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肠梗阻 第2页

肠梗阻 第2页

  •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经验方:丁香30—60克。 用法:将丁香研为细末,加75%酒精调和,对酒精过敏者可用开水调和,然后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厘米,用纱布及塑料薄膜覆盖,周围以胶布固定。 疗效:本方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患者20例(用药1次者15例,3次者5例),用药2小时后可听到肠鸣音,4~8小时排便、排气。...

  • 治小儿急性肠梗阻 病案简介如下

    治小儿急性肠梗阻 病案简介如下

    小儿急性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但幼儿无法清楚自述症状,往往贻误病情。临床常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如病情得不到改善,大多采用手术疗法,否则易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刘东汉教授运用“健脾理气和胃法”救治了西医保守治疗无效的小儿肠梗阻,疗效显著,避免了手术之苦。现简介如下。 病案 彭某,男性,8个月,2013年6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热、腹胀、呕吐2天。患者以“肠梗阻”收入某医院小儿外科。患儿入院前2日无...

  • 主以薤白治慢性肠梗阻

    主以薤白治慢性肠梗阻

      徐某某,女,47岁。2010年11月5日初诊。一年前在北京打工,即从事餐饮业,突发腹部疼痛,医院检查为肠梗阻。经医院保守治疗半月后出院。后每2~3个月必发一次,每发须住院治疗(胃肠减压或灌肠必行)方可缓解。刻诊:面黄体瘦,神疲乏力,腹部胀痛,气逆不舒,大便不通,饮食少进,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辨为肺气虚寒,大肠失于温煦,气不化津,结塞为秘。宜从肺治,法宜温开宣降,肃肺通便。处方:薤白12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厚朴25克,桔梗12克,川贝5克,木香12克,枳壳15克、党参8克,黄芪10克,紫菀1...

  • 辨证治外伤性肠梗阻 术后脾约食滞肠梗阻

    辨证治外伤性肠梗阻 术后脾约食滞肠梗阻

      外伤性肠梗阻   陈某某,男,50岁,1986年8月29日诊。患者述于8月25日不慎从高处坠落,腰背着地而致腹胀,腹痛,腰痛等。当时也未介意,腹胀痛逐渐加重,不能进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腹胀不转矢气,已五天未解大便,腹疼有如撕裂状,痛苦难忍,随住医院诊治,曾肌肉注射新士的明,输液等以及开塞露灌肠均无良效。   检查:腹部隆起,叩击呈鼓音,有明显压疼,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稍亢进。脊柱无畸形,第二腰椎有明显压疼。脊椎X线照片,显示第二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X线透视腹部示肠腔气体充盈,有游离...

  • 中药外用敷脐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中药外用敷脐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老人长期便秘、婴儿巨结肠、颅脑外伤后长期卧床以及各种腹部手术后,都可引起完全或不完全肠梗阻发生,多数病人反复发生。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同时,应用中药敷脐治疗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易为大多数患者接受。现把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外用敷脐治疗肠梗阻的方法介绍如下。   芒硝外敷脐部选用纯净芒硝200~300克,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脐部。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即予更...

  • 治肠梗阻活用温中方

    治肠梗阻活用温中方

      定义与范畴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泛指自空肠起点至直肠之间任何一段肠管的肠内容物运行受阻。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这一类型属中医“关格”、“肠结”、“痞证”、“腹胀”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形成原因有气滞、血瘀、寒凝、热结、湿阻、积食、虫结等,大小肠为传化之腑,司饮食传化,肠腑之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暴饮暴食、饮食不节、气血瘀滞、热结寒凝、燥屎内结等致肠道传化障碍、清浊不分,积于肠道导致本病。急性者...

  • 传统手法可疗肠梗阻

    传统手法可疗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许多老人怕做手术,非常渴望无痛苦的治疗方法。现将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按摩手法介绍如下。 手法按摩有一定的适应症:必须是临床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48小时以上。体温正常,血象不高,腹腔无感染及出血征象。如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不全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以及肠套叠早期,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比较大的老年患者。 按摩前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腹部放松。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手法按摩了。 顺行法:施术者双...

  • 张琼林针药 拟诊 麻痹性肠梗阻

    张琼林针药 拟诊 麻痹性肠梗阻

    张琼林,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治疗内、妇科等疑难病以及急危重症,疗效卓著。笔者随师临证十余年,兹整理一验案如下。 1980年4月30日下午,张琼林突然接到某医院全院大会诊的邀请通知书。患者为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老军官。刘某,男,77岁,感冒迁延月余,无痛血尿2天后做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因机械故障,操作约2小时,本来形体虚羸,弱不禁风,术中折腾后,正气日衰,腑实难行,以致矢屁不通,8天来腹胀如箕,叩之如鼓,肠鸣音几乎消失。拟诊:麻痹性肠梗阻,保守...

  • 肠梗阻案 治法通里攻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案 治法行瘀散结

    肠梗阻案 治法通里攻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案 治法行瘀散结

    肠梗阻案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透显示肠内大量积气,并有阶梯状液平面。 诊断:(腑实内结型)肠结(肠梗阻)。 治法:通里攻下。 处方:生大黄15g,川朴15g,枳实15g,炒卜子15g,桔梗10g,桃仁10g,白芍30g,当归12g,元胡15g,旋覆花15g(包),水煎服,1日2剂。 服药1剂后,腹痛...

  • 针灸闪罐治疗肠梗阻术后腹胀

    针灸闪罐治疗肠梗阻术后腹胀

    患者,女,42岁,于2015年10月18日来诊。诉肠梗阻术后20天,反复腹胀、恶心、呕吐10余天。20天前因肠梗阻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饮食二便正常,10天前行上腹CT造影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难以进食水,无发热、胸闷、停止排便等症状。现有上腹部胀满,上脘穴区有压痛,排气排便尚可,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等,腹软,未见明显压痛、反跳痛、墨菲征等;腹部叩鼓音,未见移动性浊音、肝肾叩击痛等;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不亢进。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 腹胀(肝郁脾虚...

  • 肠梗阻肠结 证属气虚热结 方选大承气汤加味

    肠梗阻肠结 证属气虚热结 方选大承气汤加味

    王世彪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一、二批五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三十年,擅长以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四大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肠坏死、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肠梗阻属祖国医学“肠结”“关格”“腹痛”等范畴。王世彪认为:体虚是造成肠梗阻内在本质的因素;外感时邪是肠梗阻发病的重要外因;多数患者发病时情志失调...

  • 中医急性胆囊炎案 肠梗阻术后再梗阻案 胆道蛔虫症案

    中医急性胆囊炎案 肠梗阻术后再梗阻案 胆道蛔虫症案

    全国名中医周天寒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融中西医理于一炉,善于因病施治,选药组方,独出新意,尤能化裁古方,折衷至当,因而屡起沉疴,深受患者及同道好评。组方以药味精简,组方缜密,法度严谨,方证浑然一体,疗效可靠为特点。笔者有幸跟随周天寒学习,现整理其治疗急腹症临床医案三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急性胆囊炎案 蔡某某,女,42岁,1975年4月16日初诊。素有上腹部疼痛史,多在夜间发作,劳累或吃油腻食物诱发。曾多次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

  • 急性肠梗阻(秘方数:5)

    急性肠梗阻(秘方数:5)

    肠腔内容物急性通过障碍称为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肠管发生梗阻后可引起一系列局部与全身的病理变化,本病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临床症状以腹痛、呕吐、腹胀与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表现。根据梗阻发生原因、所在部位、肠壁有无血运障碍、病变程度与进程的不同,痛、吐、胀、闭四大症状的表现也不一。目前认为适宜于中医治疗的急性肠梗阻为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蛔虫团、粪块或食物团堵塞所致的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为阵发性腹部绞痛与肠音的亢进同时而来,同时而去,肠音亢进时可闻及气过...

  • 蛔虫性肠梗阻中药疗方

    蛔虫性肠梗阻中药疗方

    蛔虫性肠梗阻是因驱虫方法不当或用药不当:增加了蛔虫的兴奋性,导致蛔虫浯动扭结成团。 寄生宿主的环境改变:发热、呕吐、腹泻、饮食不洁、吃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肠功能紊乱诱发蛔虫兴奋性增强,此外虫头部的唇齿可直接损伤肠黏膜,肠管可产生反射性痉挛,增加梗阻。 处方与用法:槟榔25克,乌梅、使君子、枳实、厚朴各15 克,大黄10克,菜油 50毫升。菜油先服,余药水煎,取药液分2 次温服,每3小时吸1 次,日服1-2剂。 功效:行滞通腑,驱蛔止痛.主治蛔虫性肠梗塞,脐周作痛,时有包块隆起,按之腹部柔软。触及团状包块,压痛不明...

  • 肠梗阻(秘方数:8)

    肠梗阻(秘方数:8)

    肠梗阻: 肠梗阻是急腹症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特点归纳起来为“痛、呕、胀、闭’,四症。中医学认为肠梗阻及腹胀的主要病机为饮食不洁,脾失运化,燥屎内结,水湿留滞,蛔虫聚团,气机失调或跌打损伤及手术后瘀血滞留所致。其原因有寒、热、湿、食、气、血、虫等。 方 名 主治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 粘连性肠梗阻【严凤山方】

    粘连性肠梗阻【严凤山方】

    【辨证】阳明腑实,气机痞塞,血行瘀滞与糟粕互结。【治法】理气活血,通腑散结。【方名】防粘连汤。【组成】乌药12克,川楝子12克,厚朴9克,元胡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枳壳9克,炒莱菔子12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严凤山方。...

  • 天冷老人小心肠梗阻

    天冷老人小心肠梗阻

    冬季寒冷,为了保证身体热量,餐桌上的食物自然会比夏天更多、更丰富。老年人的牙齿逐渐被耗损.吃东西时总不易嚼烂,增加了肠胃的负担,而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在退化,无法完全消化食物,于是过多的食物残渣积聚在肠道内,容易成团、成块地堵塞肠腔。造成肠梗阻。老年人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蠕动无力.常有习惯性便秘,食物残渣聚集成秘结的粪块更易引起肠梗阻。于是,每到冬季都成为老年人肠梗阻的高发期。老年人肠壁有退行性变,当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明显,易发生穿孔,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应小心提防,避免肠梗阻的发生。 1.少吃...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