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 第93页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秘方数:7)
本病是一种周围脉管(指中小动脉及静脉)的慢性持续性、进行性的血管炎症病变导致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肢体缺血损害性的疾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北方发病多于南方。受累病变可发生在全身血管,但以下肢为多,容易发生坏疽。简称“脉管炎”。患肢缺血性损害的程度与动态,可综合两种分类法:(一)缺血损害程度分期。(1)轻度缺血:患足趾蹠(或手指)冷痛、麻木、苍白、紫绀,休息或遇暖可减轻;活动时出现典型间歇性跛行,即步行较短路程,小腿肌群逐渐酸胀痛难忍,停歇一下才松解;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2...
-
化脓型骨髓炎(秘方数:9)
骨髓炎是化脓菌侵入骨组织(包括骨髓、骨、骨膜)之后,引起化脓性感染。音髓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及全身症状,甚至患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炎症期没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以致病程迁延而转成。急性骨髓炎多发生于3-15岁儿童,好发长骨(胫骨、股骨、肱骨、桡骨)的骨骺端。初起先有全身不适,继而高热、寒战、头痛等,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30000以上。局部初起肢体疼痛严重,红肿不明显,肤温增高,继而肢体渐肿胀,肤色转红,约3-4周穿破皮肤,形成窦道。慢性骨髓炎常见长骨部位呈1个或多个窦...
-
急性咽炎(秘方数:3)
急性咽炎为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部的淋巴组织亦常被侵及,淋巴内环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发炎,可波及整个咽部,或仅限于鼻咽、口咽、喉咽的一部分。此病可为原发性,亦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冬、春季多见。临床症状一般起病较急,初觉咽部干燥、灼热,或有粗糙感,微痛渐加重,以致吞咽不便。咽侧索受累,则可发生剧烈的放射性耳痛及颈部疼痛,重者头部转动也感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体温在38℃左右,甚至高达40℃)、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便秘、口渴、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为...
-
急性肾小球肾炎(秘方数:10)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血尿、少尿、蛋白清、水肿及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肾脏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于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后1一4周。l/3病人可见红茶样、酱油样或洗肉水样尿,多数病人起病初期有尿量减少,个别病人可短时间无尿;90%病人有不同程度水肿,严重者出现胸腹水及心包积液;约2/3病人有短时间高血压,一般不超过180毫米汞柱,尿量增多时,血压即可恢复;少数可出现过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症状有轻中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者视力障碍,烦躁不安;此外尚有发热、腰酸、腰痛、鼻衄等症。急性肾小...
-
膜性肾炎(秘方数:1)
膜性肾炎特点为肾小球基膜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使基膜增厚,通透性改变,蛋白尿漏出。本病病程呈隐袭而缓慢进行。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者。本病起病的隐袭,无上呼吸道感染症,但在激素应用后,可有咽部病变或其它感染现象。25%患者早期仅表现为蛋白尿,以后逐渐出现肾病综合征,75%则初起就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变严重者经历10数病程,肾脏出现晚期病理改变,可改慢性肾功能衰竭。膜性肾炎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虽然通过免疫荧光检查证实有免疫复合物,但抗原的性质和来源仍然不明。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肾活组织检查,发病年龄及典型临床表现可作参考。...
-
关幼波治肝炎肝病方
附关幼波简介:1913年生于北京,16岁随父学医,29岁独 立行医,造今50余年。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全国 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对内科杂病、儿,妇、 皮肤、五官等科疾患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对于危难 重症,常有药到病除之效。对肝病的论治见解独特,疗效卓著,堪称大家。 通讯地址:北京东城东直门外38楼2门204号 邮码:100027 温肝汤(关幼波) 【组成】黄芪30克 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 克 党参、紫河车各12克 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 【功效】温补肝肾,...
-
急性支气管炎(秘方数:3)
本病的发生是由气管及支气管的急性炎性改变而成,故称急性支气管炎。起病先有喷嚏、咽痛、鼻塞、声音沙哑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咳嗽是主要的症状,阵发性或持续不断,严重时可见恶心、呕吐,以及胸腹部疼痛。全身症状尚有周身酸痛、恶寒、发热、头痛、疲倦。有少部分病人起病就有高热、咳嗽、气促、咯黄脓痰,或痰中偶带血丝。支气管炎急性期过后,咳嗽有时可延续数周始愈。 观代医学认为引起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是与病毒、细菌、物理、刺激性化学气体、寄生虫病、某些传染性疾病以及异性蛋白的过敏反应等因...
-
小儿单纯性阑尾炎
处方与用法:大黄、芒硝、大青叶各30克,冰片 3克。共研细末,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外敷患处,纱布固定,每日挟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止痛,治小儿单纯性阑尾炎,右下腹疼痛,发热,无肠穿孔或腹膜炎表现者。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儿童约占各年龄人群患者的10%。6~12岁为发病高峰,5岁以下幼儿较少见1岁以下发病率更低,可能与幼儿阑尾以育有关,此期阑尾在盲肠的开口较广呈瓣斗状,不易形成梗阻,所以发生急性阑尾炎的机会也小有学者报告,小儿阑尾炎的发病和季节有关,34月初春上呼吸道感染多的季节和7、8月...
-
电光性眼炎治疗便方与验方
电光性眼炎是因眼睛的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由长时间在冰雪、沙漠、盐田、广阔水面作业或行走时未带防护眼镜而引起,或太阳、紫外线灯等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致。电焊、热切割作业,由于高温电弧光产生强烈紫外线、红外线等,也容易诱发该病。潜伏期6-8小时,两眼突发烧灼感和剧痛,伴畏光、流泪、眼脸痉挛,头痛,眼睑及面部皮肤潮红和灼痛感,眼裂部结膜充血、水肿。 对于已经造成了电光性眼炎的患者,可先用冷毛巾敷眼,并闭目养神,尽量减少光对眼睛的继续刺激;再用煮过并冷却的人奶或牛奶洗眼,能够达到迅速临...
-
慢性唇炎(秘方数:5)
本病系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唇粘膜慢性炎症过程而言。损害以下唇为主,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肿胀、脱屑;重者则唇粘膜红肿、糜烂、渗出,有继发感染者甚至形成溃疡,可有脓性分泌物。慢性阶段轻者干燥、脱屑,或有少许渗出;重者常见唇部红肿、浸润、肥厚,往往唇红部有细小纵裂,易出血,病程迁延,时轻时重。自觉瘙痒、触痛或烧灼感,妨碍进食。病因较复杂,如接触致敏物质(牙膏、口红)、烟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感染、日光、机械性刺激(咬唇、舔唇、小儿流涎、吮吸手指)以及...
-
过敏性肠炎
过敏性肠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于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心理、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 1。 处方与用法:生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剂。15天为1个疗程。有效时,可连服半年。 功效:补气,健脾,主治过敏性肠炎,慢性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粪便中带有大量黏液及不消化食物,肠鸣,伴纳呆腹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形体瘦弱等。 2。 过敏性肠炎气功疗法 跷步运化功 ①起式站式身法,平足屈膝圆档,松胯悬项,抵腭含胸,垂臂弯肘,凝神合目,要求松、静、自然。接着将两手自身体两侧缓慢移至中丹田部位,合掌(常心正对丹田...
-
治疗慢性鼻窦炎13个验方
鼻窦炎系指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以慢性居多,临床常表现为鼻腔多量脓性分泌物、鼻塞、嗅觉失灵、头闷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等。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 1、葱白去皮洗净,捣烂取汁,加等量甘油及1滴薄荷油,滴鼻每日3次。 2、玉米须、归尾各等量,制成烟丝,取适量装入烟斗吸入,每次吸1~2烟斗,每日5次。 3、新鲜白萝卜、大蒜头各等份,共捣烂取汁,每次1毫升,分早晚2次滴入鼻孔内,7天为1疗程,连用2~3疗程。 4、葱白捣烂绞汁,以棉球醮汁塞入鼻腔患处。 5、鹅不食草研成细末粉25克,凡士林75...
-
隐匿性肾炎(秘方数:3)
隐患性肾炎是病程绵长,患者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较少的一种肾脏疾病。一般无水肿、高血压等肾炎症状,肾功能亦无改变,其临床表现有尿的异常,多在诊视其它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发作时可有血尿,少数病情发展者可有其它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甚至有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分为单纯蛋白尿、反复发作血尿、持续蛋白尿并反复发作性血尿等三型。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过劳等某些诱因可使症状明显。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为链球菌、其他球菌某些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免疫反应致肾脏损害,根据肾活体组织检查,本病病理改变可有系膜细胞增生膜性,膜增生性局灶性肾...
-
流行性腮腺炎(秘方数:16)
本病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并可延及各种腺组织或脏器。本病潜伏期为14一25天。前驱期多很短暂;表现为倦怠、纳少、肌肉酸痛。结膜充血、咽痛等症。本病起病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纳呆等症,渐见腮部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轻度压病,表面有热感,以两侧肿大为多见,也有只肿一侧者,还有始终腮腺肿胀者。肿胀于1~3天达最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腮腺肿胀时,颌下腺和舌下腺亦多受累,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呈水肿,有时还可伴有胸骨前水肿,腮腺管口(位于上...
-
慢性胃炎(秘方数:9)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肥厚性胄炎。按病变的部位又可分为胃体胃炎和胃窦胃炎,胃体胄炎的粘膜萎缩性病变多呈弥漫性,只局限于胄体而不侵犯胃窦部,胃酸分泌功能有严重障碍,血清胄泌素水平增高和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多呈阳性反应,可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并导致恶性贫血;胃窦胃炎以胃窦部粘膜受累为主,多局限于胄窦部的萎缩性病变或兼有浅表性炎性病变,同时胃体粘膜也可出现较轻并呈灶性分布的萎缩病变,胃酸分泌功能障碍较轻,血清胄泌素水平低下,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呈...
-
治粉刺痤疮毛囊炎“双黄一白散”
痤疮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粉刺”多因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湿热蕴积肌肤而成。严重者积热不解,聚湿生痰以致气血郁滞,痰瘀为患。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面部,重者可累及颈、胸部等处,形成丘疹、粉刺、结节或囊肿,伴皮肤油腻、毛囊口扩大等皮脂溢出症状。有重症者逐步形成斑及色素沉着。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此症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皮脂腺肥大,分泌量增多以及毛囊内微生物的作用有关。当然,遗传因素也不能排除。 一、双黄一白散配方及使用方法: 1.处方: 大黄10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