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四季分为了春夏秋冬,可每每这立秋一到,总不愿相信秋天就要来了,明明天气还很热嘛,明明这伏天还没过完,后面还跟着秋老虎的嘛!
黄帝老先生摇醒了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好吧,老先生告诉我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黄老先生又告诉我“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好吧,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确实该从心态上准备好迎接秋娘娘的到来了。
既然秋天一到,那应该可以贴秋膘了,毕竟立秋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也要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储备能量了嘛,想想真是让人内心欢喜,等待我们的将是一顿又一顿丰盛的肉食(当然,还有一层又一层的秋膘,不过,这对吃货来说算得了什么?)
但是,但是,一个声音冒出来,难道我们每天不都是在贴秋膘么?
如今,像营养不良等已经不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了。更为普遍的是膳食结构的不合理,看看身边人们的体型不难发现,由于动物蛋白摄入过多,肥胖群体越来越多。其实,只有体力消耗大的人才需要贴秋膘吃肉,现在,大部分人都很少从事体力劳动,所以也不需要吃太多的肉。
像脾胃虚弱的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应该多吃一些健脾胃的山药、莲子、茯苓等食物。将这些食材做成小点心,下午茶时间来一小块,还是很合适的。
从中医来看,立秋时节正处于夏天和秋天连接的长夏时节,而长夏多湿热,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应该以润肺祛湿为主。
说到润肺,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肺为 “娇脏” ,不耐寒热,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这里又要对吃货们敲黑板了,千万要少吃油香麻辣的烤串之类的食品,葱姜等也要少食,不妨多吃些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还可以炖一些百合莲子粥、 银耳冰糖糯米粥、 黑芝麻粥等。
如果此时你已经处于肺火旺的状态,有咽干,嗓子疼等症状,不妨每日用5~10克金银花加一两朵杭白菊泡茶喝,即可清肺火,也能清肝热。
中医的美妙在于不仅仅可以通过食补来养生,还可以按摩、艾灸等方式多管齐下,这里要和大家推荐两个去肺火的穴位——鱼际穴和少商穴。当肺火重的时候,按摩这两个穴位,你就会觉得疼,坚持多次按这两个穴位,每次用手指甲掐按10次左右,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你舌苔比较厚、比较白,大便不成形,可能还需要祛湿,建议大家可以多吃些冬瓜汤,同时,切冬瓜时,冬瓜子不要扔掉,这是个好东西,放在窗台上晾一晾,闲来无事时掰开吃里面的仁,可以润肺化痰。除了冬瓜,吃荷叶粥也很适合,现将荷叶熬水,再用熬出来的水煮粥。
最后,提醒通过睡觉保养的孩子们,讲究晚睡早起的夏季就要过去,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你们可以早睡早起啦!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