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148页

方 第2148页

  • 更年汤:段亚亭治更年期综合征专方

    更年汤:段亚亭治更年期综合征专方

    组成和功效 组成:生地20g,麦冬15g,丹皮15g,知母15g,黄柏15g,淫羊藿20g,巴戟天15g,仙茅15g,甘草10g。 功效:调补阴阳,滋阴涵阳。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属肾之阴阳俱虚者。症见烘热易汗,心烦易怒,疲倦乏力,纳差,失眠多梦,月经周期紊乱,苔薄白,脉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生地、麦冬滋阴涵阳,治烘热易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等。生地黄的功效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应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等。生地黄对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引起...

  • 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中药治方

    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中药治方

    刘某,女,51岁,2010年9月8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前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常有经期延伸。多汗烘热,颧红,手足心热,夜眠不安,恶梦连连,精力郁闷,喜怒无常。近来又感胸腹痞闷,四肢无力,形体日渐消瘦。曾住院治疗,西医确诊为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刻诊:舌淡紫,苔黄腻,六脉沉细,证属阴阳失调,痰瘀交阻。 治则:化痰活血,调理阴阳。 处方:半夏9g,石菖蒲10g,云苓块10g,川贝母9g,桃仁12g,红花6g,川芎5g,香附6g,胆南星6g,甘草3g。5服,水煎服。...

  • 分享七个妇科名方治带下病

    分享七个妇科名方治带下病

    对女人而言,瀑布一般的长发,淡雅的连衣裙,标准的瓜子脸,聪明的杏仁眼,稳重端庄的气质,总会让人怦然心动!而这一切,如果有带下病的骚扰,或许就没有那么美妙了!如今,不少女人被带下病制约,心里的苦楚,无人能诉,尴尬无奈!今天就分享7个妇科名方,难得一见哟~ 加味止带方 【方源】黔贵丁氏妇科。 【组成】猪苓15g,茯苓15g,车前子15g(包),泽泻15g,茵陈15g,赤芍15g,丹皮15g,黄柏15g,栀子15g,苦参15g,白鲜皮15g,冬瓜仁15g,百部15g,北柴胡10g,川牛...

  •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刘寄奴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专入血分,临床多用于经闭不通,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等症。其苦能降泄,温可通行。笔者近来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刘寄奴治疗痛经,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   米某,女,32岁。患痛经2年,每于月经前小腹坠胀疼痛,脘腹怕凉,如敷冰感,四肢不温,面黄,靠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止痛,每月发作,十分痛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证属:瘀阻冲任,寒客厥阴。治宜祛瘀通络,温经散寒。处方:刘寄奴20克,肉桂6克,桂枝9克,灸甘草6克,饴糖15克,白芍20克,炒灵脂12克,生蒲黄2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白带增多症_中药方集

    白带增多症_中药方集

    白带是指妇女在青春期、月经前期或妊娠期,从阴道中排泄出的少量无臭异气味的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如果妇女在经前期或妊娠期、青春期带下量多,颜色深黄或淡黄,或混有血液,质粘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称为白带增多症,是妇女生殖器官炎症或肿瘤疾病的先导。 1.黄荆子治白带增多 [配 方] 黄荆子35克。 [制用法] 炒焦为末,空腹酒服6克。 [功 效] 治白带增多。 2.白胡椒治白带增多 [配 方] 白胡椒30粒,银杏25粒,母丁香25粒,雄黄3克,白牡丹1个,石榴皮 5.4克,麝香1.8克,海螵蛸5.4克。 [...

  •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有人曾调侃道:如果男人也如女人般得承受每月的例假、痛经和生孩子的痛苦,那么女人也愿意在外奋斗买车养房。虽是愤慨之言,但也道出了女性痛经折磨人的痛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李婕医师表示,“春冬交替的时候,很多女性为了漂亮,过早的换上短衣低腰裤,肚子受寒更易引起痛经。”痛经应该怎么办?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   中药处方   网上中药方不可全信   一名网友在某论坛上分享了治好了她多年的痛经的中药方子。方子如下:1、泽兰10克、艾叶6克、红糖30克,煎服一日三次,服3~...

  • 尉中民方治经行腹痛 月经量少

    尉中民方治经行腹痛 月经量少

    尉中民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四大经典”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匮要略》课程首席教授,从医 40 余年,擅治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典型病例 2.3 经行腹痛 案例 3:患者,女,52 岁,2014 年 3 月 22 日初诊。 经期下腹部和下肢胀痛,无水肿,月事不规律、4~6个月来潮 1 次。近日腹痛、腹胀有所加重,伴心悸、气短、乏力,情志不舒时症状更甚。现患者饮食尚可,大便每日 1~2 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

  •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经来腹痛,多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和营通脉、通经止痛;冰片辛香走窜,开通诸窍、理气止痛。三药合用,既能活血养血,又可行血祛瘀,促使经血通畅,通则不痛。 凡是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子,在月经来潮前约10~15天,每天服复方丹参片两次,每次3片,服到月经来的第一天停止,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如果没有服过复方丹参片,出现痛经时,可...

  • 灵活用方治赤带

    灵活用方治赤带

    赤带,是一种特殊的带下疾病,表现为经间期出现红色分泌物,或赤白相间,或色红,或色褐,或规律出现,或非时而下,平遥王氏妇科灵活用方,辨证治疗,疗效显著。 傅氏清肝止淋汤 付某,女,34岁,已婚,2013年6月24日初诊,自诉阴道红色分泌物4天,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3年6月11日,5天净,现少量红色分泌物,无异味,无腰酸,腹痛,近来因出差,精神紧张,睡眠差,舌红苔白,脉细数,考虑肝血不足,肝火偏旺,方用清肝止淋汤养血清肝,药用当归30克,炒白芍30克,生地15克,阿胶6克,丹皮6克,黄柏6克,川牛膝...

  •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验方 红糖辨证选用

    痛经是困扰中青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轻者尚能忍受,重则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必须卧床休息,甚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蒲辅周老中医为中医界泰斗,治疗痛经常用以下验方,简单有效,都有红糖在里面,味道应该也不错,可辨证选用。 茺蔚老姜汤 茺蔚子(益母草代亦可)1两,煨老生姜1两,红糖2两。 煎取3碗,分3次热服。治疗经行腹痛,每月行经时服之,多年痛经往往亦愈。 当归艾叶汤 当归1两,生艾叶5钱,红糖2两。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每月经期服。...

  • 白带量多带下色黄 处方以柴枳败酱汤加减

    白带量多带下色黄 处方以柴枳败酱汤加减

    带下案 吴某,女,24岁,于2014年9月6日初诊。自诉白带量多已达数月之久,带下色黄,微有气味,月经量少,口干喜温饮,食欲欠佳,便溏,睡眠尚可,小便色黄。舌质红,散在芒刺红点,苔白略厚,脉弦细。此因肝郁脾弱,湿热蕴阻,故带下量多色黄。 处方以柴枳败酱汤加减:柴胡6克,枳壳10克,败酱草30克,苍术、白术各10克,萆薢20克,金钱草20克,生蒲黄20克(包煎),黄芩20克,车前草、车前子各20克,旱莲草20克,生甘草20克,7剂,水煎服。另以制霉洗剂一瓶,每日2次,每次30毫升,外洗。 二...

  • 中医妙方治痛经

    中医妙方治痛经

      某某女,40岁。   主诉 痛经4年余。   病史 患者4年前,因在经期服用人参、肉桂等补品后出现痛经现象,经多方求治,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每于经期第2天疼痛剧烈,无法工作,冷汗出,服强力止痛药也难控制,4天后症状缓解,每月如此。消炎止痛等药频用,仍未见效,痛苦异常。伴睡眠差,双足须穿袜入眠,多梦,大便干,小便调。   望诊 舌暗红、苔薄白。   切诊 左尺脉沉滑有力。   思路分析 患者经期误服热药,致血热内结,久则下肢厥冷,故舍症从脉。   辨证 瘀热内结,热深厥深。   治则 清热散结...

  • 阴吹一证,临床有虚实之分,方用益气止带汤

    阴吹一证,临床有虚实之分,方用益气止带汤

    张某,女,28岁,1986年9月18日初诊。 近一年来,经常从前阴排出气体,甚则哄哄有声,心情苦闷,食欲不振,小腹常感下坠作痛,肢体倦怠无力,白带稍稀,时时淋漓,前医治疗,或作肾虚或作湿浊,或作气虚,都未见收效,诊见病人消瘦,面带愁容,语声低弱,舌淡苔厚,脉沉弱,中医辩证:阴吹(证属正气不足,清阳下陷),治宜补气升阳,健脾固肾。 方用益气止带汤,药用炙黄芪10g,白术10g,党参12g,升麻3g,柴胡3g,陈皮3g,炙草6g,当归10g,金樱12g,芡实10g。上方加减治疗l个多月,阴吹消失,带下也愈,嘱其以成...

  •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

  •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产后身痛 产后关节痛 温通止痛验方

    □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上海沈氏女科调治胎前产后诸病强调“胎前宜清”及“产后宜温”,切忌攻伐,亦不可峻补,因为这两个时期是妇女特殊易损之时,过者有害,不足亦害,以和为妥,求其平矣。 妊娠必须清热调血,使血循经,以养其胎,即“胎前宜清”。凉药首选黄芩,次用蒲公英、黄连、竹茹、栀子。忌用过凉的秦皮、龙胆草、白头翁等。 注意养胎。“胎脉系于肾,胎气载于脾”。养胎之法,重在健脾固肾,所谓&...

  •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有养血、调经、利水、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以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和女性血虚体质的调理。 组成和用法 原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 适应症:妇人腹中痛,或浮肿,或冒眩,或头痛,或自下利,或月经不调者。 适用病症 脸黄、肤干、贫血貌:中年女性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贫血貌,或有浮肿,或有黄褐斑,皮肤干燥,缺乏光泽,手掌干燥发黄。...

  •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是行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因青年女性精神紧张而疼痛;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而致胞脉失养引起痛经。 痛经大多于月经前l、2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有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的...

  •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处方:乌药15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芍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伴少腹冷或喜暖喜按者加肉桂6克,茴香10克,以温阳行经活血;伴气血不足者,加当归15克,首乌15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为1疗程,在月经来期前8天开始服用,连服2~3个月,1月1个疗程。   说明:本证型的痛经是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净、血紫暗、伴有瘀血块,或伴胸肋乳房胀痛...

  • 治妇人带下症 家父临床经验方

    治妇人带下症 家父临床经验方

    笔者整理家父临床经验,见其治妇人带下症,多以健脾、益气、利湿收效。对于湿热带下,也少以苦寒清热之剂,且多限于外洗。 湿热带下一般症见白带量增多,或黄带如米泔,或见黄緑加脓样带,或带下赤白相兼、腥臭有味,伴外阴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对此类患者,家父也很少用止带方、龙胆泻肝汤之类苦寒清解之剂。而常自拟方,用党参、炒山药、炒薏仁、茯苓等品煎服。另用蛇床子、土茯苓、栀子等药每日外洗。 笔者不解。他说:湿热带下内服外洗,可增加疗效。健脾利湿,重于内服,针对带下以湿为病之本;解毒...

  • 治白带异常方

    治白带异常方

    处方:仙鹤草30克,山药、海螵蛸、白蔹各15克,炒苍术、炒白术、鸡冠花、茜草、忍冬藤各10克,扁蓄、车前子各8克。 用法: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祛湿,固精止带。 主治:宫颈炎、阴道炎等引起白带异常,中医辨证属脾虚寒湿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无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跟浮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 李彬...

  • 月经先期方用傅青主的清经散原方

    月经先期方用傅青主的清经散原方

    □ 韩婷芬 王俊月 河南中医药大学 患者程某某,女,35岁,2015年7月2日前来就诊。患者矮小体胖,腠理致密,食辛辣,自述月经不调4年余,21日行经一次,量多色紫,舌质偏红,口微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偏黄。西医盆腔镜检查、阴道彩超等均无异常。细诊其脉,浮取即得,一息七至,脉动有力,两寸明显,诊为数脉,实非虚像。根据寸脉追问其头胸症状,得知有口腔溃疡。辨证为阳盛血热妄行,治当清热凉血,滋养阴液,方用傅青主的清经散原方: 丹皮15克,地骨皮12克,酒炒白芍12克,熟地12克,青蒿9克(后下),茯苓...

  • 米子良用中医经方治妇科病经验

    米子良用中医经方治妇科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临证擅用经方治疗妇科病、脾胃病,每获桴效,深得病家称道。本文略举其临证用药特点及用经方治疗癥瘕、绝经前后诸症、乳癖等验案一二,与同道分享。 用药特点 法仲景,妙用桂枝临证每遇疑难问题,米子良经常研读中医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对张仲景妙用桂枝温通尤加重视。张仲景重视人体阳气,桂枝配甘草辛甘合化为阳,温通心阳(如桂枝甘草类方)。人体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湿、水饮的消除,亦离不开桂枝温通之效(如桃核承气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苓桂术甘汤等都配以桂枝)。妇人生理以血为本,《素问&mid...

  • 治月经不调痛经方

    治月经不调痛经方

    白芷、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停用。巩固半年停药。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血瘀型。...

  • 全国名老中医治月经不调诸症方

    全国名老中医治月经不调诸症方

    处方:熟地、丹参、怀牛 膝各15克,当归、白芍、香 附、元胡各10克,川芎6克, 鸡血藤30克。 加减:若见经前乳房胀 痛较甚而属肝郁者,可加柴 胡、青皮、枳实、玫瑰花各10 克,舒肝以理气;若见腹部刺 痛,经来色暗或夹血块而属 血滞者,可加桃仁、红花、卷 柏、王不留行各10克,活血 以止痛;若见经来燥热,舌红 几渴而属肝郁血热者,可加 丹皮、郁金各10克,栀子、黄 芩各6克,舒肝以清热;若见 经)来腰酸腰痛而属肾虚者, 可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巴 戟天各10克,补肾以强腰; 若见月经愆期或多月不行欲 闭者,其轻...

  • 不孕不育调经助孕基本方 温通疏补寓攻于补

    不孕不育调经助孕基本方 温通疏补寓攻于补

    不孕不育原因众多,涵盖妇科疾病的方方面面。章勤,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擅长诊治妇科疑难疾病如不孕不育、盆腔炎性疾病、反复自然流产等。她以改善患者生殖机能,促进怀孕活产为最终目的,根据患者不同西医诊断、不同体质、不同证型辨证治疗不孕,疗效很好。 填精补肾,贯穿始终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充盛的肾精是实现排卵的物质基础,故《妇人规》有“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 马齿苋治白带异常方

    马齿苋治白带异常方

      方药鲜马齿苋汁250毫升,鸡子清2枚。   用法微温顿饮之,一日服2次。   说明本方出白《集验良方》。马齿苋嫩苗,余乡里人以之为菜蔬,炊熟蘸蒜酱食用,其味甚美,且有预防痢疾、肠炎之功效,因其能清湿热,其汁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治疗因湿热所致之白带,效果甚佳。(程宝书)...

  • 自拟益肾促排卵方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症

    自拟益肾促排卵方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症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属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一种。LUFS是指成熟卵泡在促黄体生成素(LH)峰出现48h内,卵细胞未排出而出现黄素化,形成原位黄体,分泌孕激素,形成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变化,并且影响受孕能力导致不孕。杜宝俊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孕不育科主任,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有独到的认识。现将杜宝俊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症经验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补肾为本,强调分期论治杜宝俊认为治疗本病应以补肾为根本大法,临床多选用种子类入药,如桑葚、菟丝子、覆盆子、茺蔚子、枸杞子、韭菜子...

  • 治痛经方二则

    治痛经方二则

    方一:全当归12克,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 7枚,饴糖(冲服)3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血通经,缓急止痛。 主治:痛经,血虚型。每逢月经将行,必先发腹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方二:茯苓24克,桃仁12克,桂枝、赤芍、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主治:痛经,气血失和型。月经先后不定期,每逢月经来潮,腹痛如锥刺,腰痛如折,舌紫暗苔薄,脉涩。 王可喜...

  •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方

    处方:龙胆草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白术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泽泻10克,大枣6枚,茵陈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说明:此方用于肝胆湿热下注的带下病效果好,临床表现为带下色黄黏稠,有异臭味,或伴阴部瘙痒难忍,或伴胸胁乳房胀闷不舒,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苔黄口腻,脉弦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