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芡实、薏苡仁、白扁豆四药,虽同是健脾之品,亦有药食两用之长,但各有特性。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在运用这四味药时,善于根据证候表现取其所长,现简述如下。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善治小儿脾虚泄泻、胃弱食少、形体瘦弱,可配米炒太子参、茯苓、土炒白术、陈皮、炒谷芽等,其健脾作用为平补气阴,且性润不燥;对小儿肾气虚弱,表现为小便频数或遗尿者,可配覆盆子、益智仁、山茱萸、桑螵蛸等。因其入肺,虽可“治肺虚久嗽”(《药品化义》),但功效不如治脾肾虚证为著。
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经,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之效。用于儿科,主要取其味涩能敛。治小儿脾虚久泻、肾虚小便失禁,孙浩常用本品配山药、白术、莲子、五味子等,以上四药味皆甘、性皆平缓,重在入脾、补脾,非多用不效,常用量为10~15g。本品用在儿科功用与山药类似,《本草求真》云“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是其谓也。江南一带,本品鲜品多在夏末秋初上市,谓之鸡头米,亦直接煮食。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炒熟则性温,入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保肺止咳、蠲痹通淋之功。孙浩在儿科常用本品治疗小儿肺脾疾病,如水肿、泻痢、咳嗽等。《本草新编》谓:“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明代李士材《医宗必读》认为本品“能燥脾湿,善祛肺热”,为保肺治嗽、健脾止泻剂中不可或缺之药。此外,本品还可以祛疣,孙浩用生薏苡仁为君,佐凉血活血药如牡丹皮、紫草、赤芍、红花等,煎水外洗治疗小儿疣目、扁平疣等,收效较佳。本品力缓,用量宜大,一般内服用10~30g,外用甚至可增至200g。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入脾、胃经,专主小儿暑湿吐泻及暑湿外感,故夏令多用之。泻痢初起,孙浩常用本品配黄连、葛根、枳壳、木香、山楂、通草等药。暑湿外感,湿盛者配香薷、豆卷、厚朴、茯苓、木瓜;热盛者,去厚朴,加黄连、六一散。夏令亦可用鲜扁豆花加炒麦芽适量,煎汤代茶饮,以祛暑利湿,亦可预防暑令感冒。(时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