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48页
-
更年汤:段亚亭治更年期综合征专方
组成和功效 组成:生地20g,麦冬15g,丹皮15g,知母15g,黄柏15g,淫羊藿20g,巴戟天15g,仙茅15g,甘草10g。 功效:调补阴阳,滋阴涵阳。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属肾之阴阳俱虚者。症见烘热易汗,心烦易怒,疲倦乏力,纳差,失眠多梦,月经周期紊乱,苔薄白,脉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生地、麦冬滋阴涵阳,治烘热易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等。生地黄的功效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应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等。生地黄对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所引起...
-
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中药治方
刘某,女,51岁,2010年9月8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前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常有经期延伸。多汗烘热,颧红,手足心热,夜眠不安,恶梦连连,精力郁闷,喜怒无常。近来又感胸腹痞闷,四肢无力,形体日渐消瘦。曾住院治疗,西医确诊为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刻诊:舌淡紫,苔黄腻,六脉沉细,证属阴阳失调,痰瘀交阻。 治则:化痰活血,调理阴阳。 处方:半夏9g,石菖蒲10g,云苓块10g,川贝母9g,桃仁12g,红花6g,川芎5g,香附6g,胆南星6g,甘草3g。5服,水煎服。...
-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 刘寄奴治疗方
刘寄奴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专入血分,临床多用于经闭不通,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等症。其苦能降泄,温可通行。笔者近来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刘寄奴治疗痛经,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 米某,女,32岁。患痛经2年,每于月经前小腹坠胀疼痛,脘腹怕凉,如敷冰感,四肢不温,面黄,靠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止痛,每月发作,十分痛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证属:瘀阻冲任,寒客厥阴。治宜祛瘀通络,温经散寒。处方:刘寄奴20克,肉桂6克,桂枝9克,灸甘草6克,饴糖15克,白芍20克,炒灵脂12克,生蒲黄20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白带增多症_中药方集
白带是指妇女在青春期、月经前期或妊娠期,从阴道中排泄出的少量无臭异气味的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如果妇女在经前期或妊娠期、青春期带下量多,颜色深黄或淡黄,或混有血液,质粘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称为白带增多症,是妇女生殖器官炎症或肿瘤疾病的先导。 1.黄荆子治白带增多 [配 方] 黄荆子35克。 [制用法] 炒焦为末,空腹酒服6克。 [功 效] 治白带增多。 2.白胡椒治白带增多 [配 方] 白胡椒30粒,银杏25粒,母丁香25粒,雄黄3克,白牡丹1个,石榴皮 5.4克,麝香1.8克,海螵蛸5.4克。 [...
-
治痛经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的常用中成药,近年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经来腹痛,多因气滞血瘀,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复方丹参片中的丹参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和营通脉、通经止痛;冰片辛香走窜,开通诸窍、理气止痛。三药合用,既能活血养血,又可行血祛瘀,促使经血通畅,通则不痛。 凡是患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子,在月经来潮前约10~15天,每天服复方丹参片两次,每次3片,服到月经来的第一天停止,连服三个月经周期。如果没有服过复方丹参片,出现痛经时,可...
-
白带量多带下色黄 处方以柴枳败酱汤加减
带下案 吴某,女,24岁,于2014年9月6日初诊。自诉白带量多已达数月之久,带下色黄,微有气味,月经量少,口干喜温饮,食欲欠佳,便溏,睡眠尚可,小便色黄。舌质红,散在芒刺红点,苔白略厚,脉弦细。此因肝郁脾弱,湿热蕴阻,故带下量多色黄。 处方以柴枳败酱汤加减:柴胡6克,枳壳10克,败酱草30克,苍术、白术各10克,萆薢20克,金钱草20克,生蒲黄20克(包煎),黄芩20克,车前草、车前子各20克,旱莲草20克,生甘草20克,7剂,水煎服。另以制霉洗剂一瓶,每日2次,每次30毫升,外洗。 二...
-
阴吹一证,临床有虚实之分,方用益气止带汤
张某,女,28岁,1986年9月18日初诊。 近一年来,经常从前阴排出气体,甚则哄哄有声,心情苦闷,食欲不振,小腹常感下坠作痛,肢体倦怠无力,白带稍稀,时时淋漓,前医治疗,或作肾虚或作湿浊,或作气虚,都未见收效,诊见病人消瘦,面带愁容,语声低弱,舌淡苔厚,脉沉弱,中医辩证:阴吹(证属正气不足,清阳下陷),治宜补气升阳,健脾固肾。 方用益气止带汤,药用炙黄芪10g,白术10g,党参12g,升麻3g,柴胡3g,陈皮3g,炙草6g,当归10g,金樱12g,芡实10g。上方加减治疗l个多月,阴吹消失,带下也愈,嘱其以成...
-
几则药粥方 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介绍几则药粥方,对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 元胡止痛粥:元胡、白芷、益母草、红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2剂,经前3~5天服用,连续5~7天。...
-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
当归芍药散为古代的养胎方,有养血、调经、利水、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以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和女性血虚体质的调理。 组成和用法 原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白术四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 适应症:妇人腹中痛,或浮肿,或冒眩,或头痛,或自下利,或月经不调者。 适用病症 脸黄、肤干、贫血貌:中年女性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贫血貌,或有浮肿,或有黄褐斑,皮肤干燥,缺乏光泽,手掌干燥发黄。...
-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是行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因青年女性精神紧张而疼痛;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而致胞脉失养引起痛经。 痛经大多于月经前l、2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有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的...
-
治妇人带下症 家父临床经验方
笔者整理家父临床经验,见其治妇人带下症,多以健脾、益气、利湿收效。对于湿热带下,也少以苦寒清热之剂,且多限于外洗。 湿热带下一般症见白带量增多,或黄带如米泔,或见黄緑加脓样带,或带下赤白相兼、腥臭有味,伴外阴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对此类患者,家父也很少用止带方、龙胆泻肝汤之类苦寒清解之剂。而常自拟方,用党参、炒山药、炒薏仁、茯苓等品煎服。另用蛇床子、土茯苓、栀子等药每日外洗。 笔者不解。他说:湿热带下内服外洗,可增加疗效。健脾利湿,重于内服,针对带下以湿为病之本;解毒...
-
月经先期方用傅青主的清经散原方
□ 韩婷芬 王俊月 河南中医药大学 患者程某某,女,35岁,2015年7月2日前来就诊。患者矮小体胖,腠理致密,食辛辣,自述月经不调4年余,21日行经一次,量多色紫,舌质偏红,口微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偏黄。西医盆腔镜检查、阴道彩超等均无异常。细诊其脉,浮取即得,一息七至,脉动有力,两寸明显,诊为数脉,实非虚像。根据寸脉追问其头胸症状,得知有口腔溃疡。辨证为阳盛血热妄行,治当清热凉血,滋养阴液,方用傅青主的清经散原方: 丹皮15克,地骨皮12克,酒炒白芍12克,熟地12克,青蒿9克(后下),茯苓...
-
米子良用中医经方治妇科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临证擅用经方治疗妇科病、脾胃病,每获桴效,深得病家称道。本文略举其临证用药特点及用经方治疗癥瘕、绝经前后诸症、乳癖等验案一二,与同道分享。 用药特点 法仲景,妙用桂枝临证每遇疑难问题,米子良经常研读中医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对张仲景妙用桂枝温通尤加重视。张仲景重视人体阳气,桂枝配甘草辛甘合化为阳,温通心阳(如桂枝甘草类方)。人体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湿、水饮的消除,亦离不开桂枝温通之效(如桃核承气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苓桂术甘汤等都配以桂枝)。妇人生理以血为本,《素问&mid...
-
全国名老中医治月经不调诸症方
处方:熟地、丹参、怀牛 膝各15克,当归、白芍、香 附、元胡各10克,川芎6克, 鸡血藤30克。 加减:若见经前乳房胀 痛较甚而属肝郁者,可加柴 胡、青皮、枳实、玫瑰花各10 克,舒肝以理气;若见腹部刺 痛,经来色暗或夹血块而属 血滞者,可加桃仁、红花、卷 柏、王不留行各10克,活血 以止痛;若见经来燥热,舌红 几渴而属肝郁血热者,可加 丹皮、郁金各10克,栀子、黄 芩各6克,舒肝以清热;若见 经)来腰酸腰痛而属肾虚者, 可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巴 戟天各10克,补肾以强腰; 若见月经愆期或多月不行欲 闭者,其轻...
-
不孕不育调经助孕基本方 温通疏补寓攻于补
不孕不育原因众多,涵盖妇科疾病的方方面面。章勤,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擅长诊治妇科疑难疾病如不孕不育、盆腔炎性疾病、反复自然流产等。她以改善患者生殖机能,促进怀孕活产为最终目的,根据患者不同西医诊断、不同体质、不同证型辨证治疗不孕,疗效很好。 填精补肾,贯穿始终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充盛的肾精是实现排卵的物质基础,故《妇人规》有“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
-
自拟益肾促排卵方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症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属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一种。LUFS是指成熟卵泡在促黄体生成素(LH)峰出现48h内,卵细胞未排出而出现黄素化,形成原位黄体,分泌孕激素,形成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变化,并且影响受孕能力导致不孕。杜宝俊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不孕不育科主任,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有独到的认识。现将杜宝俊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症经验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补肾为本,强调分期论治杜宝俊认为治疗本病应以补肾为根本大法,临床多选用种子类入药,如桑葚、菟丝子、覆盆子、茺蔚子、枸杞子、韭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