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男,44岁,1987年5月18日初诊。
【病史与检查】 患者主诉腹胀、肠鸣、窜痛起包块三月余。该患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工作。从2月8日发病,自感受凉及饮食不当后,引起腹部膨胀著,顶撑得两胁痛,左下腹时起包块难受,饮食日减,先后在乌市八大医院诊治,均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经三个多月中西医治疗,病情反越来越重,全身越来越无力,身体越来越瘦。从发病后一直不能上班。由其姐搀扶到余处诊治。
患者面青黄无华,身体衰弱,消瘦明显,精神抑郁,焦虑不安,胸闷气短,畏寒怕冷着衣厚,口干渴,不断想喝水(热水),上半身易出汗,尤以头汗多,腰腹以下冰凉不出汗,食欲减退2~3两/日,腹部胀满,压之腹壁胀硬如板,大便一日一次不利。近几日外感全身困痛,恶寒,苔薄黄腻,脉沉细紧。发病前有精神刺激史,在继往中医治疗中,曾长期大量服用过肉桂、川椒、干姜、附子等热药。
【病机与治则】 外感风寒,湿热内蕴;芳香解表,清热利湿。
【处方】 生黄芪30克,苏叶10克,藿香10克,独活10克,苍术15克,石膏40克(另包煎汁代水),茯苓15克,橘核15克,槟榔4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1剂,4小时1次。
【方解】 患者为肝郁脾虚所致的湿热内蕴,气逆血郁。近几日伴外感风寒,故先表里共治。本方以生黄芪、苏叶、藿香、独活益气解表,芳香化湿醒脾为主;辅以苍术、石膏、茯苓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橘核、槟榔、莪术、三棱,行气理气,活血化郁;佐以蒲公英透散上焦之热,并防风寒入里化热。上药共奏表里双解之效。
二诊(5月19日):服上药后全身轻松,小腹胀及窜痛减,大便较前利,食欲稍增,苔薄黄腻,脉沉细弦。药已见效,仍以上方1剂主之。
三诊(5月20日):外感已愈,全身已不困痛,不恶寒,食欲增进,腹胀及窜痛继减,头汗仍多,口仍有干渴,小腹部仍感冰凉,有欲大便感,矢气后则舒,苔薄黄,脉浮细弦。
【治则】 健脾清热导滞。
【处方】 党参30克,苍术15克,石膏50克(另包煎汁代水),茯苓15克,橘核15克,槟榔5克,蒲公英20克,葛根10克,川椒4克,小香4克,肉桂4克。水煎服。每日1剂。
以上方加减服12剂。病情大减,饮食大增,腹胀及窜痛明显好转,已无肠鸣,头汗止,自感腰腹以下已不冰凉,但时有上下腹轮换增厚感,或阵发针扎感,腹部按压已无胀硬感,精神明显好转,行动有力,走路轻松,苔薄黄,脉浮细。仍以上方加减服之,前后服用20剂。现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很好,已能干一般体力活动,自感已无腹胀、肠鸣、窜痛、起包块等症,全腹压之柔软,该病已痊愈。
【治后感】 该患者在当地治疗三个多月无效,且病情越来越重,经余治疗仅八天就大减,一月而愈,其关键在辨证是否准确。此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所致脾胃湿热内蕴,气逆血郁证。只要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该病就可很快康复。而往医可能根据患者所述是因受凉及饮食不当所引起;临床表现有面色晦暗,畏寒怕冷着衣厚,腰腹以下冰凉不出汗,喜热饮,脉沉等症,而诊断为脾肾阳虚证,长期大量服用肉桂、川椒、干姜、附子等大辛大热药,使内热炽盛,脾胃更虚,气机逆乱,以致营卫气化生越来越少。卫虚,温煦形体不足则畏寒怕冷着衣厚;营虚,营养供给不足则全身虚弱而消瘦。肝郁脾虚,脾胃湿热内蕴,则胸以上发热出汗,尤以头汗多,口干渴喜饮,苔薄黄腻,脉弦等症;逆气阻遏,阳气不布,则出现腰腹以下冰凉不出汗,喜热饮,脉沉等寒证。至于腹胀、肠鸣、窜痛起包块、腹壁胀硬如板等症是肝脾不和、气逆血郁的产物,看是主症,实为从症,只要脾胃功能恢复,既能升清降浊,使肠胃气机顺行,又能抗御肝气侵犯,其症必自消。
在本证的治疗中,虽是肝郁导致脾虚,但临床表现主证在脾胃,故健脾清热理气贯穿始终,辅以少量疏肝理气药。此外,在后期的治疗中,还加了少量川椒、小香,辛温行气药,气得温易行;少量肉桂,有温补肾气及引火归元之效,均有助脾胃功能的恢复。
相关文章
- 2024-03-07延缓老年性痴呆中成药
- 2024-03-07治结膜炎 溃疡 慢支 产后头痛验方
- 2024-03-07天王补心丹
- 2024-03-07小柴胡汤治顽疾
- 2024-03-07古方阳和汤临床新用
- 2024-03-07健脾滋肝肾治痉病
- 2024-03-07中药膏方制作方法与举例
- 2024-03-07附子理中丸的新用途
- 2024-03-07当归拈痛汤详解
- 2024-03-07疟疾“打摆子”简易中医疗法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