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魅力之处有三:一是这门从远古石器时代传承至今的中华文明标志何以长荣不衰;二是在刮痧技艺流变中发现了经络及穴位,这些在何时与刮痧分离,又是在何时重回刮痧体系中的;三是刮痧对于认识、研究生命本质有何启迪。近日读中国中医科学院杨金生、王莹莹编著的《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获益匪浅。
砭术为医术之源
刮痧在远古石器时代称砭(碥)石治病。《山海经》记载“医源于砭”,砭石出于东方高氏之山,《素问·异法方宜论》也说“砭石从东方来”。砭石分两种,针状的石针与扁平状的石砭。石针和石砭在1962年以后多有发现,这是人类最古的医疗器械。石针后来发展为金属的九针。在刮痧过程中发现穴位和经络以后,九针之用有了提升,从砭石中独立出来,并以其强势领导医学潮流。此时完整意义上的砭石(包括针和砭)辅于石砭,仍概称砭石。出土文物中有为人做手术的石镰、石砭、石刀,主要用于切割放血等。器械的形质有石制、玉制、牛角制、贝壳制等。砭石的临床应用也很广泛,除外科应用外,疼痛性疾病、全身感染、感冒以及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病多用。
至南北朝时期,医家就不太熟悉砭石之用了。如《南史·王僧孺传》记载了侍郎全元起为注《素问》关于砭石的问题,向名医王僧孺求解的典故。宋代以后砭石术已在医学教育中失传,但砭石术之神奇在艺文中引申为规鉴。例如唐代韩愈诗曰:“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
明清以来,以《痧胀玉衡》为代表的刮痧专著问世,其后有关痧、痧证与刮痧的著作较多。该书作者查阅279种综合古医籍中散在的关于刮痧的记载,考证了古代痧证专著的学术传承关系,校勘61部古代刮痧专著,厘清每一部文献的成书过程、书名由来、体例结构、内容梗概、版本流传,理清相关著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广泛调查,考证源流,梳理文献,横向比较的基础上,作者将《痧胀玉衡》《痧症全书》《痧证指微》《急救异痧奇方》《痧症要诀》《急救痧症全集》《治痧全编》等22部代表性痧书精选入《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一书。该书传承脉络清晰,理论联系实践,是刮痧古籍数字化整理研究的佳作。
回归经络穴位之本源
砭石术虽然在官传医术中“失传”,但仍流于民间之用,瘟疫流行的明清时期是痧证理论快速发展的阶段。江南的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瘟疫流行等原因,促成了痧证理论的创新,一度出现了“无人不痧”“无症不痧”的现象。南方一带称有痧、疹类热性病为痧,用砭石之类的工具在背部刮痧可治愈,传而久之又扩大了适应证,如外感寒热、吐泻、周身疼痛等,并把刮痧治疗范围的病,命名为某某痧。刮痧著作中有“七十二痧”的说法,令人惊异的是,在北方民间也应用此方法,把治疗的疾患称作某某翻,连严重的克山病也叫“攻心翻”。民间也有“七十二翻”的说法,也都用刮板“挑翻”治疗。
《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比较全面地开展刮痧理论研究,创新性提出“循经刮痧”学术观点,使民间经验的传统刮痧发展为中医针灸经络理论指导,循经走穴,内症外治的辨证刮痧,有助于规范临床应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是刮痧活力之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刮痧研究团队20多年来在刮痧文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刮痧机制的研究以及标准规范的制订。如探究了大鼠、家兔、人体刮痧后的皮肤形态、血流灌注量、活性物质的表达变化,初步揭示了“痧”的内涵和刮痧的作用原理;围绕“刮什么地方、刮到什么程度、多长时间刮一次”等问题进行临床验证,制订并颁布了刮痧技术操作规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保健刮痧师、中医刮痧师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刮痧器具的国际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的刮痧技术标准体系。这些研究工作促进了刮痧技术的医疗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将刮痧技术转化成国家职业技能,使刮痧在非医疗单位广泛应用,扩大了创业、就业,创造了中医健康服务新业态。
杨金生、王莹莹编著的《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首先是学习吸收为用,肯定了刮痧的疗效和适应证,又把刮痧和针灸经络理论结合而使疗效倍增。其实在先始的砭石时代已有穴位和经络的概念,但他们是全面的发扬,不仅创造理论体系,而且改造了刮痧工具,全面总结了刮痧的临床应用。更可贵的是,本书作者用大量时间、精力把刮痧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整理。我认为这部《痧证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以此成就其耐读性而令人敬佩。(孟庆云)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