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养生秘方正文

民间壮药歌诀

祖传秘方 养生秘方 2024-03-06 21:55:39 9 0 民间

壮药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天然药物。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以温、热、寒、凉、平五性和酸、甜、苦、辣、咸、麻、淡、涩八味统引其性味与功能。壮医方剂的配伍以主药(公药、母药)、帮药和带药为组合原则,以辨病、辨症为依据用药。笔者长期从事于壮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现根据民间歌谣把壮药的药性、药味和野外采集辨识归纳整理成歌诀如下,供广大壮医爱好者参考。




壮药性昧歌诀



酸主固涩能收敛,涩精固脱止汗涟;



甜味调气又补虚,三气同步可延年。



苦能燥湿寒清热,善解热毒排便难;




辣行气血兼解毒,畅通两路去风寒。



咸可软坚散结肿,通调三道无病缠;



麻擅镇痛消痈疖,长治蛇伤与顽痰。



淡善渗湿通水道,透热解毒可除烦;



涩专敛伤与除菌,止血止痛又消炎。




壮药野外采集辨识歌






茎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调红;






枝叶有刺能消肿,滑面多浆拔毒功。






麻辣定痛驱寒湿,酸涩收敛去污脓;






淡味渗湿通水道,甜味补虚调气用。






味苦解毒善清热,咸寒降火把坚攻;






味浑质润擅补虚,气香双色长止痛。






圆茎白花多寒性,方梗花红燥热浓。






根黄清热又退黄,节大散瘀驳骨通。






茎叶有毛善祛风,枝叶有浆可拨脓;






圆茎中空能利水,叶香方枝解痧用。






有刺多毛能消肿,蔓藤通路把筋松;





纹理星散行气血,浆色厚重补虚宏。





对枝对叶风湿药,专治跌打与风痛;




叶梗生毛多止血,刀伤烧伤立见功。



香花发散利巧坞,诸子降气三道通;



圆茎白花多寒性,方梗红花温性雄。




(蓝日春)

温馨提示

本站所有偏方秘方,请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zuchuanmifang.cn/mifang/19028.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