑门与背部长满了小红疙瘩,腋窝与臂弯处也有溃烂的迹象。   打算吃完饭就带儿子去医...

  • 芦荟治晒伤偏方

    芦荟治晒伤偏方

    夏季日照较强,一 旦晒伤皮肤可以用芦荟 来治疗。中医认为,芦荟 味苦、性寒,外用具有清 热解毒、缓急止痛、收敛 疮门的功效。 清代医籍《本草再新》称芦荟可“治肝火,镇肝风,清心热,解心烦,止渴生津,聪耳明目,消牙肿,解火毒”。现代研究发现,芦荟中的多糖醛酸酯以及芦荟凝胶具有消炎的作用,不 仅对晒伤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而且对烧伤、烫伤等原因引起 的皮肤损伤均有疗效。芦荟中 的氨基酸和复合多糖是天然的 保湿因子,能够补充皮肤中损 失的部分水分,恢复胶原蛋白 的功能,消除日晒引起的皮肤 损伤,保持皮肤光滑、柔润、富 有弹...

  • 治毛囊炎 治传染性疣偏方

    治毛囊炎 治传染性疣偏方

    山药枣粥治毛囊炎 大枣15克,鲜山药、糯米各0.1公 斤,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如下:将大枣洗 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山药 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糯米淘洗干净,用 清水浸泡1小时;把大枣、糯米放入锅 内,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入 山药块,再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加入白糖 调好口味,即可食用。可治疗反复发作性 毛囊炎。糖尿病患者禁用此方。 何文菲 食薏苡仁粉治传染性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是常见 的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多发于儿童和 青年人的躯干或面颈部。皮损特点为皮 肤出现半球状隆起,呈腊样光泽,中心...

  • 足癣(脚气)二偏方

    足癣(脚气)二偏方

    【辨证】脚气是由致病真菌引起;是最常见、最顽固的皮肤真菌感染:医学上称为“足癣”。 【治法】1 【组成】冰硼散 【用法】每晚用温水洗脚后擦干,视患处面积大小,撒敷冰硼散约2毫米厚,然后套一干净袜子,第二天早晨复用1次。若有小水疱,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尽疱液后再撒敷药粉,一般5天即可治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治法】2 【组成】风油精 【用法】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足后,擦干,用棉签蘸风油精少许外搽患处.每天1次。连续3-5天。伴有水疱者先用消毒针将水泡挑破,然后用药棉将疱液吸尽,再用风油精外搽患处,每日1次,症状较...

  • 手脚皲裂偏方集锦

    手脚皲裂偏方集锦

      秋冬季节,很多人会发生手脚皲裂的情况,中医中药秘方网介绍数则治疗手脚皲裂的外用偏方。   黄蜡油治手脚裂:香油100克、黄蜡20至30克,用火将香油热熬放黄蜡,待黄蜡熔化即成。先用温热水泡洗手(脚)部10至15分钟,待手(脚)泡透擦干,擦蜡油于患处,用火烤干当时就有舒适感,每日两次,一周即愈。    獾油根治脚裂:使用獾油涂抹只半个多月的时间,裂脚就光滑了。   橘皮可治手足干裂:桔子皮二三个或更多,放入锅或盆里加水煎二至五分钟后,先洗手再泡脚至水不热为止,每天最少要洗一次,连洗多天,就有明显的效果。   芥末...

  • 黄水疮治疗方法偏方

    黄水疮治疗方法偏方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 化脓性皮肤病,俗称黄水疮。明代炙外科正宗黄水疮中记载,黄水疮于头面 耳项忽生黄疱,破流黄水, 多生痛痒;其特点是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皿现脓 疱、脓痂。 过去黄水疮多见于炎 热季节;但如今随着人们 饮食、起居习惯的改变;摄 入辛辣、肥腻;烧烤类,以 及酒类的增多,加之供暖 条件的改善,使得许多人体内火毒炽盛、湿热互结、熏蒸肌肤,所以导致黄水疮在冬春季也十分常见。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下述几个方法皆有效。 1.野菊花10克,水煎后取浓汁,以小块纱布浸药水,每天洗敷患处2~3 次; 2....

  • 无名肿毒治之偏方

    无名肿毒治之偏方

    一老人,80岁,2013年10月30日来诊,其腿部近足三里处无名肿毒如一分钱钱币大小,局部发红,根底坚固,肿块突出,上有黄色脓液。患者体弱,平时肠胃不适,胃纳一般。用什么药比较平和,又不会苦寒败胃呢?忽然想起丝瓜,嘱咐每日摘丝瓜一个,连皮带籽煮水当茶喝,或者是煮水浇饭服用,后回访肿毒已结痂,无不适。 丝瓜属葫芦科植物,因老则筋丝罗织,很像我们人的经络,故名之。此物原产印度,据《本草纲目》记载:“(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

  • 治手足皲裂四偏方

    治手足皲裂四偏方

      1. 五倍子10克,紫草粉6克,甘草粉5克,研末混匀,撒与裂口及其周围皮肤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天1次。   2. 白矾12克,白及15克,马勃10克, 水煎药液泡手足,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3.甘草50克,75%酒精200毫升,甘油200毫升,将甘草浸泡于酒精24小时,取浸出药液加甘油即成,外擦患处,每日2次。     4. 白鲜皮30克,地肤子25克,皂角30克,大枫子20克,白及10克,甘草10克。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张可堂)...

  • 治脚气偏方数款

    治脚气偏方数款

      白糖可治脚气: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   啤酒可治脚气:把瓶装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双脚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钟再冲净。每周泡1~2次。   高锰酸钾水泡脚治脚气:用半盆温水放入两粒(小米粒大小)高锰酸钾,水成粉红色,双脚浸泡三五分钟即可。   韭菜能治脚气:鲜韭菜250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揉搓。一...

  • 民间偏方除老年斑

    民间偏方除老年斑

    老年斑,医学上又被称为脂溢性角化。一般多出现在面部、额头、背部、颈部、胸前等,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在上肢等部位。大部分是在50岁以后开始长,多见于高龄老人,人们又称其为"寿斑"。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年老后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故对老年斑有较好的疗效。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将生山楂去核后捣碎,每次取10克,以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1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1个月为1个疗程。 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

  • 治脚气的偏方

    治脚气的偏方

      郑先生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不停地放下筷子,双手合十反复揉搓,朋友不解,轻声问他,郑先生显得很无奈地说,手经常脱皮,已经是今年第4次了,用药抹了也一直不好,又痒又痛,很难受。朋友建议他到医院皮肤科做检查,结果让郑先生大吃一惊,原来他手部脱皮竟是因为脚气经久不愈感染所致。   中医师点拨 治脚气的偏方   夏秋季常见手足癣   中药外洗效果佳   脚气若不及时治疗,易传染至其他部位,如手等。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常贵祥介绍,治愈足癣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现在抗真菌药物完全可以杀灭附着在脚上的真菌。根据郑...

  • 治毛囊炎下肢溃疡偏方

    治毛囊炎下肢溃疡偏方

    苦参酒治毛囊炎 治毛囊炎药酒方:藤黄15克,苦参10克,75%酒精200毫升。将前2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75%酒精,密封,浸泡5~7天后即可取用。用时震荡药液,以药棉球蘸药涂擦患处。干后又涂,重复4次。每天涂擦2~3次。 毛囊炎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类似中医的“发际疮”、“须疮”之类。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型脓疱,继而干燥、结痂。此症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 中医认为,毛囊炎多因湿热内蕴,外受热毒,湿热之毒郁于肌肤所致。苦参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是治皮肤病的常用药物,能...

  • 脚干裂艾叶红花泡脚偏方

    脚干裂艾叶红花泡脚偏方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出现脚干、脚裂的现象,脚后跟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光滑了。今天向您介绍一个有效又价廉的偏方:取艾叶500克、红花100克,平均分为20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盐2勺,用纱布包裹,然后加水煮开,用水量为将水倒进洗脚盆能浸到脚踝处即可。趁热泡脚,以15~30分钟为限。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去除脚上的坏死老皮、老茧、冻疮、裂口、灰指甲、脚癣以及多年不愈的鸡眼等外,还能使脚部皮肤光滑、细腻。脚是人身体的第二心脏,坚持用此方法泡脚,对全身起到通经、活血、化淤的作用。 周磊...

  • 治皮肤病草药偏方

    治皮肤病草药偏方

    桃树皮治烧烫伤 桃树皮、茶油各适量。桃树皮烧炭存 性,研末,调茶油敷患处。主治:烧烫伤。张庆国 艾姜茶治神经性皮炎 陈茶叶、艾叶各25克,老姜50克,紫 皮大蒜头2个。大蒜捣碎,老姜切片,与茶 叶共煎5分钟,加食盐少许,分2天外洗患 处。功效:消炎杀菌。主治:神经性皮炎。 黄庆芳 山楂茶治溢性皮炎 山楂25克,绿茶2克。绿茶、山楂入水 同煎,煮沸5分钟,分3次温饮,每日1剂。 功效:抑菌散瘀。主治:脂溢性皮炎。张江秀 明矾茶水治稻田皮炎 明矾60克,茶叶50克。先将明矾、茶 叶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沸30分钟。下水...

  • 三种治痱子偏方

    三种治痱子偏方

    天气炎热很容易长痱子,轻则瘙痒难忍,重则感染化脓,往往令人坐卧不安。介绍三种治疗痱子的方法,供参考使用。 1.涂十滴水:  先用温水将患处皮肤擦洗干净,再取十滴水与温开水按1:2的比例稀释后使用,每天用棉签蘸湿擦,可视其痱子多少而增减(一般每天3~5次),治疗期间避免用手挠抓,以防皮肤感染。 2.擦黄冰酊:  取生大黄9克(研粗末)、冰片3克,共放入100毫升75%医用酒精内,浸泡2--3天。使用时,用棉签蘸湿直接擦在长痱子的皮肤处即可。本方名为“黄冰酊”,具有清热、止痒、消炎作用,每天擦1—2次,忌搔抓。 3.抹...

  • 汗脚脚病偏方

    汗脚脚病偏方

      汗脚:茄子根、麻黄根、辣椒根各100克,桂枝50克,水煎,熏洗双足,每次30分钟,每日分早、晚2次,连用7天。    脚气:白矾研细面撒在鞋子里边,每天撒一次,三次即愈。    手足皲裂:用食醋煮杨树叶20克,桃仁、杏仁各15克,浸泡手脚,每日两次,每次20~30分钟,3日即愈。    鸡眼:鸦胆子50克,去皮研面,先刺破患处点滴醋,再把药面抹上,胶布固定,连用5天。   跟骨刺:红花20克,皂角刺15克,冰片5克,研末混均。用食醋调糊状,敷患处固定。    手足麻木:木瓜,生姜各60克,陈醋100克,水煎,烫...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偏方
  • 治脓疱疮偏方

    治脓疱疮偏方

    由乳香、没药、猪油(熬熟去渣)按1:1:4的比例组成。 先将猪油熬沸,将乳香、没药研碎慢慢放入沸油中,使二药完全熔化,然后自然冷却。 涂药前可先用3%双氧水清洗创面。以除去脓痂为度,然后将配置药物涂于疮面上一层,无需包扎,每日早晚各1次,3天为一疗程。...

  • 治“香港脚”偏方

    治“香港脚”偏方

    鲜韭莱250克洗净,切成碎末放在盆内,冲入开水。等冷却到能下脚时,泡脚半小时,水量应没过脚面,可同时用脚中揉搓。一个星期后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用芦荟叶揉搓叶汁往脚上挤抹,自然风干,没味,也无疼痛感觉,每次一只脚用一叶,5次后脚气全无。...

  • 阴部瘙痒偏方

    阴部瘙痒偏方

      赵某,女,46岁。2010年11月3月初诊。3个月前觉会阴处轻微瘙痒,后逐渐加重,当痒感剧烈时用花椒、白矾水煎后熏洗,只能取效一时,后再用其效不显。去某医院妇科、皮肤科未检查出器质性病变,予盐酸西替利嗪内服,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外搽,疗效仍不理想。近月来发作次数频繁,甚则夜间影响安眠,皮损处有抓痕、血痂。头眩,五心烦热,早轻暮重,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会阴瘙痒症,为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虚热蕴结,感受风邪,而致瘙痒。治当滋补肝肾,养阴润燥,疏风止痒。处方:当归12克,白芍20克,生地30克,玄参3...

  • 稻田皮炎治疗偏方

    稻田皮炎治疗偏方

      1.取绿茶、白矾、甘草各60克。先将甘草加水2000毫升煎汤,后放入茶叶、去渣,然后再加白矾溶化即可。下水田前后将手和脚浸泡一次,待自然干燥,可预防及治疗稻田皮炎。   2.取白矾、早稻草各适量。先把早稻草切碎,加水煮 30分钟,用煎液1000毫升加白矾15克,外洗患处,效果颇佳。   3.取雄黄、白矾、煅石膏各等量,冰片少许。先将前3味药共研过筛,然后将冰片研细加入,搅拌均匀。再取上药末适量加开水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搽患处,每日3~5次,一般2~3天可治愈。   4.取密陀僧60克,食醋适量。将密陀...

  • 玫瑰糠疹“风热疮”荆芥偏方治之

    玫瑰糠疹“风热疮”荆芥偏方治之

    玫瑰糠疹是一种疹色如玫瑰,脱屑如糠秕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不明,多见于春秋季节,病程多在6~8周或更长。中医称此病为“风热疮”,多因血热,复感风邪,内外合邪,风热滞结,郁于皮肤,闭塞腠理而致。治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据临床验证,采用凉血消风汤治疗玫瑰糠疹,效果良好。   方法:取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牛蒡子15克,生石膏30克,丹皮9克,当归12克,生地20克,苦参12克,黄芩10克,甘草8克,川木通6克,胡麻仁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郭...

  • 治皮肤瘙痒偏方二款

    治皮肤瘙痒偏方二款

    治患左脚踝关节皮肤瘙痒的患者献方: 一、柽柳根、樱桃树根各20 克,黄柏10克,以陈醋300克浸泡,15天可用。用时以此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4次。痒止后,再涂擦10日,以巩固疗效。 献方人:辽宁康平县李贵 二、药方1:黄柏12克,苍术15克,怀牛膝 15克,水煎服,每日1付。药方2:炒苍耳子15 克,白藓皮15克,白蒺藜15克,地肤子2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冼3次。 献方人:河南柘城县俞振芳...

  •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

        基础方 土茯苓、马齿苋、苦参各30克,板蓝根、野菊花、丹参各15克,连翘、黄柏、栀子、桃仁各10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 发于胸背部加柴胡、龙胆草各10克,香附12克;发于腰骶部加杜仲、牛膝各10克;发于颈肩部加葛根12克,薄荷、羌活各6克;发于头面部加升麻6克,白芷10克。     治疗方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及其他刺激性食物。丁树栋献方...

  •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方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方

      云南白药具有止血化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传统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崩漏下血、疮疡肿毒、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有止血、止痛、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愈伤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取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可配合定时患部按摩或加微波和TDP照射,直至疼痛全部消失止。一般50岁以下患者止痛显效快,多数可在5~16天痊愈。服药期间,忌食蚕豆、鱼类...

  • 神经性皮炎偏方

    神经性皮炎偏方

    神经性皮炎偏方(肝郁化火) 处方:柴胡、枳壳、龙胆草、山栀子、丹皮、赤芍、当归、钩藤、防风各10克,生地15克,首乌藤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在口服汤药的同时,留取部分药汁擦洗患处,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腥发之物。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癣,属于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皮损对称分布、苔癣样改变、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中医称之为“牛皮癣”、“干癣”、“摄领...

  • 除蚊叮痒偏方

    除蚊叮痒偏方

    1.肥皂涂抹止痒。蚊虫叮咬日寸,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这种物质呵引起肌肉酸痒,肥皂含高级脂肪酸的钠盐,这种脂肪酸的钠盐水解后显碱性,可巾和蚁酸,因此可迅速消除痛痒。 2.用食用碱面水少许涂擦,也可很快止痒。 3.洗衣粉去痒。用清水冲洗被咬处,不要擦千,然后用一个湿手指头蘸一点洗衣粉涂于被咬处,可立即止痒且红肿很快消失,待红肿消失后可用清水将洗衣粉冲掉。 4.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处。 5.用切成片的大蒜在被蚊虫叮咬处反复擦一分钟,有明显的止痛去痒消炎作用...

    精品偏方 2024-03-08 14 0 偏方
  •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偏方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偏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好发于体质虚弱者、老年人或正气虚于一时之人。四季皆发,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   辨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   症状:疱疹红赤,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泻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当归、车前子、生地黄、甘草。大便干者,加生大黄;起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发于眼部者加石决明;发于面部者加桑叶、菊花;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   2...

  • 皮肤瘙痒症民间小偏方

    皮肤瘙痒症民间小偏方

      皮肤瘙痒症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发病人数更多。其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皮肤油脂和汗液分泌减少,使皮肤干燥,加上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寒冷等因素,皮肤受到刺激后,容易引发瘙痒。若处理不当,会引起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好等症状,以至于寝食难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今天,推荐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民间小偏方:花椒盐水,这个方法虽简单,但效果良好,可以解除您秋冬皮肤瘙痒之苦。   花椒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味很重要的调味品,它气味芳香,可以祛除各种肉类的腥膻之气,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在厨师手中,不论是烹调或制...

  • 神经性皮炎偏方内外兼治

    神经性皮炎偏方内外兼治

    神经性皮炎,痒在皮肤,但根源却在神经系统,故名“神经性”皮炎。此类患者发病时感觉浑身瘙痒难忍,剧烈搔抓皮肤,把皮肤抓得血淋淋的,又会起如同苔藓一样的瘢痕。 其实,神经性皮炎不像其他皮肤病那样因受到细菌、真菌或过敏原的侵犯致病,此病受精神因素影响很大,治疗时,如果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就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医学上,神经性皮炎尚属“病因不清”的一类疾病,但是医生们发现,患者发病确实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焦虑、抑郁等因素都能导致发病。...

  • “蛇丹”“蛇串疮”偏方

    “蛇丹”“蛇串疮”偏方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或“蛇串疮”,症状为水疱成串成簇,晶莹饱满,水疱根部皮肤潮红,疼痛明显。 处方: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焦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5克,当归15克,生地黄30克,柴胡12克,茯苓10克,大青叶15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服。本方具有清肝胆湿热之功,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有明显疗效。...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偏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