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叙述了名医扁鹊为蔡桓公看病的故事。扁鹊发现蔡桓公身体有恙,多次提示并提出为其看病,但几次均遭到了蔡桓公的回绝。而当蔡桓公发现自己病入膏肓欲请扁鹊为其看病时,因到了无法救治的程度而被扁鹊回绝,“文过饰非”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许多人认为蔡桓公错在执迷不悟,实属自取其祸。但很少有人会留意到扁鹊对蔡桓公病况前后描绘的变化,这恰恰反映了中医诊治疾病的内在。
文章开头写道:“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初见蔡桓公,很快就看出了蔡桓公“有疾在腠理”,并提示他“不治将恐深”,这说明扁鹊确有水平,现实也证明扁鹊的判别是正确的。
扁鹊初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绘用的是“疾”。十日之后,扁鹊第2次见蔡桓公,提示他“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这次对蔡桓公的症状描绘已由“疾”改为“病”。又过了十日,扁鹊第三次见蔡桓公,提示他“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这儿用的也是“病”。又过了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五日之后,“桓侯遂死”。
仔细的读者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初次用“疾”字然后两次用“病”字,这有什么差异呢?现实上,在古代二者确有差异,“疾”与“病”尽管都表明身体有恙但程度不同。
“疾”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指人中箭,用来指小病,特点是来得急去得快,引申为小毛病。《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是说孟子与梁惠王都认为喜好女色仅是小毛病。
“病”是象形字,最早的时分“病”仅有外面的“疒”,在甲骨文中像立一张立着的床,表明人患病卧床的姿态,左面的两点表明人身上滴下的血。后来,“疒”内加“丙”,“丙”成了声旁,变成了象形加形声字。医师为患者看病叫“临床”,这个词就与此有关。后来,病就成了加重的疾或兼并的疾,表明大病。
理解了这个道理,对扁鹊初次见到蔡桓公时指出他“有疾在腠理”时的答复就很容易理解了。蔡桓公的答复是“寡人无疾”,待扁鹊离开后他又加了一句谈论“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由于彼时蔡桓公没有感到自己有恙,所以说“无疾”。而他的谈论“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中的“不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病的不深,意思是说医师喜爱经过治疗好小疾来显现自己的才能。
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古人很留意运用“疾”与“病”的尺度,相似的比方有许多,比方腠与理、皮与肤、肌与肉、健与康等,尽管现在合在一起运用,但其自身所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扁鹊见蔡桓公》记载的就是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故事。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有扁鹊有六不治:“骄纵不管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蔡桓公就归于第一种“骄纵不管于理”,所以扁鹊没有给他治疗。 (山东 韦钦国)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