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敷脐,行之有效,方简效捷,历史悠久。药物敷脐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它可通过脐,借奇经八脉和十二脉及其十二别经之循行,输于五脏六腑,布于全身,以达病所,而治疾病。
脐中,即神阙穴,具有温通元阳、运肠胃气机、化寒湿积滞等功效,即使不用药物,只要有效地刺激穴位,如灸、按摩等,也可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脐位于腹壁正中,内系中焦,药物发生效能,胃肠先承受之。少数患者在初次用药时,往往脐周隐隐作痛,或肠鸣软便,或呕恶不适,应加注意。
敷脐后最好热敷半小时,可使局部毛细血管稍微扩张,促进药物吸收。
为使药物直达病所,使药力专而收效速,常用某些辅助药液调药敷脐,如病在胸膈以上,用黄酒调药;病在肠胃属寒者用生姜汁调,属热者用黄连浸液调;病在肝胆,用食醋调;病在肾膀胱经,用稀盐水调;病在下肢用牛膝浸液调。药物敷脐需润湿,收效才快。中药敷脐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
感冒:可用葱、姜、淡豆豉、盐各适量炒热敷脐。
腹泻:
风寒型:苍术、藁本各研末,以2:1配合食醋调和敷脐。
伤食型:炒白术、炒鸡内金粉适量,用食醋调和,填脐。
脾虚型:肉桂、白术等量,研粉,食醋调敷脐中。或用白胡椒、吴茱萸各6克,大蒜少许,用米饭捣饼贴脐。
呕吐:炒吴茱萸30克,葱、姜各少许捣敷脐中。
尿闭:葱、姜、蒜共捣敷脐中。或葱、车前子捣敷脐中。或用海金砂6克捣敷,捣烂敷脐。
水肿膨胀:甘遂末敷脐。
便血吐衄:大黄末,食醋调敷脐中。或用大蓟、小蓟、茅根、大蒜捣敷脐中。
遗精:五倍子、牡蛎,盐水调敷脐中。
遗尿: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术20克,水煎浓缩,加白矾粉10克,硫黄粉50克,烘干研细,每次0.2克,用大蒜盐水调糊敷脐,2~5天换药一次。mifang.fuwenhao.com用药后,可使夜尿次数减少,继续用药逐渐而愈。
也可用生姜30克捣泥,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填入脐中,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适用于下焦虚寒遗尿。
腹胀:厚朴、枳壳等量研末,每次用0.3克敷脐(食醋调敷)。
失眠:珍珠层粉、丹参粉、硫磺等量混合,每次用0.3克(水调湿)敷脐,五天换药一次。
痛经:当归、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吴茱萸各50克,樟脑3克,研末。先将当归、肉桂、细辛、吴萸共水煎两次,两次煎液浓缩成稠状,混入溶于适量95%乙醇的乳香没药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经前三天取药粉3克,用黄酒数满拌成浆糊状,敷脐中,胶布固定,药干则换,经行三天后取下。每月一次连续使用。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