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节,夏日的暑气刚刚退去,各地各种各样的梨子大量上市,人们也迫不及待地享受起梨子的美味,感受梨子带来的营养。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秋季干燥,人容易上火,由此常使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梨对保护嗓子有好处。梨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在秋季食用能明显缓解咽喉干燥。曾记得幼年时,遇到久咳不愈,长辈们常常用雪花梨配以川贝炖冰糖,让我们喝下,还真有奇效。事实上,梨子的功效并非局限于此。
梨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特别是经常在酒店吃饭的人,饭后吃梨,能促进胃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
梨含有较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饮酒人士。
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梨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但是,人们常只知其功效,而忽略其性质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由于梨性寒冷,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须隔水蒸过,或者放汤,或与药材清炖亦可。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吃梨时也注意以下几方面: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也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慢性肠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因二者皆为冷利之品,同食伤肠胃。
吃梨时喝热水、食油腻食品会导致腹泻。
脾胃虚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妇人产后、小儿痘后忌用。
此外,饭后2~3个小时吃梨是最适合的,一天吃1个梨营养最易被吸收。梨生吃或煮冰糖梨水或榨汁均可。(顾掌生)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