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秘方 第2760页

秘方 第2760页

  • 新生儿溶血症(秘方数:4)
  • 褥疮(秘方数:7)

    褥疮(秘方数:7)

    本病又名“席疮”,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命名。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位,如尾骶、脊背、坐骨结节、足跟等处。本病的临床表现,初起时多在尾骶、脊背、足跟、坐骨结节等部位的皮肤上,有一破损面,或为一小褐色红斑;逐渐形成黑色痂盖,其四周的皮肤色于暗红、缺乏光泽和弹性,终于溃腐,形成局限性浅表溃疡,肿势平塌散漫,腐肉不易脱落,脓水不多,不易收敛,有的自觉疼痛,有的不痛,此时应积极治疗,避免再受压,让坏死肉与正常皮肉分离并脱落,四周肿势渐趋局限,色泽由暗滞转为红活,预后较好,多能获愈...

  • 营养不良(秘方数:5)

    营养不良(秘方数:5)

    营养不良常泛指营养物质的全面缺乏,以致能量不足。一般多发生子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进行性消瘦,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抵抗力低下,引起各种并发症。体重不增是本病的早期表现。临床上根据症状与体征分为轻型与重型。轻型:体重比正常者减少15~25%,精神尚可,皮肤弹性稍差,腹部皮下脂肪少于0.8厘米,器官功能改变不明显。重型:体重比正常减少25%以上,精神萎靡或烦躁,皮肤弹性差或消失,腹部皮下脂肪层几乎完全消失,头发干枯成束,四肢常易挛缩,体温低于正常且不稳定,腹部胀大,腹壁...

  • 癫痫(秘方数:5)

    癫痫(秘方数:5)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细胞产生过度放电引起反复发作脑功能暂时性于乱的综合征。由于发作形式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型,临床上最常见的有3型:(1)大发作。大发作初,病儿常有几秒钟感到特别不愉快的先兆期,接着就意识丧失,突然跌倒,全身挺直呈强直性痉挛,呼吸停止,面色青紫,瞳孔散大;经过几秒到半分钟,刚见四肢和躯干反复抽动,呼吸不规则;然后抽动停止,进入昏睡,一般数小时后才能醒来。(2)小发作。一般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常见患儿在行动时突然停顿,两眼直视,可伴有瞬目、点头、咀嚼等小动作;片刻又...

  • 便秘(秘方数:17)

    便秘(秘方数:17)

    便秘是指大使干硬,隔时较久,通便时有困难。本病主要表现为粪使坚硬,排出困难,无每天一至二次的排便,有时由于粪便擦伤肠粘膜,而使粪块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粘液,排便时肛门有痛感,严重者可导致外痔或直肠脱垂,使秘日久者,常有精神、食欲不振。婴儿自出生后即使秘者,应注意与先天性巨结肠鉴别,对儿童患者也应和神经性及器质性梗阻鉴别。必要时应作直肠指检,如能触及大量硬粪块,随后排出大量粪便,症状亦随之消失,可排除器质性梗阻。现代医学认为饮食量不足,消化后残渣少,日久营养不良、腹肌肠肌瘦弱张力低,可导致顽固性便秘;或食物成分不适宜,...

  • 外伤性气血胸(秘方数:3)

    外伤性气血胸(秘方数:3)

    空气进入胸膜腔时造成气胸,胸膜腔积血称为血胸,气与血同时存在于胸膜腔则称气血胸。胸部损伤时骨折断端戳破胸膜、肺组织或肺组织裂伤,均可并发气胸。损伤造成肋间或内乳血管裂伤、肺挫裂伤或心脏及大血管裂伤则胸膜腔内积血。由损伤部位、程度、范围的不同可形成单纯的气胸或血胸,亦可形成气血胸。空气进入胸膜腔后,空气通道继续畅通或局部组织起空气能进不能出的活瓣作用,则分别称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难以药物内服作为主要治疗取效。空气通道已闭塞者称为闭合性气胸,部分病例可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情况下用药物内治。胸膜腔内进行性出血应尽早手...

  • 皮肤癌(秘方数:16)

    皮肤癌(秘方数:16)

    皮肤癌是指发生于皮肤的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此外还有附件癌,如汗腺癌、原位癌、黑色素瘤等。鳞状细胞瘤,临床表现初期为皮肤之疣状角化斑,边缘颇硬,呈暗红色,中央部有时可见痂皮,其基底部粘连,不易剥离,强剥出血,成为小的淡红色或黄色小结节,表面顶端角化层脱落后破溃,形成溃疡,露出渗液或渗血的糜烂面,底部高低不平,坚硬而脆,触之易出血,并有恶臭性分泌物,常是乳头状或菜花样。基底细胞癌,初起为粉红色或淡黄色微透明的小结节,如针头到黄豆大,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渐渐生长,或其旁再生小结,融合成盘形斑块,经过反复结痂脱屑,中央部...

  • 消化道憩室(秘方数:1)

    消化道憩室(秘方数:1)

    消化道憩室是指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局部消化道壁的病理性囊袋样膨出。全层膨出者称真性憩室,多为获得性;无肌层膨出者称假性憩室,多为先天性。几乎全消化道都可以发生,但以十二指肠最为多见。憩室可以无症状,或产生该部位继发病的症状;并随着部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食道憩室在上段可见吞咽困难、口臭、声音嘶哑,并可继发炎症、溃疡、出血和穿孔;在中段可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等;在下段可见吞咽困难、恶心、呕吐、食后上腹部疼痛、嗳腐等。胃憩室则见泛酸、嗳气及类似溃疡病症状,出血和穿孔机会极少。十二指肠憩室一般无症状,当...

  • 疖(秘方数:10)

    疖(秘方数:10)

    疖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初起可分有头、无头两种,有头者称毛囊疖,无头者称汗腺疖。本病症状轻,易治疗。俗话说“疖无大小,出脓就好”。但亦有处理不当形成“蝼蛄疖”,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称多发性疖。发生在夏秋之间称暑疖,又叫热疖,若发生于其他季节者称疖。本病多发于头面。小儿易患之,产妇亦常见此病。临床表现为:初起局部潮红,次日发生肿痛,范围局限多在3厘米左右。有头疖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渐剧,自行溃破,流出黄白色浓液,肿痛随之渐减;无头疖初起结...

    秘方方剂 2024-03-07 8 0 秘方
  • 过敏性紫癜(秘方数:7)

    过敏性紫癜(秘方数:7)

    本病为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除紫癜外,有皮疹、浮肿、腹痛、关节肿痛及肾炎等。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实验检查均正常。以3至7岁小儿为最多见。起病前1一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起病前可有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发病以皮肤紫癜为最常见,也有以胃肠道或关节症状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多呈紫红色,可略高出于皮肤,常伴有荨麻疹或四肢浮肿,严重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发生中心性出血性坏死,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每有似腹绞痛,亦可反复发作,并可诱发肠套叠。胃肠道症状以恶心呕吐、呕血、便血为最常见。关节肿病多见于膝踝关节,有压痛...

  •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秘方数:1)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秘方数:1)

    原因不明性巨球蛋白血症是具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特征的细胞恶性增生,临床表现为异常细胞对脏器的浸润和大量单克隆lgM(巨球蛋白)的产生。常发生于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初起症状较轻,可持续数年。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和发热,酷似淋巴瘤和慢性对未巴细胞性白血病。90%患者有血清粘度增高,从而影响了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的灌注,轻者有头痛、头昏、眩晕、雷诺氏现象,重者脑内血管栓塞引起嗜睡、痴呆,甚至昏迷、瘫痪。本病诊断主要依据蛋白电泳中出现单克隆系巨球蛋白和骨髓象中典型的异常淋巴样细胞...

  • 多汗症(秘方数:5)

    多汗症(秘方数:5)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主要表现为对称地见于身体两侧比较局限的部位,如手、脚或面红等,在受热、精神紧张、情绪兴奋或睡眠。手术后更为显著。多汗症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出汗中枢的反射作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则完全正常。全年性的如代谢年增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毒素(如发热疾病)、某些反应(如体克、恶心等)、情绪波动(如恐惧、惊骇等)均可引起多汗症。局限性的如汗腺机能失调、刺激交感神经(如动脉瘤等)、神经损害(如脊髓痨等)也可引起多汗症。多汗症可根据其伴随症状的表现以及检查,作出病因诊断。现代医学对...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秘方数:4)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秘方数:4)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中老年(45岁以上)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多见于腹主动脉及下肢大、中型动脉硬化狭窄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闭塞,使肢体发生缺血。 临床表现:早期主要患脚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小腿痛胀和肌肉萎缩,病情进行多较缓慢。如腹主动脉下端或髂动脉发生闭塞时,走路后整个臀部和肢体部有酸胀疼痛与乏力感。如肢端动脉发生急性血栓闭塞时,患脚突然严重缺血,出现苍白、紫绀瘀黑、冰冷、持续静息痛,夜间更为剧烈,甚至趾蹠出现坏疽或溃疡感染,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往往导致...

  •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秘方数:5)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秘方数:5)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涎腺炎症,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临床表现为腮腺区肿胀,有时突然从腮腺导管口流出稠而有咸味的液体,随之胀痛减轻,甚至消失;持续性腮腺区疼痛、不适,唾液分泌减少,口干、口臭等;进食或看见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导管排出受阻,即加剧腮腺区的疼痛与肿大,停食后症状又逐渐消失。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引起本病的常见感染细菌是绿色链球菌与肺炎双球菌。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也可能转变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导管排泄功能紊乱,如涎石、异物或瘢痕挛缩,使导管狭窄或阻塞,阻碍涎液排出,涎液滞留引...

  • 性欲低下症(秘方数:4)

    性欲低下症(秘方数:4)

    性欲低下症: 性欲低下是指正常性交欲望衰退,甚至无性欲,而且阴茎也难以勃起的一种性功能障碍,常与阳痿症并存。 方 名 香附合欢皮治性欲低下症 鹿茸僵蚕治性冷淡...

  • 精神分裂症(秘方数:7)

    精神分裂症(秘方数:7)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导致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病。病因未明,遗传、环境因素、性格特征(如孤僻、消极、好空想、胆小等)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缺乏自知力。早期以神经衰弱症状居多,行为逐渐改变,可有强迫观念、妄想观念、思维贫乏、思路中断、自知力逐渐减弱甚至丧失等。发展阶段有思维障碍(言语内容凌乱、段落或句问缺乏联系,或为荒谬、离奇、不系统、不固定的妄想等);情感障碍(...

  • 淋病(秘方数:2)

    淋病(秘方数:2)

    淋病系性传播疾病之一,又称白浊,由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引起。此菌常成双排列,邻近面扁平或稍凹陷,依椭圆形长轴分裂成双球菌。世界上每年约有100万新病例发生。淋病传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性接触传染;二是非性接触传染,如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污染的用具、毛巾、衣被等。淋病主要表现是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急性期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男性一般在感染后2-3天发病,最初症状为尿道口红肿发痒及轻微刺痛,继之有稀薄粘液流出,一天后尿道口流出黄白或污黄色脓液,尿道刺痛,灼热,有尿急、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并可伴有...

  • 结节性红斑(秘方数:6)

    结节性红斑(秘方数:6)

    本病主要是生于两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状的慢性皮肤病。皮损特点为鲜红色结节,高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形如蚕豆、杏仁或核桃,如数个结节融合一起,也可大如鸡蛋。损害边界清楚,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自觉疼痛,压之更甚。约经l周左右,皮肤结节逐渐消退,6周左右可自愈,不留痕迹,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后,往往在两小腿伸侧残存数个小结节,按之微痛。新的损害可连续出现,结节不化脓破溃。好发于小腿伸侧,亦可见于小腿屈侧、股部、前臂等处。全身症状明显,发疹前常有或轻或重的畏寒、发热、头痛、咽痛、关节酸痛、神疲乏力、苔薄黄、脉滑数...

  • 胫腓骨骨折(秘方数:1)

    胫腓骨骨折(秘方数:1)

    胫腓骨,俗称臁胫骨。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0岁以下的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骨折为最常见,胫腓骨双骨折次之,腓骨骨折最少。胫骨的中下1/3交界处比较细弱,为骨折的好发部位,因局部血液供应较差,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又胫骨的内侧面比较表浅,仅有皮肤遮盖。故骨折断端常易穿破皮肤形成穿破性骨折。然腓骨四周有肌肉保护,虽不负重,但有支持胫骨的作用,即使骨折后移位也不大,愈合亦多见困难。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迭、成角或旋转畸形,暴力的方向及小腿的本身重力是造成畸形的主要原因。...

  • 胃粘膜脱垂症(秘方数:2)

    胃粘膜脱垂症(秘方数:2)

    胃粘膜脱垂系由胃窦部粘膜松弛,经幽门管脱垂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可以不出现症状,由于本病常常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发生,故其症状亦易为溃疡的症状所掩盖。常见的症状为上腹不规则间歇疼痛,部位、性质与球部溃疡相似,但无节律性,进食或碱性药物亦不能缓解疼痛,有时进食后反可加剧疼痛,左侧卧位常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右侧卧位则使疼痛加剧。上消化道出血亦为本病的重要症状,出血前数小时常有恶心、呕吐、本病常伴有嗳气,泛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突然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但消失亦较迅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胃...

  •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秘方数:4)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秘方数:4)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乃为部分男人由中年过渡到老年这段时期内,因雄性激素主要睾丸素减低,内分泌腺、代谢功能失调和精神因素引起相应地精神神经系及其内分泌系功能紊乱所表现出的症候群。发病年龄通常在55~65岁左右,可前推2~4年,后推3~5年,约为51~70岁之间。病因和发病机理,除由于睾丸素减低而引起垂体功能紊乱,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皮质与垂体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变化,干扰垂体和下丘脑间及神经内分泌正常关系,大脑皮层功能减退外,还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如离退休、家庭境遇、人际交往以及...

  • 营养不良性贫血(秘方数:4)

    营养不良性贫血(秘方数:4)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指营养成份的缺乏而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本病多发生于四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一般以面色萎黄或苍白,指甲、口唇、眼睑膜颜色苍白为主要指征。年长儿童可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气短、困倦、乏力等。重症患者可见四肢浮肿、口腔炎、舌炎、口角浅裂、蒌缩外胃炎、浅表性胃炎等表现;或可见皮肤干燥、瓜甲扁平发皱成脆裂、毛发干燥脱落,甚则有出血、发热等症。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未及时添加补食,铁质或叶酸等营养成份投入量不足;或因肠胃吸收功能障碍,或因肠寄生虫、慢性腹泻等导致损耗过多等均...

  • 肱骨外上髁炎(秘方数:3)

    肱骨外上髁炎(秘方数:3)

    本病发生无明显局部外伤史,有经常使用腕力操作的单一劳动史,也可发生于急性扭伤之后。因此该病多见于木工、钳工、水电工、炊事人员和网球运动员,因而又有“网球肘”之称。外伤劳损引起伸肌群肱骨外上髁附着部的牵拉、撕裂伤,多为部分伸肌纤维的撕伤,使局部发生出血、水肿等损伤性炎症反应。进而在损伤肌腱附近发生粘连,以致纤维变性,因而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祖国医学认为此系损伤后瘀血留内,血阻气滞,或陈伤祛瘀不净、经络不通所致。本病起病缓慢,多有经常使用肘部和腕部从事操作的劳损史。起病后,肱骨外上、肱桡关节附近疼痛,局部很少有肿胀,疼...

  • 痈(秘方数:9)

    痈(秘方数:9)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的临床表现,初起患处起一硬块,上有一小脓头,肿块渐增大,表面脓头增多,局部焮红的热,高肿疼痛,伴寒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后创面渐渐坏死、腐烂,形如蜂窝状,此时高热口渴,便秘溲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最后肤液渐畅泄,腐内脱落,坏死组织脱尽,疮口渐愈。整个病程一个月左右。若病人体质虚弱或糖尿病病人患痈,局部与全身症状都严重,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败血症(中医学称“内陷”),此时可见疮形平塌散漫,疮色晦暗,坏死组织难脱落,脓水清稀色带灰绿,同时出现气息急促、神昏谵语...

    秘方方剂 2024-03-07 9 0 秘方
  •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秘方数:2)

    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秘方数:2)

    本病的病因一般认为是创伤、感染和变态反应所引起的。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平均年龄为6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 大多数患者多突然发病,患者于发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创伤,但一半以上患者无致病性病史。疼痛开始于膝部,由于病情发展,疼痛局限于髋部,引起跛行,以致患肢完全不能负重。多数患者有夜啼。大多数患髋活动受限,以伸展及内旋为明显。当平卧时,约半数患者患髋取屈曲、轻度外展及外旋位。有肌痉挛,尤以髋屈肌及内收肌为显著。患髋压痛存在。体温常稍升高,血沉可稍增...

  • 非化脓性肋软骨(秘方数:3)

    非化脓性肋软骨(秘方数:3)

    本病又名泰齐氏病,以青壮年居多。本病发病特征是仅侵犯肋软骨,疼痛,肿胀而不红,有压痛;疼痛缠绵,有时可剧痛。病理虽然有慢性肋软骨炎的变化,但从未见有化脓性的改变。疼痛可暂时缓解,但肿胀不消,又可重现疼痛而缠绵不停。有效治疗时,疼痛可止,但肿胀炎性变吸收缓慢。祖国医学将其归为“胁痛”范畴。多由于努力憋气,或闪挫跌仆,或胸壁长期劳损而致肋软骨与肋骨接合处“错缝”,导致气血瘀滞而肿胀疼痛。《医学发明》云:“血者,皆肝之所注,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且病变部位,又为肝胆经脉循络之处,说明瘀血与肝有关。肝失...

  • 盆腔瘀血综合征(秘方数:1)

    盆腔瘀血综合征(秘方数:1)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而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变,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25-40岁有过妊娠分娩的妇女,常与流产、难产、输卵管结扎术等因素相关,其特点是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白带过多,瘀血性痛经及瘀血性乳房痛;外阴阴道可见静脉怒张,宫颈呈紫蓝色,大部分子宫后倾后屈、肥大,宫旁压痛,但无明显病灶;以往没有明显的急性盆腔感染病史。本病多按盆腔炎予以各种治疗,但收效不大。其病因主要因为盆腔内静脉丛多,有阴部静脉丛、膀胱阴道丛、子宫阴道丛、卵巢丛、骶前丛、痔丛,静脉数量多;膀胱、生殖器官和直...

  • 流行性乙型脑炎(秘方数:6)

    流行性乙型脑炎(秘方数:6)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发病急骤、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为特征。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停止等危象,并往往留有后遗症。潜伏期10一15夫。起病后3天左右称初热期,发热、头痛、精神倦怠,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轻度嗜睡及颈部轻度强直。病程第4一10天为极期。体温可高达40℃以上,初热期各症状加重,神志昏睡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强直,甚至发生中枢性呼吸衰弱。极期后体温下降即进入恢复期,各种精神神经症状不再加重而趋向好转。严重者可留有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

  • 六瘤(秘方数:18)

    六瘤(秘方数:18)

    凡瘀血、浊气、痰饮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中医称为瘤。《诸病源侯论》曰:“瘤者,皮内中忽肿起初梅李大,渐长大,不痛不痒,又不结强,言留结不散,谓之瘤。”本病各处可生,或发于皮肉之间,或发于筋骨之内。根据中医历代文献,大多分为六瘤,除脂瘤外,均配合五脏而定名,如气瘤属肺,肉瘤属脾,筋瘤属肝,血瘤属心,骨瘤属肾。中医文献中瘤与癌是分别论述的,癌是恶性的,瘤则多为良性。气瘤是指皮肤间的多发性肿瘤,其特点是肿块浮浅柔软而有弹性,宛如气在瘤中,挤压后随手弹起,故名气瘤。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行手术切除。肉...

    秘方方剂 2024-03-07 8 0 秘方
  • 痛风(秘方数:2)

    痛风(秘方数:2)

    痛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可反复发作,并有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本病病程漫长,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 辅助检查血规及血沉,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白细胞可增多,血沉增速;病程较长病人的尿常规,可有蛋白尿、血尿及脓尿,偶见有管型尿。血尿酸测定,急性发作期一般超过mg/100ml才有诊断价值,有时也可正常。尤其在使用排尿酸的药物如水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