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以后,不少人常会感到十分难受,极不舒服,出现心烦意乱,情绪急躁,头昏头重,无精打采,浑身没劲,胃口不开等表现,并为此叫苦不迭。这种为夏日所苦的现象,民间谓之“苦夏”。
苦夏又称疰夏,它的发生与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三伏适逢古代所称长夏季节,此时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日照强,雨水多,外界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空气流动小,这种特殊的气候,影响了人体散热,使得汗液难以蒸发,以致体内大量蓄热,内环境平衡失调,于是产生了上述烦闷不适、苦不堪言的感觉。
身处苦夏之中,在“吃苦”的同时,要做好自我调整,首先是心态。注意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苦中求乐,心理平衡,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心静自然凉”,苦尽甘自来。
从自然气候上看,苦夏具有暑热强和水湿盛这两大显著的“气象”特征。对此宜分别处之。一是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曝晒和在闷热的环境中工作、劳动、学习,做好通风、防暑、降温工作;二是在淋雨、涉水、出汗之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并更换衣服,注意避秽防潮,保持居处环境的干燥。
不为苦夏所苦,还要注意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适当的睡眠,尤其是午睡,避免过度疲劳。并可在早、晚开展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能力。
饮食调节对安度苦夏也很重要。宜进食清淡、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大量食用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燥热之品,保护好脾胃,不然会自食苦果。可适饮绿豆汤或粥、赤豆汤、酸梅汤、菊花茶、银花露、芦根水、西瓜汁、荷叶粥、扁豆粥、薏苡仁粥等,亦可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在时令果蔬中,各种瓜、豆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作用,宜选食。
需要注意的是,苦夏在防暑降温之时,应防备“因暑取凉”,对冷气空调及电风扇等降温设备要合理使用,避免伤风感冒,另外,饮食一定要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不然会雪上加霜,苦上加苦。(宁蔚夏)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