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口疮 第16页

口疮 第16页

  • 治小儿口疮

    治小儿口疮

    【简介】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 【疾病】小儿口疮 【组成】霜后茄子500克,冰片30克。 【制法】将茄子晒干和冰片共研极细末 【用法】每天0.3克,撒于患处,每日3次。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口疮方三

    口疮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 口疮方十

    口疮方十

    银耳10----12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浸,以浸过银耳为度,泡浸1小时左右待银耳发胀后拣去杂物,再加冷开水及冰糖适量,放蒸锅内蒸熟,一顿或分顿食用。食银耳饮汁,每日1次。本方对虚热型口疮尤宜,经常食用对体质虚弱者有滋补作用。...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口疮
  • 治口腔溃疡 口疮

    治口腔溃疡 口疮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中医认为,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需要辨证分型治疗。 心火上炎型 溃疡多发于舌尖或舌前边缘,灼痛,色红,面积较小,伴有口渴、心烦、小便少而黄、睡眠不安等。可用莲子心6克或竹叶6克,泡水当茶饮用。中成药可用导赤丸。 脾胃蕴热型 表现为溃疡多个,大小不等,溃疡与溃疡可互相融合,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周围充血,多发于唇、颊、龈、上腭等部位,并伴灼痛、口臭、大便干结不通等。可用金银花9克、黄芩3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中成药可用牛黄清胃丸。 阴虚火旺型...

  • 哪些验方能治疗口疮

    哪些验方能治疗口疮

    口疮,医学上称为“溃疡性口腔炎”。中医将口疮分为两型。 1、实证:口腔内出现大小不等溃疡,四周呈红色,流口水,疼痛明显,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有的出现发热,舌苔黄。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验方。 鲜柏树叶12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一剂。 黄柏10克,黄芩6克,栀子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四环素0.25克,维生素B250毫克。  用法:将两药共研成细粉,和匀,加入甘油5毫升,调匀后涂患处,每日1至2次。 2、虚证:溃疡四周淡红,口...

  • 口疮治疗系列

    口疮治疗系列

    1急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及治疗: 症状:急性起病是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严重时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 慢性起病是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清除分泌物时可引起恶心,空咽时堵塞感,颈部发紧.咽部间或有固定位置的疼痛,有时表现为咽部有贴树叶感,虫爬感,搔痒感,细棍带窗感,痰粘着感或成小球样在咽部上下活动,全身伴有精神忧郁,生疑,啖气,失眠. 治疗: (1)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 (2)中医治疗:首选吹喉散局部喷药,每天两次. (3)...

  • 口疮方六

    口疮方六

    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本方除治小儿口疮外,亦适用于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短赤。...

  • 口疮的治疗方法 含漱方

    口疮的治疗方法 含漱方

    春季多风干燥,是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疮)的高发季节,尽管口疮具有自限性(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自愈),但是不治疗的话,患处烧灼痛影响每日的进食,有的疼痛难忍。现有一治口疮的验方,供参考使用。 金银花15克,薄荷10克,甘草、荆芥各6克。入沙锅煎水,去渣取汁,待不烫后每日含漱5—7次,每次5—10分钟,漱后吐出。使用该方期间,还应注意饮食宜有节,清淡,不食或少食甘肥、辛辣、煎炸之物,勿暴饮暴食。...

  • 口疮方七

    口疮方七

    生地、大青叶各6克,生石膏、花粉各9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将前4味煎汤,去渣后入粳米、白糖煮粥,日1剂,连续服食3--4剂。本方适用于虚火上炎所致的小儿疮疹性口腔炎...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口疮
  • 自制茶饮防口疮

    自制茶饮防口疮

      常发口疮的人还可以自制一些中药茶饮,在炎热的天气里,适当饮用可以有效预防口疮的发生。   莲心栀子甘草茶:取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频饮,每天1剂,可连服3天。莲子心性寒味苦能清心火、除烦热;栀子既轻清上行又苦寒泄降,能清三焦之火;甘草不但清热解毒还能缓急止痛。这例药茶具有清心泻火的功效,常用于因心火上炎导致的口疮。   鲜藕萝卜饮:取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将二者捣烂绞取汁液,将汁液含漱,每天数次,连用3日。莲藕清热解暑,白萝卜清热生津,合用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夏季饮用...

  • 治鹅口疮外敷疗法

    治鹅口疮外敷疗法

    鹅口疮俗称“白口糊”,中医叫“雪口症”。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心脾积热或虚火上浮所致。 遇有此症,患儿家长可取中药细辛2.5克(研末),加适量面粉,温水调成黏稠饼状,直径3厘米~4厘米,厚0.5厘米,直接敷脐,盖以塑料薄膜,纱布贴膏固定。早晚各换药一次,一般3天内溃疡愈合,疼痛、流涎、拒食消除。 小儿高热或泄泻后,满口糜烂,流涎特...

  • 口疮方二

    口疮方二

    西瓜1个,白糖少许。将西瓜肉去籽,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于,再加白糖少许即可。本方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口疮
  • 鹅口疮(雪口病白念菌病)

    鹅口疮(雪口病白念菌病)

    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 鹅口疮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 鹅口疮治疗方:霜后茄子1个,阴干研成细末,抹于口中,日2~3次,连服2-3日。 ·治鹅口疮便方·治疗鹅口疮验方·小儿鹅口疮食疗方&middo...

  •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的治疗方法 清热降毒火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若溃疡面积较大,上覆糜腐,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婴幼儿较为多见,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则口疮反复出现,迁延难愈。   本病在辨证上,一要辨虚实。起病急,病程短,口腔溃烂及疼痛较重,局部有灼热感,或伴发热者,多为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口腔溃烂及疼痛较轻者,多为虚证。二要辨脏腑。舌上、舌边溃烂者,多属心;口颊部、上腭、齿龈口角溃烂为主者,多属脾胃。在治疗上,实证治以清热解毒;虚...

  •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治疗小儿口疮的偏方3

    南星30g,醋适量。 制用法:将天南星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涂两足心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每次12小时。 疗效:治疗多例,均愈。...

  • 治经期前后患口疮

    治经期前后患口疮

      刘某,女,33岁。2009年7月23日初诊。每当经期前后患口疮,疼痛异常,饮食难进。经后口疮逐渐全愈,月月如此。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红,时有块下,情绪易波动。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口疮于舌两旁如豆粒大小,色红。治当养肝调冲,方用丹栀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6g,炒白芍12g,生地24g,丹皮10g,栀子10g,丹参10g,知母6g,黄柏10g,川牛膝10g,青黛6g,麦冬10g,玄参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3剂。患者应药而愈,嘱其每月经前服药3剂,连服3~5月。患者遵嘱服药,至今口疮未发。...

  • 口疮反复不愈治疗理气行瘀之法

    口疮反复不愈治疗理气行瘀之法

    关某,女,45岁,2017年5月初诊。患者自诉患口疮反复不愈已3年余。多方求医诊治,服中西药无数,效果未显,发作日趋严重。现舌体口疮遍发于口内颊黏膜及舌体,形如黄豆或粟粒大小,触之痛甚。舌质暗有瘀斑,脉细弱。患者自诉,脾胃不健,常有腹泻,甚则完谷不化。月经延后,常伴痛经,体型消瘦,面白光无华,头目眩晕。 此案为脾肾阳虚。治疗使用健脾温肾,固本调冲,理气行瘀之法。 处方一 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术18克,茯苓12克,陈皮6克,半夏6克,煨肉蔻6克,煨柯子6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木香6克,...

  • 治疗口疮的简易方

    治疗口疮的简易方

      口疮是以口腔内唇、颊、上颚等处黏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型,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复发作,影响进食和吞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现简介几首治疗本痛的简易方。   1、吴茱萸10克,川黄连10克,苍术10克,三药共研细面,使用时取适量用老陈醋调成糊状,外敷涌泉穴,1日1换,1周1疗程。   2、柿饼霜,使用时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3~4次。   3、生地30克,麦门冬30克,玄参3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3次,或用药液漱口,或取少量药液加入白矾一块溶化,...

  • 临床中应用以下方法治疗小儿口疮

    临床中应用以下方法治疗小儿口疮

    小儿口疮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以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红肿、糜烂、疼痛为主要表现,可波及颊黏膜、舌、齿龈、上颚等处。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以下方法治疗小儿口疮,效果较为显著,总结如下: ①吴茱萸30g,牛膝10g,细辛6g。将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1~3g,用姜汁醋调成膏状,用医用贴胶布贴于神阙穴,每天1次,3天为1疗程。 ②五倍子10g,石膏6g,青黛1.5g,冰片0.5g。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用少许涂于患处,每天3~5次。 ③吴茱萸12g,生半夏9g,黄连6g,栀子3g。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3~5g用姜...

  • 单味竹叶茶治小儿口疮

    单味竹叶茶治小儿口疮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临床颇为多见,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成人可选药物较多,婴幼儿却苦无良方。临床年应用单味竹叶代茶饮治疗多例婴幼儿口腔溃疡,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病案:患儿,两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分痛苦,进食则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并什有流口水。笔者查看其口腔及舌行多处糜烂,给予鲜竹叶一小撮水煎代茶饮,两天后,口腔溃疡痊愈。 体会: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为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要药。可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口糜舌疮诸症。中医认为,口腔溃疡一症多为心移热于小肠,故用竹叶导邪热从小便而出,此法既可收显效,又便于...

  • 体内“有火”易患口疮

    体内“有火”易患口疮

    按照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的健康有赖于体内阴阳的平衡,,从阴刚理伦上看,可以把“上火”分为两种:阳盛所导致的实火和阴虚所导致的虚火。具体在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上,中医一般也将其分为虚实两种类型: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的溃烂面颜色灰白,周围黏膜淡红或不红,溃烂点数量少,一般 1—2个,易于反复发作或此愈彼起、绵延不断。舌质红少津,舌苔少。可选用的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和大补阴丸。 实火上炎型:口腔溃疡的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明显,说话或进...

  • 治鹅口疮经验 小儿鹅口疮方

    治鹅口疮经验 小儿鹅口疮方

    治鹅口疮经验 方法:取吴茱萸、白扁豆各15克,大黄8克。共研成粉,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 克,醋调为糊状,外敷双侧涌泉穴,每晚1次。 主治:鹅口疮,中医辨证为实热型,症见口腔黏膜附着点状或斑片状白色乳凝块样物,伴发热,大便于,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厚黄,脉数。 治小儿鹅口疮方 鹅口疮多以小儿口腔红肿、糜烂、白斑、自觉疼痛为特点,乳儿可拒吸吮。 煅珍珠1.5克,冰片、硼砂各5克,青黛6克,牛黄、麝香各1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少许涂于患处,每日4-5次,本方清热解毒,疗效颇佳,一般用药5-7日可愈。...

  • 口疮、口角疮 民间良方

    口疮、口角疮 民间良方

    [方一] 鸡蛋油治口疮 舂夏季着急上火,易生口疮,疼痛难忍不说,连说话喝水都成问题。这时,不妨擦点鸡蛋油,能尽快消除它。 方法:将鸡蛋带皮煮熟,取出蛋黄,锅中炒制。因鸡蛋油的提取很费时,可以在炒制中加些香油,帮助提取鸡蛋油。油出来后,将少许冰片加入其中搅匀,用棉棒涂擦于患处,治疗口疮效果很好。 提供人:陈仲祥 [方二] 治口角疮 口角疮又羊胡疮。极常见且易复发,常见医药多无效。 方法:农村多取锅盖水(也可用蒸馏水)少许,拌醋数滴搅匀,涂患处,每天5—8次,连用两三天,可消炎止痛,效果极佳。如口内生疮(复...

  • 治口疮升麻药方二款

    治口疮升麻药方二款

      升麻配黄连   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黄连善降阳明胃火,二药合用,升降相伍,其清泻胃火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胃有积热,郁结不解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糜烂、咽喉肿痛、乳蛾喉痹等症,疗效尤佳。如《兰室秘藏》“清胃散”,以黄连为君药,配伍升麻为臣药,善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千金方》“治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有“火郁发之”之意。升麻与黄连相伍,黄连苦寒泻胃火,得升麻之升散...

  • 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治鹅口疮

    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治鹅口疮

    鹅口疮是新生儿的常发病,此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小儿会因黏膜充血、烧灼疼痛而哭闹不休,影响喂养和睡眠。 小儿鹅口疮可用2%~5%的小苏打水清洗口腔,每天清洗数次,能有效清除向色念珠菌。此方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值得家长试用。张亦...

  • 治复发性口疮验方8则

    治复发性口疮验方8则

    1.明矾10g,加开水200ml溶解。每次用15~20ml漱口2~3分钟,每日3~5次。一般治疗3~7天可愈。 2.大黄30g,加水250ml,煎至200ml。饭后温服,每日2次。 3.吴茱萸15~30g,研细末,以醋调和为膏,敷双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 4.青黛、冰片各适量,共研细末。取药末少许撒于患处,每日3~5次。 5.取新鲜柏子仁30g,洗净,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直至药汁色淡为止。一般连服2~4次获效。 6.茵陈30g,煎汤,轻则每日漱口数次,重者代茶饮用...

  • 治小儿手足口病 鹅口疮经验方

    治小儿手足口病 鹅口疮经验方

    治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经验方:生石膏30克(先煎),土茯苓、白鲜皮各12克,防风、炒栀子、决明子、升麻各6克,玉蝴蝶、蝉蜕、甘草各3克。 用法:本方为3岁儿童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4次服。 疗效:本方治小儿手足口病患者50例,服药 3~6剂,治愈45例,好转5例。 治鹅口疮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12克,冰片3克,共研极细粉末,用蜂蜜调匀,敷于发病部位。 主治:鹅口疮。 谭琛梅...

  • 慢性口疮涂丁香液

    慢性口疮涂丁香液

    方法:取中药丁香15克,打碎,放入小瓶中,用冷开水浸过药面,4小时后便成棕色药液。朋时取棉签蘸药液涂住口疮上。每日用药6~8次。 主治:慢性口疮(口腔溃汤)。一般2—3口即可见效。 韦 宇...

  • 治水痘鹅口疮方

    治水痘鹅口疮方

      银紫汤金银花30克,紫草20克,板蓝根20克,生地20克。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合,浓缩至200~300毫升,分2~3次服用。其中3岁以下者每日服200毫升,3岁以上者每日服250毫升。本方有清热泻火,解毒透疹之功。   清痘解毒汤蝉衣15克,丹皮10克,金银花10克,白鲜皮10克,生地黄10克,生薏苡仁10克,玄参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一般用3~7日。   土蒲药浴方土茯苓3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大青叶10克,紫草10克,苦参10克,百部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

  • 中药外用治口疮

    中药外用治口疮

      方药1   组成:青黛散或西瓜霜。   用法:任选一种,取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胃火内蕴的实证口疮。   方药2   组成:冰片3克,硼砂6克,玄明粉12克,朱砂6克,青黛6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火热内炽之口疮。   方药3   组成:吴茱萸15~30克,研细粉。   用法:醋调,睡前敷于两涌泉穴,胶布固定,次晨去除。   主治:虚火上浮型口疮。   方药4   组成:乌鱼1条,老陈醋适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