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养生秘方正文

枇杷花陈皮炖鹧鸪 生地茯苓黑豆排骨汤

生地茯苓黑豆排骨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

料 生地15克,土茯苓15克,黑豆100克,排骨150-200克

法 先把生地和土茯苓煮30分钟,然后把汤渣除去,再加入黑豆和排骨煮90分钟。

适应症 凉血、祛湿,治皮肤瘙痒和湿疹。

枇杷花陈皮炖鹧鸪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李穗晖

料 枇杷花20g(鲜品倍量),枇杷叶5片,布袋包裹,陈皮5g,南北杏15g,生姜3-4片,红枣1个,鹧鸪1只。

法 将上述材料同炖,炖熟后去除布袋,以少量盐调味即可,饮汤吃肉。

效 此汤鲜甜味美,对于久咳、燥咳、咳喘迁延不愈,慢支肺气肿患者恢复期、长期吸烟者均有较好的润肺止咳之功效。

白菜干罗汉果瘦肉汤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萧月兴药师

料 罗汉果1/10个,白菜干60克(用冷水泡软),南北杏各5克,蜜枣4枚,陈皮1块,瘦肉250克。

法 将上述材料清洗干净,等水开了之后,放入所有材料,再次水开之后,将火调至小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 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滑肠通便、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可用于肺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状。白菜干是白菜晒干而成,以甜、淋、软、甘著称,在天气干燥时,最宜用白菜干煲汤。因为白菜干能养心调血、除烦止渴,有消除燥热、通利肠胃、下气消食的作用。
此汤清润甘爽,食用时喝汤吃汤渣,可以清肺热、治咽炎声嘶等。

意 脾虚者不宜食用。
春季肝火,眼睛干涩怎么办?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表示,春季要养肝方能护眼,对症食疗很重要。为此,黄仲委推荐了以下两款食疗:
灵芝茶 灵芝3~5克、西洋参5克、三七片3克,加普洱或绿茶泡茶,每天一次,可多次续水。

效:适用于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等。辅助用于各类眼底出血、血管堵塞、黄斑变性、新生血管出血、水肿。

陈菊翁茶

陈皮一小片、水翁花10克、菊花3克,加绿茶泡茶。

效:水翁花气微香,味苦微甘,性凉,可清热生津、解酒消滞利湿。每天一次,可多次续水。适用于熬夜、酒后、触屏一族,常眼红、眼干涩、眼屡有分泌物,伴有头昏脑涨、食欲不振、胃胀、舌苔厚者饮用。

冰糖银耳赤小豆莲子羹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王姿媛

材料: 干银耳15克、莲子(留心)15克、赤小豆30 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干银耳泡2小时,去杂洗净,撕成小朵;莲子、赤小豆分别洗净,备用。
2、将莲子、赤小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加入银耳、冰糖,再煮15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 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莲芯还有很好的祛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睡眠。银耳则是一味滋补良药,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养颜之功。赤小豆有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之功效。

此汤具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养心安神、健脾之效。专家表示,这是一款非常好的滋补养生保健汤,但消化不良与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


茉莉金桔饮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李穗辉
材料: 茉莉花5克、金桔饼10克(也可用自制金桔蜜饯或咸金桔代,以蜜渍者味道较佳)
做法: 将茉莉花与金桔蜜饯以沸水同泡。
功效: 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化痰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慢性咽炎、梅核气、腹胀腹痛等病症,热甚者慎用。

土茯苓煲猪脊骨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郑婕药师
材料: 土茯苓50~100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 土茯苓30-60克(鲜品100-150克),放入煮好的猪骨汤中煎煮半小时,食用时可去药喝汤
功效: 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作用

山楂扁豆金银胗汤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丘振文
材料: 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克、生姜3片。
做法: 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肉洗净。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点评: 健脾祛湿、开胃消滞。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扁豆与山楂同用,可以加强健脾祛湿、消食开胃的功效,更适合胃口差的老人小孩健脾祛湿。
温馨提示

本站所有偏方秘方,请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zuchuanmifang.cn/mifang/1415.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