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值临经时或行经期间,周身皮肤突起红疹,或起风团,瘙痒难忍,经净渐退者,称为经行风疹块,与一般因过敏物质诱发的风疹块不同,本病的发生,并无其他诱因,其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每随经行则发,经净即渐消,其顽固者亦有经净数日后仍瘙痒不止者。本病虽多因风邪为患,但有内外之别,内风而引起者,多由于血虚生风;外风而引起者,多因风邪于行经之际乘虚而入,故临床宜结合月经特点,治以养血祛风之法,根据临床所见,一般分为下列两种证型进行辨治。
血虚型:症见经行风疹频发,瘙痒难忍,入夜尤甚,月经量少,色淡,伴有面色不华,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肌肤枯燥,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多由于患者素体血虚,或因多产、久病失养,阴液损耗,每临经行则阴血愈感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起风疹而瘙痒不止。治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方药:当归20g,熟地20g,白芍20g,川芎15克,炙黄芪20g,炙首乌20g,枸杞20g,防风15g,荆芥15g,白蒺藜20g,白藓皮15g,甘草15g,上述为1剂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风热型:症见经行身发风团,疹块,颜色焮红,瘙痒不堪,感风遇热则瘙痒尤甚,常伴有月经量多,色鲜红,口干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浮数等。多由于患者素有积热,或过食辛辣燥热之物,血分蕴热,经行时气血俱虚,风邪乘虚而入,与热相搏,遂发风疹而瘙痒不止。治宜疏风清热、透疹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方药:生地20g,当归20g,苦参20g,苍术10g,知母15g,生石膏20g,荆芥15g,防风15g,牛蒡子15g,虫蜕15g,桑叶15g,生甘草10g,上述为1剂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20g,麦冬20g,鲜石斛20g以生津止渴;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5g,芒硝15g以泻热通便;月经量多者,加丹皮15g,旱莲草20g以凉血止血;小便短黄者,加车前草20g,淡竹叶15g,以清热利尿。 (李宇俊)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