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夜啼 第8页

夜啼 第8页

  • 小儿夜啼饮伏龙茶

    小儿夜啼饮伏龙茶

    小儿夜啼,是指1岁以内的哺乳婴 儿,每到夜间出现间歇性的高声啼哭,甚 至通宵啼哭不已的病症,而白天又如常。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者,可见患儿夜问啼 哭,喜伏卧,四肢欠温,乳食减少,或腹 痛隐隐,得热则减,面色清白,唇舌淡 白,舌苔薄白等。治宜温中散寒。可饮伏 龙肝茶治疗。 方法:取伏龙肝(灶心土,药店有 售)30克,灯芯草1克(鲜品15克), 红糖20克。将中药水煎,澄清,加红糖, 分3次当茶饮,每日1剂,连服2~3剂。 王菁菁...

  • 蝉蜕甘草巧治小儿夜啼

    蝉蜕甘草巧治小儿夜啼

    我曾用“土方法”治好两个孩子的夜啼症。那是十年前的一天晚上,1岁的儿子哭个不停,一夜不安。第2天,我决定用我的方子治治儿子的夜啼,碰巧同事不满1岁的女儿也夜啼。于是我买来炙甘草20克,分作2包;蝉蜕14个(去头和爪),也分作2份。每个孩子1份,水煎服用。这两个孩子吃了4服药,就不再夜啼。 小儿在夜间常常啼哭不止或时哭时止,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婴儿。中医称之为“夜啼症”,发病原因多与小儿脾脏虚寒、心(肝)经积热、暴受惊恐等有关。蝉蜕(蝉的幼虫在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多收获于...

  • 治疗夜啼的偏方21

    治疗夜啼的偏方21

    酒服亂髮灰臘月縛豬繩燒灰,服之o燒蝟皮三寸灰,著乳頭飲之o車轄脂如小豆許,內口中及臍中o...

  • 小儿夜啼外治法 效果好

    小儿夜啼外治法 效果好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幼小婴儿。中医认为,小儿夜啼系心经积热,脾脏虚寒或惊恐所致。笔者多年来用外治法治疗效果满意,供患者参考。   敷涌泉法:吴茱萸、栀子各10克,共研细末,鸡蛋一个,取其蛋清,将药末调制成两个药饼,于晚间睡前敷双足涌泉穴,以胶布固定,次晨取下。此法适用于有心经积热引起的小儿夜啼。   贴脐法: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少许,用温水调成糊状,敷满脐眼,以胶布覆盖,每晚换药一次。连用3~5天,此法适用于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   热熨法:干姜、小茴香各等份,研粗末,放锅...

  • 治疗夜啼的偏方16

    治疗夜啼的偏方16

    治少小夜啼以妊娠時食飲偏有所思者物,以此哺兒,則愈o...

  • 治小儿夜啼 鹅掌风经验方

    治小儿夜啼 鹅掌风经验方

    治小儿夜啼方 处方:生山楂、五味子、钩藤、生牡蛎(先煎)、生龙骨(先煎)各 lO克。水煎40分钟,加白糖少许溶解,少量频服,一天之内服完1 剂,连用4~7天可见效。 主治:小儿夜啼,兼见盗汗,头汗为主,后脑勺头发稀疏。 高春桃 治鹅掌风经验 方法:取艾叶200克,加水适量,煮沸10 分钟,取药液先热熏患处,待药液温热微烫时,浸泡患部20分钟,每日2次。药液冷后可加热再用。 主治:鹅掌风,尤论糜烂型、鳞屑角化型、水泡型,均町应用。 赵岩松...

  • 小儿夜啼中医分型辨治

    小儿夜啼中医分型辨治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多因脾寒、 心热、惊恐所致。 脾脏虚寒型:因孕妇身体虚寒、 胎儿出生后禀赋不足,或因乳母贪 凉饮食,或小儿腹部受寒而致。证见 啼哭低弱,睡姿卷曲,腹部喜欢按 摩,四肢欠温,大便稀薄,面色青白, 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治宜温脾散 寒。方用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乌 药、高良姜、香附、陈皮、木香、桔梗、 甘草各3克,白芍4克。水煎服。 心经积热型:常因孕妇脾气急 躁,或恣食香燥炙烤之物,胎儿在母 腹中感受已偏,出生后又吮母乳,以 致心火上炎。证见啼哭声响,见灯火 哭声更剧,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 安,大...

  • 治疗夜啼的偏方10

    治疗夜啼的偏方10

    若失時不治,小久則難治矣,欲療之方o用豉數合,水拌令濕,擣熟丸如雞子大,以摩兒上手足心各五六遍,以丸摩兒心及臍,上下行轉摩之,食頃,破視其中,當有細毛,即擲丸道中,痛即止o...

  • 夜啼方

    夜啼方

    小麦45克,红枣60克,甘草5克,分三天量煎汤代奶服。...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夜啼
  • 夜啼方一

    夜啼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精品偏方 2024-03-08 7 0 夜啼
  • 牵牛子治小儿夜啼经验

    牵牛子治小儿夜啼经验

    方法:取牵牛子(黑丑)7粒,捣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主治:小儿夜啼,中医辨证属心热型,症见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20例,大多数在当夜就能止哭。...

  • 夜啼方系列

    夜啼方系列

    組成 甘草、小麥、大棗。 說明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能養心安神,神緩和中,有鎮靜神經之過度興奮,緩解急迫性痙攣的作用。尤其是婦女臟燥病的常用方。(臟燥病是一種無緣無故而發悲愁或芝麻小事而哭泣、大鬧、失眠,甚至昏迷、狂躁、頻頻打呵欠)此症多由心血虛少、肝氣鬱結所致,具有上述症狀者,男女老幼,皆可使用。 適應症 歇斯底里、神經衰弱、幼兒夜啼症、不眠、精神不安。 運用參考 因驚嚇睡眠不安加龍骨、天麻、殭蠶、蟬退。心火盛不眠加三黃瀉心湯。幼兒夜啼加金蟬。 辨別比較 本方以治無緣無故而悲愁或哭泣、失眠、心神恍惚者為主。...

  • 防治宝宝晚上夜啼

    防治宝宝晚上夜啼

      近日,李女士带着6个多月的宝宝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所就诊。“宝宝白天还是非常乖巧的,但最近一到晚上就哭闹,持续一个多星期了,家人被折腾得受不了。”近来有许多妈妈反映:宝宝晚上睡眠较浅,容易被微小声音所惊醒,成为“夜哭郎”。   该院儿保所姚天虹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抑郁症在冬季发病率较高,和成人一样,幼儿冬季也会心情不佳,但是常表现在生理上,如夜晚啼哭、精神不佳等。人体内有一种“生产”消极情绪的名为“松果体&rd...

  • 芍甘汤治小儿夜啼 小儿厌食鸡矢藤治

    芍甘汤治小儿夜啼 小儿厌食鸡矢藤治

    小儿夜啼 芍甘汤治 小儿病后(如吐泻后),由于血虚 血热而致心神失养,常常引发夜间啼 哭,伴虚烦不安,精神不振,唇舌色淡 或见樱红,舌尖红,少苔或无苔。治宜 清热养心安神。中医认为,白芍味苦 酸,性凉,微寒,归肝经,具有补血养 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甘草 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用白芍、甘 草二味中药水煎治疗血虚有热型小儿夜 啼,效果好。 方法:取白芍3克,甘草1.5克。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一般连服 3~5剂即愈。 万武骋 小儿厌食 鸡矢藤治 小儿厌食,通...

  • 治鹅口疮 咽炎 小儿夜啼方

    治鹅口疮 咽炎 小儿夜啼方

    治鹅口疮方 处方:党参12克,莲子肉20克,冰糖 30克。莲子用热水泡发后,与党参、冰糖 一起加水置锅内隔水蒸熟,分2次服食, 每日1剂,连服3~6剂。 主治:鹅口疮,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 型,症见口干不渴,体弱无力,食欲不振, 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 何生 治肥胖方 处方:乳香、蒲黄各5克,川芎、红花 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一般 连续用药15~45天。 主治:肥胖,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 型,症见胸痛胁胀,烦躁易怒,舌暗有瘀 斑,脉弦。 吴玉清 治更年期综合征方 处方:莲子肉30...

  • 夜啼(秘方数:5)

    夜啼(秘方数:5)

    本病主要见于新生儿和婴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日夜啼。根据其不同证型有不同症状,如《幼幼集成夜啼证治》曰:“小儿夜啼有数证……胜寒者,阴盛于夜,至夜则阴极发躁,寒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则啼止,起手又啼,外证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歇……。心热烦啼者,面红舌赤,或青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神不安而啼者,睡中惊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有吐泻后...

  • 小儿夜啼(秘方数:4)

    小儿夜啼(秘方数:4)

    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夜哭是指婴儿白日嬉笑如常而能人睡,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少则数日,多则经月,故又称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炙烤之物、暴受惊恐,体质较弱及父母体质素虚等。有的因营养过多、运动不足,有的因怕黑;而处在兴奋状态的小孩,也会常常夜啼,尤其是有神经质或腺病质的小孩,更有夜哭不停的情形发生。 方 名...

‹‹ 4 5 6 7 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