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53页

方 第2153页

  • 乳腺癌乳复方 中医药治疗思路

    乳腺癌乳复方 中医药治疗思路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类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防治日益受到重视。乳腺癌属中医学“乳岩”“乳石痈”“乳石”“石榴翻花”等范畴。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研究证实,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长期以来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个性化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国医大师潘敏求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

  • 乳腺癌以软坚散结验方加减治之

    乳腺癌以软坚散结验方加减治之

    庞某,女,44岁。2013年11月19日,右乳癌术后2月余,浸润性导管癌,LN 4/18,ER-,PR-,CerB2-,舌暗苔少,脉沉细。处方如下:橘皮10g,竹茹10g,清半夏10g,补骨脂10g,丹皮10g,炒山栀10g,炒柴胡10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15g,炒白术15g,薄荷8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山慈菇10g,五味子6g,地龙10g,三七5g,重楼15g,生甘草10g,代赭石15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3...

  • 春季阴道炎中医偏方

    春季阴道炎中医偏方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独特的女人味,收获众多的目光。然而有一种“女人味”可不是女人所想要的,那就是来自下身的味道。这是阴道炎的症状。阴道炎是一种典型的妇科疾病。 在春季,阴道炎疾病往往容易复发,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这是肝经郁热引起的。我们知道肝喜欢疏泄,如果肝气长期郁结便会在体内生火。而肝木易克脾土,肝火旺盛必然会使脾胃的功能受损。脾胃受损,水湿便在体内停留。当水湿与内火相斗争时,便会沿着肝经往下走,而足厥阴肝经正好往下绕经阴部,那么湿热必定沿着肝经直犯阴部,于是就给许多细菌、病虫等提供...

  • 崩漏 血崩不止暴崩宜补处方

    崩漏 血崩不止暴崩宜补处方

    崩漏是妇女月经妄行的总称,经血暴下如注、大量溢出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然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可以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已故江苏省名中医王健行以擅长诊治妇科疾病著称,临证辨证细详,处方机动灵活,创见颇多。本文主要介绍王健行运用“暴崩宜补、久漏宜通”理论治疗崩漏的经验。 暴崩宜...

  • 流产“小产”药膳调理方法

    流产“小产”药膳调理方法

    女性妊娠12~18周内胎儿已形成而流产,中医称为“小产”。十月怀胎后的自然生产有如瓜熟蒂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小产有如生采青果,容易破坏皮肉,对母体的伤害更甚于自然生产。若在此时不好好地调养,小则伤身,还可能终身不能受孕或是造成习惯性流产,严重者会伤命。现将一些小产的调理方法介绍给大家。 小产如果过了危险期,可以用中药辅助膳食调养,可以将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的黄芪补气汤制成药膳:黄芪60克、当归30克、肉桂3克,鳝鱼500克,料酒、葱、姜、蒜、食盐、味精适量。将以上中药浸泡在80...

  • 中医“乳岩”乳腺癌 配合下列中医治疗方

    中医“乳岩”乳腺癌 配合下列中医治疗方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乳腺癌的典型体征有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当体检或洗澡时发现这些症象时,应及时检查、治疗。 本病属中医“乳岩”范畴,多为肝气不舒,气滞血瘀,痰浊阻滞所为,在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中医治疗方。 1.肝郁痰凝型: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乳房胀痛,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舌淡,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

  • 乳腺结节小肿块 治法处方

    乳腺结节小肿块 治法处方

    乳腺结节是女性常见疾病,特指乳腺内的一块或多块组织增生形成的小肿块,尤其是在更年期前后多发。大多数乳房结节是单个的,但也有可能是多个小结节组。乳房结节属于中医“乳癖”范畴,这类结节通常是良性的,临床可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肿胀、乳房疼痛、触摸不适感等。在经期通常会出现疼痛,但在绝经期后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河北省名中医、邯郸市馆陶县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张洪洲认为乳房结节是气郁痰阻、气血瘀滞而成。《素问·举病论》曰:“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

  • 扭伤后自疗方法

    扭伤后自疗方法

      关节扭伤是因间接的暴力致使关节部位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所能承受的活动,引起筋膜、肌腱、韧带过度扭曲、牵拉而致的损伤。常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扭伤后可采取以下自疗方法:   1.五倍子50克炒黄,栀子30克微炒与石膏20克共研为细面,用蜂蜜、醋、酒少许调成糊状外涂敷患处。每日一次。   2.花椒30克,食盐30克,浸入高度白酒250毫升中密封10天后,用棉球蘸药酒擦拭患部,每日3次。   3.土鳖虫8~15只,用温开水洗净后研为细面。每次取药面3克,用白酒送服,每日两次。   4.生大...

  •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患者曹某某,女,49岁,2015年1月27日就诊。左乳癌术后5年,左上肢肿胀不适,一般情况可,口微干,纳可,乏力,舌淡苔白,脉微滑。 久病必瘀,证属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5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灵芝30克,核桃枝30克,黄精30克,玉竹30克,余甘子30克,云苓30克,猪苓30克,车前子30克,蛇六谷20克,红豆杉2克,肉桂10克,生甘草10克,龙眼肉40克,水煎服7剂。7剂后上...

  •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方

    河南名医治慢性宫颈炎方

    处方:龙胆草8克,栀子、黄芩、车前子、土茯苓、泽泻、生地、当归各10克,通草、甘草、柴胡各6克,椿根皮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利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宫颈轻中度糜烂。 专家点评:方用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引《和剂局方》)加减。药理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具有明显而缓慢的抗炎作用,且能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创方者:齐绍霞...

  • 月经量少方药组成

    月经量少方药组成

    月经量少是育龄期患者的常见病,尤其是近几年,患者日益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询问病史,大多数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熬夜、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身心过用史。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个年龄段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逐渐增多,而月经量少伴随的症状之一就是不孕,其次还有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面色少泽,甚至是暗黄无光泽,黄褐斑。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提前衰老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希望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满足生育要求甚至是延缓衰老。对于这类患者,我以前常用益气养血、甚至是血肉有情、填精益髓之品加减治疗,效果一般,很容易出现滋腻碍胃现...

  • 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35~39岁和60~64岁是宫颈癌发病的两个高峰,但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宫颈癌已对中青年女性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中医药治疗可改善宫颈癌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逐渐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中医认为,宫颈癌可归属于“带下”等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原因有关。肝疏泄失职,则可见带下淋沥;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妄动,崩漏而生,下血未止;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逐成带下;感受热...

  • 治妇女霉菌性阴道炎方

    治妇女霉菌性阴道炎方

    1.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百部各50克,紫草、雄黄、蒲公英、防风各30克,煎水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次,7天为1 疗程。 2.女贞子30克,龙胆草30克,蛇床子50 克,白藓皮50克,黄柏 15克,荆芥15克,防风 15克,薄荷5克,用纱布包好诸药,放入沙锅内,加水煎至1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10天为1疗程。 3.木槿皮30克,白藓皮30克,苦参30克,黄柏、当归尾各20克,土茯苓50克,枯矾10克,冰片5克。除冰片、枯矾外,余药水煎,用纱布滤取药汁,加入冰片、枯矾溶于药...

  • 乳腺炎病案 软坚清热处方

    乳腺炎病案 软坚清热处方

    【病案】   崔某,女,24岁,2015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诉五个月前顺产一女婴,母女身体尚好,三个月后不明原因左右两乳房胀疼,触之疼甚,恶寒发热,全身困疼,体温38.6℃,在街道诊所输液加抗生素治疗10天热退疼止,但左右乳房内各遗留有一大小不等的疙瘩。B超检查可见右侧乳房内结节20毫米×40毫米,左侧乳房内结节12毫米×18毫米,触之疼痛。患者精神郁闷不乐,脉弦缓,舌质红,苔淡白薄。此乃初产,乳汁分泌旺盛,乳汁壅聚伤于乳络,瘀滞不通,则肿且疼。   治疗 宜活血...

  • 治闭经重视舌脉气血同调 治则方药

    治闭经重视舌脉气血同调 治则方药

    国医大师柴嵩岩善治妇科疑难杂症。柴嵩岩于18岁时拜时伤寒大师陈慎吾为师,研习中医典籍及临证,后又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批中医学习西医学员。其推崇朱丹溪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点和学术思想。笔者拜柴嵩岩为师,在临证学习10余年中,对柴嵩岩治疗闭经的独特经验和学术思想颇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重视舌脉 柴嵩岩遵循古训,辨证论治,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实者,发于暂,...

  • 慢性阴道炎 中药处方治阴痒反复带下量少

    慢性阴道炎 中药处方治阴痒反复带下量少

    慢性阴道炎 王某, 女, 40 岁, 2016 年 3 月 11 日来诊。患者阴 道炎病史, LMP: 2016 年 3 月 3 日, 现已干净。自诉去 年 11 月行宫颈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现阴痒反复, 带下 量少, 未见豆腐渣样白带, 曾使用阴道塞药, 因过敏停 用。舌质黯红, 舌苔黄腻, 脉弦。已婚育, G3P1A2, 未 避孕, 有生育要求。既往输卵管积液病史, 自诉 3 年前 经介入治疗后通畅。使用双唑秦、 制霉菌素后自觉不 适。辅助检查: 2016 年 2 月 21 日外院白带常规检查 提示: 白细胞阳...

  • 萎缩性阴道炎 中医妇科调经治疗方法

    萎缩性阴道炎 中医妇科调经治疗方法

    萎缩性阴道炎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非特异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有25%~58.6%的女性受到萎缩性阴道炎困扰。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或有血性分泌物,外阴瘙痒,性交痛,甚至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目前治疗多采用全身或局部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对阴道正常菌群有一定破坏作用,不利于阴道内环境改善,停药后易复发;雌激素长期口服或应用不当,可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诱发妇科肿瘤风险,部分病例有血栓高危因素,限制了...

  • 经前漏红中医传统的辨治方法

    经前漏红中医传统的辨治方法

    中医治疗经前漏红的研究进展 经前漏红是指在月经来潮前阴道出现少量出血, 呈点滴状、棕褐色, 一般持续3~5天, 甚则7~8天至月经来潮。现代医学多将之称为“黄体期出血”。中医学并无“经前漏红”的病名, 因其临床表现与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相似, 因此对其的记载散见于这些疾病的记述中。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经前漏红的研究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 按传统的辨治方法, 经前漏红属于出血性疾病, 病因无外乎虚、热、瘀。 1...

  •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房胀痛 中医处方

    乳癖案 患者某, 女, 47岁, 2014年12月27日就诊。 患者两 侧乳房胀痛约6个月, 近2月加重, 月经前疼痛加重, 连及两胁, 平素性急, 双目干涩, 偶耳鸣, 食后胃脘 痞, 反酸, 噫气, 月经淋漓不尽约10d, 量少, 寐差, 易 醒。 舌淡红, 苔白齿痕, 脉弦。 乳腺彩超示: 乳腺小 叶增生。 西医诊断: 乳腺增生, 中医诊断: 乳癖, 证属 肝郁痰凝。 处方: 柴胡15g, 酒芍15g, 当归15g, 焦术 15g, 茯苓15g, 郁金15g, 清半夏15g, 枳实15g...

  • 阴道炎的中药方剂

    阴道炎的中药方剂

      阴道炎是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表现为白带增多、性状改变,可伴有外阴瘙痒、性交痛或尿痛、尿频等。本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及风、冷、湿、热之邪。先提供三剂中药处方以供参考。      柴胡石膏汤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组成】柴胡6克,石膏15克,黄芩6克,荆芥4.5克,前胡6克,茯苓6克,升麻3克,桑白皮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化痒汤   【辨证】阴虚火燥,内火郁结不散。   【治法】清热解郁,散火止痒。   【组成...

  • 治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治方

    治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治方

    治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方 处方:山栀子、防风、知母、萆解、黄芩、防己、蚕沙各lO克,赤小豆、滑石、连翘、桑枝、鸡血藤各15 克,生石膏30克。 加减:发热、皮肤有红斑结节者,加水牛角30 克、丹皮、赤芍各10克;食欲不振者,加炒山楂12 克,薏苡仁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祛风通络。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型。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晨僵,肢体酸楚沉重,病势较急,或伴发热,口苦口渴,烦躁尿赤,有汗不解,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创方者:...

  • 急性乳腺炎 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

    急性乳腺炎 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

    笔者临证20年来,时遇因初次母乳喂养不当、不愿意母乳等,导致乳汁壅滞于乳房,引发急性乳腺炎病例,尽早运用内服方药和外敷药,疗效满意。 内服方:王不留行8g,通草8g,鸡血藤12g,丝瓜络10g,路路通6g,熟地黄15g,川芎10g,大枣10g。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一般连续服用1周即可。 外用方:黄柏20g,金银花2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15g,千里光15g,每次用500ml,水煎开后待温热敷患病部位,早晚各1次,每次热敷半小时左右,热敷后可继续喂奶。每日1剂,连续用3~5天。...

  • 背痛养生保健 十种方法

    背痛养生保健 十种方法

    长时间伏案工作、一动不动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弯腰驼背玩电脑……所有这些生活“常态”,都很容易伤及后背。不妨试试美国西北大学整形外科教授迈克尔·谢弗最新总结出的“防止背痛的10种简单方法”。 1.设置手机闹铃,定时活动。很多手机可以随意设置多组闹铃,提醒自己在特定时间起身活动、拉伸运动或散步。等到养成运动习惯,就可以让它“下岗”了。 2.边走边说。要长时间接听手机时,不要趴在桌前,最好戴上耳机,...

  • 非特异性外阴炎 治法处方

    非特异性外阴炎 治法处方

    □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非特异性外阴炎,是指妇女的外阴部在一般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粪便、阴道分泌物或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而发生的皮肤黏膜炎症。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3型辨治。 脾虚湿盛型:阴部瘙痒或肿痛,搔抓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增多,质清稀、食少纳呆,大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健脾、祛湿、止痒。 处方:黄芪、苦参、薏苡仁各30克,山药20克,茯苓、白术、蛇床子、陈皮各12克,党参、苍术、车前子...

  • 治疗骨病药酒效方

    治疗骨病药酒效方

    处方组成:穿山甲10克,肉桂30克,川木瓜15克,当归15 克,桂枝15克,红花12克,千年健15克,川芎10克,小茴香10 克,生麻黄30克,杜仲30克,僵蚕16克,茜草30克,川牛膝15 克,陈皮15克,石南藤12克,羌活12克,全虫12克,独活12 克,钻地风15克,木香12克,炮姜30克,制乳香15克,熟附子 15克,生草乌30克,生川乌30 克,天麻12克,五加皮’35克,公丁香12克,钩藤10克,制没药 10克,秦艽15克,石斛12克, J11断12克,石菖蒲12克,制马钱子35克(炒烫、香...

  • 女性保养子宫的重要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案

    女性保养子宫的重要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案

    传说女人都是一个个美丽的天使,带着爱的翅膀生活在天堂,当她遇到心爱的人之后,便不惜折断翅膀来到人间…… 然而我身边的这个美丽天使看上去十分憔悴,她生病住院刚做完子宫肌瘤手术,在看护的这几天里,和病房的伙伴聊天,发现她们共性都是平日里爱熬夜、月经期洗头洗澡吃冷饮、关键时期都不注意?选择手术实属无奈,谁不知子宫是女人美丽的引擎,爱美人皆有知……这样太残忍了。 她是女人的“后花园”,藏于体内,并相伴一生,见证女人每一个阶段...

  • 子宫肌瘤 荆芥穗治疗 处方与用法

    子宫肌瘤 荆芥穗治疗 处方与用法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 妇科良性肿瘤,中医临 床分为气滞、血瘀、痰 湿、寒凝等证型。 对于素体虚弱,寒 凝气滞血瘀型子宫肌 瘤的患者,可用生化汤 加益母草、荆芥穗治疗。 处方与用法:全当 归28克,川芎15克, 炙甘草3克,炮姜5 克,桃仁3克,益母草 30克,炒芥穗9克。水 煎分2次服,每日1 剂,日服2次。 本方具有化瘀生 新、养血活血、祛除恶 露、收缩子宫功能。方 中益母草有活血、化瘀、 调经、消水功能,常用于 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 漏难产,胎盘不下。荆 芥穗味辛,微温,归肺, 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 功能。...

  • 子宫脱垂,阴挺,方药:逍遥散加减

    子宫脱垂,阴挺,方药:逍遥散加减

    2020年11月5日,68岁的韩阿姨面带愁容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裴瑞霞主任诊室,自诉3月前于西安交大二附院检查,发现“子宫脱垂”,未重视,未治疗。3天前自觉阴道下坠感加重,伴便溏,遂至裴瑞霞主任门诊就诊。 现症见:阴道下坠有异物感,小腹坠胀,大便溏稀,2~3次/日,双膝关节以下瘙痒难耐,平素心情烦躁郁闷,易紧张、焦虑,自觉全身不适,沉重乏困,莫可名状,食纳可,夜眠可,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沉弦。 既往史:4年前因胃脘及全身不适,行相关检查后确诊为“胃息...

  • 经行腹痛,痛经,方药,温经汤加减

    经行腹痛,痛经,方药,温经汤加减

    李某 女 25岁 湖南常德 职员 主诉:经行腹痛五年 首诊:2013年5月10日。患者于5年前经期贪凉饮冷后出现经行腹痛,经前感觉小腹不适,行经期及饮冷后少腹疼痛,伴恶心,心悸,腰痛,白带多色白。肌肤紫斑淤块,色暗红。近2月来上述症状加重,经期腹痛难忍,不能正常上班。现症见:月经第一天量少,色暗红,夹淤块,少腹冷痛,腰部坠胀,恶心、心慌气短,腹胀拒按,脉沉缓,舌质淡红,苔薄白。 诊断:痛经 气滞血瘀 寒凝胞宫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暖宫 方药:温经汤加减 处方: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5g 香附...

  • 痛经中药处方 治经行腹痛6年

    痛经中药处方 治经行腹痛6年

    痛经 刘某, 女, 38 岁, 2016 年 2 月 22 日来诊。患者经行腹痛 6 年, 同房出血一次。LMP: 2016 年 2 月 14 日, 痛经( + ) , 血块( + ) , 经行浮肿, 腰酸, 舌质红, 舌苔微 黄, 脉弦滑。既往盆腔内异症, 2009 年 5 月因痛经, 行 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 + 左卵巢囊肿剔除术。辅助检 查: 2015 年 12 月 2 日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hin- prep cytologic test, TCT) 提示: 轻度炎症。2015 年 11 月 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