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养生秘方正文

中医讲究“中庸之道”





关于中医,历来争议颇多。尤其是对于中医为什么要姓“中”的问题,大家更是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中医特指“中国的医学”或“中国的医药”,把中医上升到民族高度,认为要不是有中医在救死扶伤,中华民族难以绵延至今。





也有人说,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医、西医,只有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传统医学早已过时了,唯有西医才是科学的,代表着主流医学的发展方向。





其实,无论是把中医捧上天去还是贬得一文不值,均有失偏颇。虽然中医是“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但中医的“中”并非指中国的“中”,而有“尚中”、“中庸”之意。





从中医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它与外国的诸多传统医学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源自巫术与祭祀,再逐渐去伪存真,“摸着石头过河”。区别在于,中医被打上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





在春秋时期,老子曾言:“致虚,恒也;守中,笃也。”《管子》中也有“正心在中”的记载。这里的“中”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中医里的“中”就包含了这些思想元素。





中医理论更是把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在中医理论看来,“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身体内阴阳平衡,一直保持中和之气,才会百病不侵。





中国人很讲究“中庸之道”,中国的医学自然也是如此。不明白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中医,更无法理解中国人。

温馨提示

本站所有偏方秘方,请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zuchuanmifang.cn/mifang/24683.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1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