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教授简介
张琪,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6岁随祖父诵读《汤 头歌诀》、《药性赋》、《脉诀》等中医书籍,16岁只身闲荡东北, 辗转至哈尔滨成为天育堂药店的学徒。1942年。他以优异成 绩通过汉医资格考试。开始悬壶济世。1957年,张琪参与筹 建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并将肾病治疗作为主攻方向。 主持国家课题多项,2009年被授予“国医天师”称号。张琪看 病敢用、善用大方复方,遵循“遵古而不泥古,与时俱进”的原 则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一般来说,只要是临床上诊 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 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 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膜性肾 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 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 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 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 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 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 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 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则随病 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 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最终形成尿毒症。
一旦患上慢性肾病,是很难 根治的。但是,并不是说患上了 慢性肾病,就无药可医。早期对 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 恶化进展是完全可以的。
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病方 面优势明显,国医大师张琪在 辨证治疗慢性肾病方面有其 独特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大 家参考:
总体上来说,慢性肾病属于 本虚标实,所以治疗必须针对病 情缓急,纯补纯泻皆不适宜,应 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顾。
一、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水肿
(1)脾肾阳虚,温肾健脾
由于脾肾阳虚无力温运水 湿,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形成水 肿,谓为“阴水”。慢性肾小球肾 炎、肾病综合征症见全身浮肿,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 复或水肿反复发作,小便少,大 便溏或溏而不爽,脘腹胀满,腰 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 晦暗;面色胱白,舌体胖嫩滑 润,舌质淡或边缘、舌下有瘀 斑,脉沉细迟或沉涩。治疗以温 肾健脾利水活血之剂,方用加 味真武汤:附子10。20克(先 煎),茯苓30克,白术15克,白 芍20克,党参15克,麦冬15 克,五味子15克,益母草25克, 红花15克,桃仁15克,生姜15 克,甘草15克。
(2)湿热中阻,和中分消
脾气虚不能升清而湿浊中 阻,胃气滞不能降浊而热瘀,形成 脾胃不和,脾湿胃热,湿热中阻之 证。周身水肿,以腹水为重者,症 见腹部膨满,腹水明显,小便不 利,大便秘,五心烦热,恶心呕吐, 胃脘胀满,口干食纳减少,舌质红 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或弦 数。方用东垣中满分消丸衍化之 和中消胀饮,弘扬东垣治脾胃用 分消法之特色。药物组成:黄芩 15克,黄连10克,草果仁10克, 槟榔15克,半夏15克,干姜10 克,陈皮15克,姜黄15克,茯苓 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猪 苓15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 川朴15克,甘草10克。
(3)肺热肾寒,清肺健脾温 肾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肺、脾、肾三脏寒热交错功能失 调,症见水肿(中度或轻度),小 便不利;口干渴,胸腔或胃脘灼 热,舌红苔燥;形寒肢冷,四肢 困重,头昏沉,大便不实;腰膝 酸痛沉重,下肢寒凉,脉象沉。 辨证为肺热、脾肾虚寒,上热下 寒,寒热交错。方用花粉瞿麦汤 上清肺热、下温肾寒。药物组 成:天花粉20克,瞿麦20克,附 子15克,山药20克,泽泻20 克,茯苓20克,麦冬20克,知母 15克,桂枝15克,黄芪30克, 甘草15克。
二、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蛋 白尿
(1)脾胃虚弱,升阳益胃
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等水肿消退后,脾胃 虚弱,清阳不升,湿邪留恋,症见 体重倦怠,面色萎黄,饮食无味, 口苦而干,肠鸣便溏,尿少,大量 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舌质淡,苔 薄黄,脉弱。方用升阳益胃汤加 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 15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 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 克,防风lO克,羌活10克,独活 15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 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 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 1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 红枣3枚,甘草10克。
(2)肾气不固,益气补肾摄 精
肾气不足,固摄失司,精微 外泄致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 日久不消失,表现腰痛腰酸,倦 怠乏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 质淡红,舌体胖,脉沉或无力。治 以补肾固摄,方用参芪地黄汤加 味:熟地_20克,山芋15克,山药 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 丹皮15克,黄芪30克,党参20 克,菟丝子20克,金樱子20克。
三、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尿 血
(1)肾阴虚内热,补肾益气 清热
肾阴亏耗,相火妄动,血不 安谧而下溢为主,同时兼有气虚 失于固摄之尿血日久不愈,慢性 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 炎、I蛆肾病症见腰痛,手足心 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 悸,头晕耳鸣,尿黄赤,舌红少 苔,脉细数或沉数,方用知柏地 黄汤加参芪等补肾益气清热,凉 血止血。药物组成:熟地黄20 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 苓15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 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龟板 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 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地 骨皮15克,甘草15克。
(2)肾虚热瘀,滋阴收敛止血。
病久耗伤肾阴,肾司二便, 失于固摄,同时兼夹有内热瘀 滞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盂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 血尿为主者,症见尿涩痛时作 时止,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头 昏腰酸,倦怠乏力,五心烦热, 舌红苔白少津,脉细数。治宜滋 肾阴收敛固脱,辅以清热化滞 加味理血汤,补虚、育阴、固脱、 清热、化瘀同用,对于尿血日久 耗伤阴血,滑脱不止,兼有热邪 瘀滞者用之甚效。药物组成:生 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海螵 蛸20克,茜草20克,阿胶15 克,山药20克,生白芍15克, 焦栀10克,丹皮15克,知母10 克,黄柏10克,白头翁15克, 甘草15克。
(3)肾阴虚气虚,补肾益气 固摄
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以血尿为主者病程日久,血尿顽 固者,反复不愈。症见全身乏力, 体倦气弱,或久立血尿增多,劳 累后加重,或伴心悸、气短,舌淡 润,脉象沉弱或沉细无力。
辨证为气虚血失统摄不固, 方用益气补肾固摄合剂:黄芪 40克,太子参20克,白术15 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熟地 15克,山芋20克,金樱子15 克,五倍子10克,茜草20克, 乌梅炭15克,孩儿茶15克,赤 石脂25克,甘草15克。
同时,临床上一定要注意 的是慢性肾病三分靠洽,七分 靠养,所以平时的日常保养, 避免感冒。等疾病特别重要,同 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禁止饮 酒、禁止吸烟、禁止恼怒、注意 休息。
张琪,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6岁随祖父诵读《汤 头歌诀》、《药性赋》、《脉诀》等中医书籍,16岁只身闲荡东北, 辗转至哈尔滨成为天育堂药店的学徒。1942年。他以优异成 绩通过汉医资格考试。开始悬壶济世。1957年,张琪参与筹 建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并将肾病治疗作为主攻方向。 主持国家课题多项,2009年被授予“国医天师”称号。张琪看 病敢用、善用大方复方,遵循“遵古而不泥古,与时俱进”的原 则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一般来说,只要是临床上诊 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 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 斑狼疮肾炎、痛风肾、膜性肾 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 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 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 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 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 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 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 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则随病 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 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 最终形成尿毒症。
一旦患上慢性肾病,是很难 根治的。但是,并不是说患上了 慢性肾病,就无药可医。早期对 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 恶化进展是完全可以的。
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病方 面优势明显,国医大师张琪在 辨证治疗慢性肾病方面有其 独特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大 家参考:
总体上来说,慢性肾病属于 本虚标实,所以治疗必须针对病 情缓急,纯补纯泻皆不适宜,应 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顾。
一、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水肿
(1)脾肾阳虚,温肾健脾
由于脾肾阳虚无力温运水 湿,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形成水 肿,谓为“阴水”。慢性肾小球肾 炎、肾病综合征症见全身浮肿,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 复或水肿反复发作,小便少,大 便溏或溏而不爽,脘腹胀满,腰 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 晦暗;面色胱白,舌体胖嫩滑 润,舌质淡或边缘、舌下有瘀 斑,脉沉细迟或沉涩。治疗以温 肾健脾利水活血之剂,方用加 味真武汤:附子10。20克(先 煎),茯苓30克,白术15克,白 芍20克,党参15克,麦冬15 克,五味子15克,益母草25克, 红花15克,桃仁15克,生姜15 克,甘草15克。
(2)湿热中阻,和中分消
脾气虚不能升清而湿浊中 阻,胃气滞不能降浊而热瘀,形成 脾胃不和,脾湿胃热,湿热中阻之 证。周身水肿,以腹水为重者,症 见腹部膨满,腹水明显,小便不 利,大便秘,五心烦热,恶心呕吐, 胃脘胀满,口干食纳减少,舌质红 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或弦 数。方用东垣中满分消丸衍化之 和中消胀饮,弘扬东垣治脾胃用 分消法之特色。药物组成:黄芩 15克,黄连10克,草果仁10克, 槟榔15克,半夏15克,干姜10 克,陈皮15克,姜黄15克,茯苓 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猪 苓15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 川朴15克,甘草10克。
(3)肺热肾寒,清肺健脾温 肾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肺、脾、肾三脏寒热交错功能失 调,症见水肿(中度或轻度),小 便不利;口干渴,胸腔或胃脘灼 热,舌红苔燥;形寒肢冷,四肢 困重,头昏沉,大便不实;腰膝 酸痛沉重,下肢寒凉,脉象沉。 辨证为肺热、脾肾虚寒,上热下 寒,寒热交错。方用花粉瞿麦汤 上清肺热、下温肾寒。药物组 成:天花粉20克,瞿麦20克,附 子15克,山药20克,泽泻20 克,茯苓20克,麦冬20克,知母 15克,桂枝15克,黄芪30克, 甘草15克。
二、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蛋 白尿
(1)脾胃虚弱,升阳益胃
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等水肿消退后,脾胃 虚弱,清阳不升,湿邪留恋,症见 体重倦怠,面色萎黄,饮食无味, 口苦而干,肠鸣便溏,尿少,大量 蛋白尿,血浆蛋白低,舌质淡,苔 薄黄,脉弱。方用升阳益胃汤加 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 15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 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 克,防风lO克,羌活10克,独活 15克,黄连10克,半夏15克, 陈皮15克,茯苓15克,泽泻15 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 10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 红枣3枚,甘草10克。
(2)肾气不固,益气补肾摄 精
肾气不足,固摄失司,精微 外泄致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 日久不消失,表现腰痛腰酸,倦 怠乏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 质淡红,舌体胖,脉沉或无力。治 以补肾固摄,方用参芪地黄汤加 味:熟地_20克,山芋15克,山药 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 丹皮15克,黄芪30克,党参20 克,菟丝子20克,金樱子20克。
三、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尿 血
(1)肾阴虚内热,补肾益气 清热
肾阴亏耗,相火妄动,血不 安谧而下溢为主,同时兼有气虚 失于固摄之尿血日久不愈,慢性 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 炎、I蛆肾病症见腰痛,手足心 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 悸,头晕耳鸣,尿黄赤,舌红少 苔,脉细数或沉数,方用知柏地 黄汤加参芪等补肾益气清热,凉 血止血。药物组成:熟地黄20 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 苓15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 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龟板 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 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地 骨皮15克,甘草15克。
(2)肾虚热瘀,滋阴收敛止血。
病久耗伤肾阴,肾司二便, 失于固摄,同时兼夹有内热瘀 滞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盂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 血尿为主者,症见尿涩痛时作 时止,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头 昏腰酸,倦怠乏力,五心烦热, 舌红苔白少津,脉细数。治宜滋 肾阴收敛固脱,辅以清热化滞 加味理血汤,补虚、育阴、固脱、 清热、化瘀同用,对于尿血日久 耗伤阴血,滑脱不止,兼有热邪 瘀滞者用之甚效。药物组成:生 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海螵 蛸20克,茜草20克,阿胶15 克,山药20克,生白芍15克, 焦栀10克,丹皮15克,知母10 克,黄柏10克,白头翁15克, 甘草15克。
(3)肾阴虚气虚,补肾益气 固摄
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 以血尿为主者病程日久,血尿顽 固者,反复不愈。症见全身乏力, 体倦气弱,或久立血尿增多,劳 累后加重,或伴心悸、气短,舌淡 润,脉象沉弱或沉细无力。
辨证为气虚血失统摄不固, 方用益气补肾固摄合剂:黄芪 40克,太子参20克,白术15 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熟地 15克,山芋20克,金樱子15 克,五倍子10克,茜草20克, 乌梅炭15克,孩儿茶15克,赤 石脂25克,甘草15克。
同时,临床上一定要注意 的是慢性肾病三分靠洽,七分 靠养,所以平时的日常保养, 避免感冒。等疾病特别重要,同 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禁止饮 酒、禁止吸烟、禁止恼怒、注意 休息。
- 上一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秋冬食疗配方
- 下一篇: 尿路感染 取穴中极穴,支沟穴 针刺治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