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一说法:“四十四,眼生刺”,就是说人一般到了四十岁左右,眼睛容易干涩、视物疲劳,看细小的字不清楚,或要光线强一点、拉远距离才能看清楚,这是眼睛开始衰老的一种表现。“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常见的问题是老花眼和干眼症,这两种眼部毛病都可有上述症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介绍道。
老花眼:
常被误认为是眼睛累了
老花眼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变硬以及睫状肌力调节减弱造成的。
黄仲委介绍道,老花眼常常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增加度数,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戴老花镜。一般来说,年龄每长5岁,约增加1个屈光度(就是平常所说的100度),没有屈光不正的人约45岁左右就要配戴老花眼镜。“但是如果原来有近视眼的人,需要配戴老花眼镜的年龄通常会相应推迟。”
当今社会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脑、手机,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大大增加,戴老花镜的年龄或许会提早。
对策:
有些中年人看书时间稍长两眼就会昏花、眼胀,有时是老花看不清小字导致的,很多人却误以为是眼睛“累了”。这类人可到专业机构做“近视力表”测视力,看有无老花眼。
早期的老花眼如果适当把台灯亮度调高一点,有时可推迟一点戴老花镜。
真出现老花眼,且日常生活已感到明显不便,没必要硬撑着不佩戴老花镜。
眼睛干涩:
原因多要自我检查
人从青年向老年过渡,体内环境激素水平也在改变,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性激素水平改变,年老泪腺退化会出现干眼症。
造成干眼的原因很多,要细心查找原因。黄仲委介绍道,日积月累的眼部或全身毛病造成的后果开始显现,如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甲亢、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患有沙眼、睑缘炎、睑腺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慢性炎症性眼病,长期不治疗或久治未愈,可导致干眼症。
一些治疗全身病变的药物如抗组胺药、降血压药、镇静剂和抗抑郁药长期使用,也会引起或加重干眼症状。长期使用某类眼药水(如某些治疗视疲劳、青光眼的眼药水),也可能造成泪液分泌不足而眼干不适。
此外,终日面对电脑等各种视屏、眨眼次数过少或是长期戴隐形眼镜等,气候变干燥以及低湿度的空调环境影响等都会导致干眼。
对策:
*当眼睛感觉不适、疲劳时,连续眨眼10~20次,可帮助泪液分泌滋润眼球。
*患有全身病或眼病,在治疗的同时,要避免使用可导致干眼的全身药或眼药。
*对比较顽固的干眼症,必要时应到相关科室协助诊疗。
*乐观看待更年期,多运动。
教你一道
“养目”推迟老花眼
如果你想避免眼睛过早衰退、消除干眼症状,推迟戴老花镜,就要好好地保护眼睛。黄仲委表示,对养眼护目来说,“休息”两个字最重要,尽量留点“用眼空当”,控制看电脑、电视时间,每小时让眼睛适当休息。
运动既能锻炼身体,眼睛也得到休息,因在健身过程中可进行远近视野交换,放松眼调节肌,缓解视疲劳,如打乒乓球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合理摄取营养可预防眼睛提早老化:多摄取含有丰富叶黄素及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硒的玉米、红萝卜、西兰花、西红柿、豆制品、鱼、牛奶、核桃及新鲜水果等。日常可以用龙眼肉、枸杞子、杭菊花、绿茶叶等泡茶喝,滋养肝肾明目。其中绿茶有清热作用,若体质属“寒底”的人绿茶叶可少放或改用普洱茶。
中药熏蒸解不适
眼睛疲劳、干涩除了局部用药外,配合全身辨证用中医药治疗,也有辅助作用。中医多从燥伤肺阴、肝阴来治疗,但要视具体患者的病情而定。
基本方:五爪龙10克、石斛15克、谷精子10克、蒙花10克、女贞子15克、金蝉花5克、蕤仁肉10克、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生地黄15克。每天或隔天煎服,可复渣再煎。药煎煮好后,在服用前可先用来热熏蒸眼部。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