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70页
-
产后便秘 中医有方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中医认为分娩后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盛,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当以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为治,可按下列中医辨证治疗。 1.血虚肠燥型;主要表现为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无胀痛,饮食如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选用四物汤加减,药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胡麻仁、火麻厂、龙眼肉、桑仁、柏子十二、枣仁、天麦冬、木香各10 克,水...
-
便秘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便秘 便秘指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或有便意,但 排便困难者。本病发生原因常有燥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或阴虚血少等。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麻仁、杏仁、瓜蒌各等分,白蜜适量。三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方二] 香蕉1--2个,冰糖适量。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日1--2次,连服数日。 本方适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方三] 锁阳、桑椹各15克,蜂蜜30克。将锁阳切片与桑椹水煎取汁,入蜂...
-
治结肠炎方 有效率96.43%
处方:白术、茯苓、藿香各15克,党参、葛根各12克,木香(后下)、炙甘草各6克。加减:腹痛拒按加元胡15克,香附12克;腹痛喜按加白芍15克,当归12克;神疲乏力加党参至20克,黄芪10克; 气陷脱肛加炙黄芪20克,升麻12克;纳呆加鸡内金6克,山楂15克;大便溏薄加苍术15克,炒薏苡仁30克;里急后重加槟榔、枳壳各12克;大便不爽加大黄(后下)6克;泻利无度,滑脱不禁加石榴皮15克,诃子12克;久泻伤阳加补骨脂12克,肉豆蔻9克;久泻伤阴加乌梅30克,焦山楂12克;舌下脉络瘀滞加三七末(冲服)6克;下利脓血色淡加...
-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方
河南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白头翁、土茯苓各25克,秦皮、当归、炒麦芽、炒谷芽、炒神曲各18克,枳壳10克,黄柏、陈皮各12克,黄连9克,广木香、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化滞。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临床表现为大便质稀,有时如水样,便中夹有大量脓血黏液,每日5—6次之多,伴有低热37.5度左右,肛门灼热疼痛,腹痛下坠,泻后疼痛稍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专家点评: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
-
更年期便秘推荐食疗验方
更年期便秘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与更年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外,一些胃肠疾病如直肠炎、痔疮、肛裂、盯周脓肿或溃疡、肠道肿瘤、肠梗阻等均可形成肠道机械性的梗阻,影响排便,导致便秘。还有一些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垂体功能低下、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多次妊娠等均可山于肠壁肌力减退而排便困难。另外,一些药物也会引起便秘的发生。除这些因素外,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也与便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因此,更年期便秘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多方面地进行调理。其中,饮食调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推...
-
香蕉治便秘方:烤香蕉更佳
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而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通便,可治疗热病烦渴、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症,故而较适用于肠胃积热所致的热秘,可于饭后1~2小时进食,每日1~2根为宜。 治疗方:适用于虚弱病人的便秘。香蕉2只、冰糖适量。取香蕉2只去皮放入盘中,加冰糖适量,隔水蒸透。 每日服2次,连服7日即可。清热润燥,润肠通便。 很少有烤着吃水果的,但近年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水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有益于健康的营养成分,都存在于果皮之上。有多数水果吃的时候要去掉皮,把这部分有价值的成分白白扔掉。如果在吃水果时能把果皮用火...
-
名医石恩骏 治疗习惯性便秘 专用方
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乃各脏腑组织之综合作用,而肾与脾之功能十分重要,大肠中糟粕之运行排泄,肠道本应自然下行之气机正常与否,又主要在于脾之健运与否。若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可维持正常之排泄,反之则有习惯性便秘等顽症。凡习惯性便秘者,多长期服用清热泻下或润下之剂,甚或灌肠治疗,脾胃正气必然伤损。临床常为两种表现,...
-
用名医方药治老年便秘
临床运用《古今中医效验秘方宝典》中载赵恩俭(注:赵恩俭为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治老年人便秘方,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疗效甚佳,特介绍如下: 基本方:黄芪30克,银花、当归、肉苁蓉各10克,白芍、火麻仁各15克,厚朴、酒大黄各5克,威灵仙8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嘱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纠正不良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适当参加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疗效:治疗47例,除3例未坚持用药外,其余44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消肿散结方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便日解一次,小便黄清,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专科检查:取膝胸位,10~12点肛缘旁见一肿块约5×5厘米大小,皮色不变,质硬无应指感,触痛阳性。证属阳虚湿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 治拟益气活血,温阳托毒,消肿散结。内服方药:党参12克,太子参12克,沙参12克,鳖甲...
-
临床常用主治中暑偏方
第二十节中暑 中暑是人体感受暑热后引起的疾病。暑为夏病之首,中暑的“中”字,形容暑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当环境气温超过32℃时,就可能有中暑发生。本病的发生除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有关外,还有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主治中暑的偏方如下。 [方一]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将上述三花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本方清暑解热,芳香开窍,可去心胸烦热。 [方二] 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将三豆加水煮烂后,取浓汁加入白糖或其它调料饮用。 本方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