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 第3页
-
大芦荟丸治疗小儿疳积、虫积。肚腹紧胀,心胸膨满,消瘦神困,肚胀青筋,肠鸣泻臭,食即呕哕。喜食酒肉,食不生肌,胸满胁胀,烦躁迷闷,眠不安席。肝脾疳积,食积发热,目生云翳;或疳热,颈项结核;或耳内生疮,肌体消瘦,发热作渴,饮食少思,肚腹膨胀;或牙龈蚀落,颊腮腐烂;阴囊、玉茎生疮;或胸胁小腹作痛。大芦荟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芦荟丸的秘方制作方法,大芦荟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儿疳积、虫积。肚腹紧胀,心胸膨满,消瘦神困,肚胀青筋,肠鸣泻臭,食即呕哕。喜食酒肉,食不生肌,胸满胁胀,烦躁迷闷,眠不安席。肝脾疳积,食积发热,目生云翳;或疳热,颈项结核;或耳内生疮,肌体消瘦,发热作渴,饮食少思,肚腹膨胀;或牙龈蚀落,颊腮腐烂;阴囊、玉茎生疮;或胸胁小腹作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大芦荟丸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小儿疳积、虫积。肚腹紧胀,心胸膨满,消瘦神困,肚胀青筋,肠鸣泻臭,食即呕哕。喜...
-
保胎资生丸(《广笔记》卷二。)治疗脾胃气虚,湿热蕴结,以及小儿疳积腹胀,面黄肌瘦,久泄久痢等一切脾胃不足之症。保胎资生丸(《广笔记》卷二。)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保胎资生丸(《广笔记》卷二。)的秘方制作方法,保胎资生丸(《广笔记》卷二。)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脾胃气虚,湿热蕴结,以及小儿疳积腹胀,面黄肌瘦,久泄久痢等一切脾胃不足之症。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保胎资生丸(《广笔记》卷二。)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脾胃气虚,湿热蕴结,以及小儿疳积腹胀,面黄肌瘦,久泄久痢等一切脾胃不足之症。...
-
老中医食疗偏方治疗小儿疳积有奇效
治疗小儿疳积偏方名:鸭梨山楂粥 【药材】鸭梨和山楂各25克,大米100克。 【做法】鸭梨和山楂切丁去核,加入清水适量,煮成果酱,待大米煮成稀粥后,放入鸭梨和山楂制成的果酱,拌入冰糖,熟烂即可食用。 患者问诊 黄小姐是个新手妈妈,有一天找外公看诊,抱着一岁半的女儿欣欣。黄小姐说,自己也不知道女儿到底是得了什么病,老是吃东西胃口不佳,经常喝水,但还是口干,而且日渐消瘦。 黄小姐说,自己怀疑孩子是不是患了蛔虫,就给她吃了不少打虫药,但是吃下去之后,孩子反而更加不喜欢吃东西,老是摸着肚子说不舒服不想吃。...
-
治小儿疳积 头癣民间方
治小儿疳积方 处方与用法:红参 10克,鸡内金、莲子肉、炒神曲、炒麦芽各20 克,炒山药、炒山楂各30 克,炒扁豆、使君子、甘草、灸鳖甲各10克。共研为细末,过筛后备用。每次3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也可冲入面粉芝麻一起烙饼食用。 功效:健脾开霄,益气生血,治小儿疳积症,身体消瘦,头发干枯脱落,枕后尤重,纳食不香,睡眠不实等。(郑芳英) 治小儿头癣民间方 处方与用法:川楝子30充,烤黄,研成极细粉,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日换药2次。 功效:解毒杀虫,治小儿头癣,局部瘙痒,黄色痴皮覆盖,常有恶臭,头发...
-
动物入药治疗小儿疳积
蝗虫 蝗虫适量,先用热水烫死,再用油盐煎炒,内服。 蜣螂 将蜣螂洗净,焙干,研末,每天服2次,每次 1只,开水送服。 蟑螂 蟑螂3--4只,浸在食油中,铁钳夹住放在油上炙酥,去掉头脚吃,连吃数天。 山蚂拐 山蚂拐(山青蛙、田鸡)肉 100克,加少量油盐,蒸熟吃,每天2次,连续吃 5~7天。 蟾蜍 活蟾蜍1 只,去头、皮和内脏,水漂1天,切碎,蒸熟吃。 蛤蚧 鲜蛤蚧1 条,去皮和内脏,瘦猪肉50克(剁碎),稍加一点油盐,共蒸熟服。 鳝鱼 1.黄鳝1条 (100克以上),鸡内金6克。黄鳝去内脏,加鸡内金放锅...
-
小儿疳积服白马骨
小儿疳积以面黄肌瘦、肚腹膨 胀、营养障碍,伴有慢性消化不良 为特征。一般临床表现为毛发稀少, 易发脾气,吮食手指,嗜异食,大 便泄泻,酸臭异常等。致病原因多 与断乳过早,饮食失节,病后失调, 以及虫积等因素有关,导致脾胃受 伤,营养吸收障碍而得病,久而伤 及其它脏腑。白马骨(亦名六月雪、 过路黄荆)是茜草科植物,味淡微 辛,性平,可清湿热,消肿拔毒, 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常能获愈。 方法:取鲜白马骨根5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患儿体弱者酌加荔枝干2粒。 李燕 高温天热 宜多吃豆 高温天里,营养专家...
-
小儿疳积药膳调理
鸡内金散: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 克,温开水送服,每㈠ 2-3次。本方能消疳化枞,健脾止泻,治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内金煮黄鳝:黄鳝肉100~150克,鸡内金10克,加水共煮,调味食用。每日1 次,连服3—5天。此方适用于小儿疳症虚损,体质虚弱。 山药扁豆粥:鲜山药、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丸。先将粳米、扁豆加水适量煮粥,煮沸后入山药片,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连服3~5天。此方重在健脾消湿,脾健则湿化,湿化则泻止。 消食散:谷芽、1山楂、槟榔、枳壳各等分,共研为细末。每次服l-2克,每日...
-
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
小儿出现面黄肌瘦、困倦懒言、食少 纳呆、挑食、食后脘腹胀满、四肢无力、少. 气自汗、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中医称之 为脾疳,俗称“疳积”。 小儿脾疳治宜健脾和胃、消疳化积。 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神曲、 山药、扁豆、莱菔子、薏苡仁、鸡内金各5 克,生姜2片,大枣5枚,砂仁、木香、甘 草各2克。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也可采用下列食疗法: 方一:大枣8枚,山药10克,大麦 20克,加红糖适量,共煮稀粥食用,每日 1剂。 方二:莲子10克(去皮去芯),薏苡 仁、大米各20克...
-
小儿疳积予理脾消疳汤加味
疳积以神萎、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病证。多见于1~5岁儿童。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方中用灶心土炒鸡蛋壳及大米,加上焦白术,取其入脾、胃经,温中燥湿收敛,且能补脾阳,用党参,茯苓,陈皮补气行气以健脾,使脾阳得复,脾气得健,此外,用炒谷芽、五谷虫,鸡内金消食去滞,因小儿完谷不化,除脾胃虚寒外,饮食不节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饮食不节,积滞日渐,脾胃之气必定受损,故用消...
-
小儿疳积验方的由来与验证
一、方剂的来源、组成、剂量与服法: 回忆年幼时,笔者常患蛔虫病,长期反复的脐周绞痛,真是令人难忘。那些年,笔者是年年服驱蛔药,年年都驱出蛔虫,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看到这些长短大小不一的蛔虫,心里总是有些恐怖。之后,蛔虫没有了,但人消瘦了,加上食少无味,大便稀溏,日2-3次,成天有气无力的,所以母亲又带我去看了不少医生,他们都说我患了小儿疳积病,但服药却不见效果。听说城里的医生好,也去看了很多次,病仍没有起色。据母亲说,在无望之际,有一天,突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不懂医,但亲眼见过一位中医治愈过这种病。几天之后,...
-
小儿疳积有五疳之说 选方药 临证加减
古人对小儿疳积有五疳之说,意在说明疳积可以影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与五脏功能失调相关的病理症状。国医大师李玉奇行医数十载,治疗小儿疳积症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易受损虚弱,标实为食积不化,蕴湿生热,气机阻滞,故提出治疗不单以健脾和胃为法,更注重清热凉血。现将临证运用介绍如下。 望形体 观舌脉 寻病机 李玉奇认为: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中一种常见疾病。中医称之为“小儿疳积病”。本病的病因主要为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强迫进食,采取打骂等...
-
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疳积方
治小儿厌食症经验 方法:取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 各10克,炒莱菔子、陈皮、炒鸡内金 各6克,元胡5克。上药共研成粉备 用。用时取药粉10—15克,加入淀粉 少许,用白开水调成软膏状,敷贴肚 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晚敷晨取,每日 1次,5次为l疗程。一般连敷1~2疗 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主治:小儿厌食症。 曾建国 治小儿疳积经验 方法:取桃仁、杏仁、栀子各等份。共研成粉,加冰片粉、樟脑粉少许,贮藏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鸡蛋清调拌成糊状,敷于双侧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
-
小儿疳积药膳
小儿疳积,是由于5岁以下儿童饮食不加节制,饥饱不匀, 哺乳不足,食物不洁,寄生虫或细菌感染等所致:主要症状是消 瘦、面黄、发枯、腹胀、大便不调、精神不佳等,严重者出现盗 汗、肢冷、呼吸浅促及胸骨、脊椎畸形等症; 能治小儿疳积药膳的药物有炒扁豆、焦甘草、广木香、陈 皮、砂仁、豆芽、槟榔、茯苓、人参、酸梅、神曲、白芍、麦 芽、鸡内金、党参等:能治小儿疳积的食物有水果类、蔬菜类、 禽蛋类、海鲜类、猪肉、牛肉、羊肉等。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扁豆佛手饮 [配方]胡黄连、广木香、焦甘草各2克,六曲、焦白术各9 克,青皮、陈皮...
-
小儿疳积针刺疗法
小儿疳积是直接损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营养紊乱病症。临床表现以肌瘦肤燥、发焦甲错、异食善饥、腹胀筋露为其特征。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慢性消化不良症及营养不良症相似。此病好发于缺乳或断乳后的学龄以下儿童。 治疗疳症以健运脾胃为主。常用穴:1.四缝穴(奇穴,第二至五指掌侧,近端第一指关节中央,每侧四穴。)针刺;2.疳积穴(位于督脉经腰俞穴下0.5寸处)挂线。 操作方法:四缝穴,用小三棱针点刺,针长2.5厘米,粗0.12厘米。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疳积穴挂线:备用九号绣花针一根,针孔引上红丝线一根(作标记),操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