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50页

方 第2150页

  •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中国回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学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族医药理论中其对妇女生理结构及功能的认识,特别是在崩漏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治疗崩漏常用药物及方剂介绍如下。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药物 诃黎勒: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以黄橙色有光泽坚实者为佳。《回回药方》称“可不里诃子”。其味酸、涩,性温,能敛肺、涩肠、下气,用于治疗久咳、久泻、崩漏、带下、遗精等。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回回药方》称“阿福散汀”。其味苦、辛,性...

  •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主治女子痛经 养血活瘀理气行湿方药

    方药组成 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槟榔5克,生麦芽30克,生甘草10克。舌苔白腻加藿香、佩兰、陈皮;大便稀薄加炒山楂、煨肉豆蔻;饮食不馨加谷芽、稻芽、神曲。 功效:养血活瘀,理气行湿。 主治:女子痛经。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方解:此方由当归芍药散加槟榔、麦芽、甘草组成。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产后缺乳 自创方剂童脉汤

    产后缺乳 自创方剂童脉汤

    古人云:“产后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概妇人以血为本,上为乳汁下归血海。产后缺乳实乃冲任气血之虚弱无疑也。无乳者也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汁不行。可见产后缺乳气血不足津液亏损,乳汁不行化源不足为其本,肝郁之滞乳络不畅为其标。 对临床产后缺乳,立方以大补气血,养阴充津,兼以通络下乳为治疗总则,自创方剂童脉汤。 组成:当归30克,黄芪30克,香白芷5克,黑芝麻12克,王不留行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6克,瓜蒌12...

  • 马大正以脏腑藏泻特点选用经方治疗月经病经验

    马大正以脏腑藏泻特点选用经方治疗月经病经验

    马大正教授, 主任中医师, 第三、五批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 四十余年, 精于《黄帝内经》 《难经》而旁及诸子之 学, 尤精于仲景经方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研究。 笔者 作为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 有幸进入 其工作室学习, 收益甚多。 其中对于马老师根据胞宫 藏泻功能特点, 运用同一经方治疗病态完全相反的 月经病症, 且疗效确凿, 体会颇多, 现以经方治疗崩漏和闭经为例, 将浅显心得介绍如下。 肾气丸治验 马老师认为肾司开阖, 开则津液得以出, 阖则 精血得以留。 肾的气化正...

  • 产后缺乳自拟验方配合针刺及耳穴埋豆治疗

    产后缺乳自拟验方配合针刺及耳穴埋豆治疗

    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李伟莉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载,对该病的治疗方面传承中又有创新,用药具有特色。由于孕产妇年龄的升高、剖宫产率的增加、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了产后缺乳发病率升高。缺乳指产妇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多发生于产后2~3天至半月内,亦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近年来,随着孕产妇年龄的升高、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切口疼痛,社会心理因素等,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升高,同时奶粉使用加重经济负担,奶粉安全问题威胁婴儿的健康。此外,现代医学临床治疗的药物较少,易被新生儿通过乳汁吸收,安全性待进一步研究。中...

  • 妇科阴挺,乳陷,经闭中医方治

    妇科阴挺,乳陷,经闭中医方治

    郑长松是山东名医,事中医诊疗,尤精于妇科。下面介绍郑长松治疗妇科验案三则,以供读者学习。 阴挺 阴挺为病,多因气虚或肾亏,以补虚举陷立法施治,而投龙胆泻肝汤治者,甚为罕稀。现举一例,以本方出入应手取效。 谯某某,女,39岁,1977年10月5日就诊,主诉少腹重坠,腰骶酸楚,每久立、远行、劳累后加重,历时已逾两月,经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脱垂1度”。患者伴神疲乏力,口渴心烦,带下量多,溲赤便秘。诊见唇干舌赤,苔白稍腻,脉弦略数。《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

  • 带下增多气味异常 孙氏清带洗剂处方

    带下增多气味异常 孙氏清带洗剂处方

    处方组成   蛇床子15克,白鲜皮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2克,金银花12克,地肤子15克,生薏米15克,紫苏叶10克,百部根12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芡实仁15克。   方药歌诀   清带洗剂蛇白白,   金花蒲地苏薏百,   龙骨牡蛎芡实仁,   解毒敛湿止痒灵。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带的功效。主治湿热下注之证。症见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可伴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症。带下量多...

  • 治奶水不足验方四则

    治奶水不足验方四则

    1.地锦草30克。水 煎服.或与鲫鱼1条同 煮饮之.连服3~5日。 2.当归15克.王不 留行9克。水煎分2次 服。每日1剂.连服3~ 5日。 3.通草15克.猪蹄 1只。炖服,每日1次,连 服3日。 4.豆腐12克.红糖 30克。上两味食材加水 500毫升。文火煮熟.加 入米酒30毫升.吃豆腐 喝汤,每日1次。连服3~ 5日。 (玉梅) 治卵巢囊肿验方二则 1.瞿麦、半枝连、生 牡蛎、昆布、海藻、白芥 子各30克.天花粉20 克,三棱、莪术、当归各 15克。仙茅、乌药、川 芎、重楼、炮甲、水蛭各一 1...

  • 痛经治疗8个小妙方

    痛经治疗8个小妙方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因此,调经治疗大法以补肾、健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这里有8个小妙方可以帮助大家治疗痛经。 妙方1:山楂桂枝红糖汤      配制方法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 效   此食疗方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具有...

  •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不孕症方药 补肾养血益气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梁贻俊擅治妇科疑难病,现总结其治疗妇科病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今有幸跟师梁贻俊学习,深得教诲,收益颇多,以求深刻领会其治疗思路。 医案一 患者,女,34岁,2003年3月4日初诊。结婚9年,曾做4次人工流产,此后未避孕,未孕2年余,前来就诊。末次妊娠2000年6月,于怀孕85天时,B超示:“胎停育”,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基础体温单相,月经周期3~6/60~90天,量中色红,有少量血块,经期腰痛、腹痛,末次月经于2月28日来潮,现...

  • 妇女带下病多由带脉失约 临床治疗方

    妇女带下病多由带脉失约 临床治疗方

    妇女阴道流出白色黏液,其状如带,量多淋漓,如涕如唾者,称为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分明,称为赤白带;白带色黄者,称为黄带;色红者称赤带。另外,还有青、黑,或五色杂见的,因而又有青带、黑带、五色带之称,总称带下。   中医认为,本病之生,多由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加上脾虚、肝郁,或奇经虚损、阳气不足等因素,致湿浊、湿热下注引起。至于阴虚内热,扰动冲任所致白带,临床也为常见。   凡带下色白,黏腻稀薄,秽气不重,且精神倦怠,食欲不佳,劳则带下更多者,为脾虚湿浊下注,应健脾除湿,佐以收敛。临床上常用完...

  • 妊娠甲亢 谈六经八纲辨证方法

    妊娠甲亢 谈六经八纲辨证方法

    陈某,女,27岁,孕妇,2014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心慌1月。患者一月前(妊娠10周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2014年10月10日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妇科,检查胎儿发育正常,建议内分泌科就诊,予查甲功五项均异常:T3 3.00mmol/L,T4 229.40mmol/L,FT3 7.1pmol/L,FT4 27.79pmol/L,TSH 0.01uIU/L,诊断“妊娠甲亢”,予丙硫氧嘧啶4粒,每日三次,口服。患者担心影响腹中胎儿,未敢服用,经人介绍求诊冯世纶,刻...

  • 多囊卵巢综合征调冲消癥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调冲消癥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临床较常见亦较难治之病,单纯从痰从瘀从虚论治,效果均不甚理想。据其所现证候,每多虚实夹杂,从肾元冲任亏损、痰瘀阻滞胞脉立论,用调冲消癥方治疗,获效尚称满意。兹介绍经验于后,供临证参考。 调冲消癥方组成:柏子仁(杵)15g,熟地黄15g,怀牛膝15g,续断13g,泽兰10g,卷柏10g,当归15g,川芎10g,覆盆子15g,葛根15g,女贞子(杵)25g,菟丝子15g,鹿角胶(研冲)15g,莪术15g,生黄芪15g,桂枝10g,茯苓15g,桃仁10g,赤芍12g,丹皮10g,生姜3片,红枣(...

  • 子宫切口假腔经期延长从整体辨证予经验方原方

    子宫切口假腔经期延长从整体辨证予经验方原方

    近来年,子宫切口假腔一词在妇产科临床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作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1],其造成的经期延长,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个月至20天方净,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西医学称本病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是指剖宫产后由于子宫切口缺血或感染导致愈合缺陷损伤血管、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切口裂开等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目前公认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位置不当及切口反复感染[3]。而西医目前治疗本病尚无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导师雷磊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湖南中医药...

  • 少女漏证(寒瘀内阻)诊断处方

    少女漏证(寒瘀内阻)诊断处方

    李某某,女,17岁,学生,2016年5月20日初诊。以“月经淋漓不尽30天”为主诉就诊。 患者1月前,正值月经期,赶上体育课时间,分别参加两节高强度运动体育课后,均立即冲凉,因冲凉时水温过低,感觉“冷得心里难受”。之后,月经始终不干净,自以为会自然痊愈,未重视。不知不觉中,1个多月不干净,家长带其前来就诊。 诊见 月经淋漓不尽,量少,偶有少量黑色块状,下腹部轻微不适,偶有短暂刺痛感,遇天气变化时明显,伴有轻微恶寒、情绪忧郁、舌紫、苔薄白、脉涩。...

  •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少女痛经中医治疗药方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未孕的女性,往往生育后痛经就会减经或消失。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现提供一中药治疗方: 处方与用法:红花、丹参、当归、元胡、香附、山楂、牛膝、泽泻各10 克,小茴香、吴莱萸各3 克,肉桂(后下)5克。水煎服,日1剂,月经期前3 天,连服3天。下个月经周期再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共9剂。血块较多者,加桃仁5克,红花 5克,莪术5克。 功效:温经化瘀.行气止痛,治少女腹部受寒后...

  • 月经提前白带量多中医从脾论治方案

    月经提前白带量多中医从脾论治方案

    案一:赵某,女,40岁。自感白带量多来诊。刻诊: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午时感头重如裹,食欲不振,白带量多、清稀、无异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辨为脾虚湿盛之证,处以完带汤加减: 白术30克,苍术10克,陈皮30克,人参10克,甘草6克,车前子10克,柴胡6克,白芍10克,山药20克,荆芥穗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水煎服,分早晚空腹温服。 一周后来诊,白带量减少,身体感觉好转,随将原方研末,每日早晚服用,后随诊,病人身体健康,白带正常。 案二:程某,女,30岁。自诉月经提前...

  • 月经后期 月经失调 方用傅青主的温经摄血汤

    月经后期 月经失调 方用傅青主的温经摄血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韩婷芬、王俊月 指导老师:谢文英 月经后期又称经迟,相当于西医的月经失调,可伴见于卵巢、子宫等器质性疾病,或手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经以月至,有常也。其来过与不及,皆谓之病。”中医认为月经后期多可分为虚实寒热,有血虚、阳虚、血寒、肝郁等。血虚是因久病体虚、产后失血、脾胃虚弱化源不足;阳虚是因素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不能温运,气为血之帅,阳气虚则血亦少,血寒则是因感受寒湿邪气,阻滞冲任,寒主收引、凝滞,运行不畅亦不得如约而至;肝郁常见于妇女多忧思郁怒,素体阴...

  • 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

    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

    张士舜,男,1939年生,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首届名中医、石家庄市名中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倡“三辨论治”理论治疗肿瘤,多年来临床获显著疗效,现介绍其治疗带下病的验方加味完带汤如下。   组方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车前子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黑芥穗1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   功用 补脾肾、疏肝解...

  • 倒经 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 病例验证

    倒经 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 病例验证

    处方组成:鲜生地、珍珠母(先煎)各30g,丹皮炭12g,焦山栀、荆芥炭、黄芩各6g,牛膝炭15g,生甘草3g。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于周期性吐衄前服完5剂,每日服1剂。如无效果,可于下个月周期性吐衄前再服5剂。 功效主治:倒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倒经患者13例,未婚9例,已婚4例,年龄均在35岁以内。13例中,服药5剂治愈4例,10剂治愈者3例,15~20剂治愈者4例,无效2例。 (魏忠义) 麻黄石楠叶治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麻黄、桑白皮、桑叶、香附、牛膝各9g,白芥子...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选药简炼精 当, 疗效卓著, 被称为经方, 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性, 为 后世医家所推崇。自古至今, 擅用经方者无一不是临 床大家, 由此便可略窥一二。然而由于经方组方药味 多十分简炼, 少则一二味, 多则七八味, 故而临证运用 时对于方证病机的掌握就有较高的要求, 难以圆机活 法运用自如, 因此推崇者大有其人, 而真正善用者却不...

  • 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学术经验

    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学术经验

    朱松毅治疗乳房病学术经验总结 乳房病指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 主要包括乳痈、 粉刺性乳痈、 乳痨、 乳漏、 乳核、 乳癖、 乳岩等, 患者以女 性为主。 朱松毅, 男, 上海市名中医, 海派杜氏外科的第 3 代传人。18 岁师承江南名医杜少谷, 具有 60 余年临床 经验, 除擅治一般外科常见病外, 在治疗乳房病及颈淋 巴结炎结核、 骨结核、 痛风等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 治疗神经性皮炎、 荨麻疹、 痤疮、 秃发等亦有 独特疗效 [1 ] 。现将朱老关于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 法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 山西名医治老年性阴道炎方

    山西名医治老年性阴道炎方

    山西名医治老年性阴道炎(肝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山药、女贞子、旱莲草各12克,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知母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带下多加椿根皮10克,赤带加栀子炭9 克,阴痒甚加白鲜皮10克。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清热止带。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带下量不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阴道干涩灼热,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心烦少寐,颧红潮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创方者:杜凤英 山西名医治老年性阴道炎(肾虚湿热)方 处方:生地、女...

  • 治乳腺癌中医辨治要点 处方方义

    治乳腺癌中医辨治要点 处方方义

    陈某某,女,62岁,2004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左乳癌术后半年,淋巴结转移:10/13,化疗7周期,化疗方案:紫杉醇+表阿霉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脂肪肝。刻诊:自诉气短乏力,精神欠佳,纳不香,眠不实,左胸部时有疼痛,大便调,舌质淡红,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 老年女性,气血衰颓,加之手术与化疗,气血耗伤,脾胃虚弱,中气亏虚,兼有肝经郁热。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养血、清解郁热、软坚散结,以归脾汤为基础方加减。 处方 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远志10克,生...

  •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

    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方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元成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可通过性关系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是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妇女阴道中也有加特纳菌寄生。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   此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由于碱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类释放,故表现为性交时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经期阴道pH值升高,故经期时或经期...

  • 主治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藥方

    主治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藥方

    李坤寅,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全国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欧阳惠卿教授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34年,擅长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妇科疾病,尤其擅长妇科腹式手术、阴式手术、恶性肿瘤根治术等,曾应邀到美国、西班牙、台湾、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主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高...

  • 治慢性宫颈炎 齐绍霞方

    治慢性宫颈炎 齐绍霞方

    治慢性宫颈炎(湿毒内侵)方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20克,紫花地丁、天葵子、茯苓、泽泻、栀子、紫草、椿根皮、白术各 1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败酱草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止带。用于治疗慢性宫颈炎,中医辨证属湿毒内侵型。临床症见患者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粘腻,或如脓样,伴腥臭气,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糙,脉滑数。检查见宫颈重度糜烂或伴息肉。若脾胃虚弱,正气不足者可加黄芪以扶正托毒。 创方者:齐绍霞 治慢性宫颈炎(...

  • 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

    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

    本病除阴道干燥、性交涩痛不适外,往往还伴有白带量少、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月经过多或过少、舌质红、苔薄少或无、脉沉细等肝肾阴精不足征象。采用能滋肾益精、养血润燥的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疗效显著。 1.取杞果15克、山药30克、山萸肉9克、龟板10克、熟地15克、陈皮12克、黄精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牛肉500克、熟猪油50克、胡萝卜250克、土豆30克、洋葱50克、西红柿汁50克、枸杞子30克。将牛肉洗净切块,加盐、胡椒粉和面粉各适量拌和;把猪油置锅中加热倒入牛肉;再将牛肉炒至黄色,加...

  • 子宫肌瘤推荐食疗方

    子宫肌瘤推荐食疗方

    提到子宫肌瘤,很多育龄女性一点都不陌生。据临床统计,育龄期女性多达20%~25%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生长的部位可能靠近宫腔、可能长在肌壁间,或者长在浆膜下,因此有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之分。如果子宫中长有各种类型的肌瘤,则称为子宫多发肌瘤。子宫长肌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有部分人也可能没有症状。 子宫为何会长肌瘤?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周英介绍,根据子宫肌瘤的病症特点,它在中医古籍中对应为...

  • 中医膏方治乳腺癌案 治鼻咽癌案

    中医膏方治乳腺癌案 治鼻咽癌案

    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凌昌全指出,肿瘤患者经手术、放化疗、以毒攻毒中药等手段治疗后,无论是邪去正复还是邪去正衰,都应该重点考虑到癌毒虽大势已去,但非彻底消灭,此时根据临床辨证可分别采取益气、养阴、化瘀、祛痰等治法。凌昌全根据多年临证治疗肿瘤经验,立足于疾病病机,结合膏方特点,总结出以下五大常用治则予以处方,验之临床,颇多良效。 膏剂之用,古已有之,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昔贤李东垣谓:“汤者荡也,散者散也,丸以缓调于中,胶则填精益气。”近年来,中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