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心的智慧
我们继续学习《饮食滋味》。说到养生,很多人的关注点都会首先放在脾胃这个问题上。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身体营养物质的消解、运化以及输布,对于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功能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内容,我们将跟随徐文兵先生一起学习调脾的智慧。
关于脾胃病的症状,《辅行诀》是这样说的:“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脾实病的人有什么表现
这段话是说:如果患有脾实病的人,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
第一,肚子一定是大腹便便的样子;
第二,会出现肠鸣的现象。也就是肚子里有水响,因为喝进去的很多水消化不了,留存在体内,就变成了一肚子“坏水”;
第三,出现腹泻的症状。有的人甚至吃进去的东西完全无法消化,吃进去什么,就原封不动地排出来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问,吃什么,就拉什么,不是虚证吗?其实,吃完东西之后拉出来的是食麋的才是虚证;完谷不化、拉出完整食物性状的情况,才是实寒证。
脾虚病的人有什么表现
如果是脾虚的人,总是觉得饥饿,胃肠空虚,身体发沉,懒得动。有的人稍微动一下,还会出现发低烧的症状。
还有的人,在外面稍微吹了点儿凉风或者是空调稍微凉点儿,马上就会拉肚子。因为脾的阳气不足,就容易寒中。
还有的人,他们的脾不能够把消化好的东西运化吸收,所以他们总是在吃东西,但总觉得饿。因为他们吃进去的东西被全部排了出来,体内没有吸收。
调理脾胃的思路
如果要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大家可以用艾灸或者按揉足三里的方法,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图片来自“大家中医”
用饮食如何调治呢?《辅行诀》里记载:“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
其中“脾德在缓”的意思就是说,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我们之前也说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就是要用甘淡之味的东西来补脾,以适合脾慢慢悠悠的状态。
另外,“辛泻之”,用什么来把脾推动起来呢?这时候就需要用辛味的东西去泻它了。所以很多人说自己一吃辣的东西就拉肚子,甚至有的人吃韭菜还会拉肚子,这都是在泻脾。
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脾特别容易吸收一些水湿、痰饮的东西,继而会使身体内部环境也变得很潮湿。这时候就要吃点儿苦的东西来燥湿——苦的东西就像活性炭、干抹布、纸巾一样,可以吸收脾里的湿,并且通过二便排出体外。
理中丸:专门调脾
我们在药店里经常可以看到附子理中丸和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跟理中丸的区别在于,附子理中丸是用来泻脾的,理中丸是用来补牌的。
《辅行诀》认为,如果有人肚子很凉,而且还绞痛,那么就是中焦有寒气的表现。这个时候就要用附子来温中散寒,通过附子温热的力量来使脾胃温暖起来,让那些实寒从体内排出。
附子理中丸的君药是附子,臣药是干姜,佐药有两个——党参、甘草,就是为了避免“后坐力”太大。
所以理中丸是一个缓补的药,而附子理中丸是一个泻药,用来泻脾胃所受的寒。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