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42页
-
妇女子宫脱垂治疗方法
妇女子宫脱垂 妇女子宫脱垂指子宫脱垂至阴道口外,主要病因是气虚下陷与胃虚不固致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 [方一] 莲子250克,猪肚1只,黄酒适量。将莲子洗净,冷水浸泡半小时,备用,猪肚用冷水内外冲洗后,用细盐反复擦洗内壁,再用冷水冲洗干净,肚子剖开1个缺口,将莲子塞人肚腔内,再用线将猪肚封口,肚子的两头也用线扎牢,再把猪肚放入砂锅内,加冷水将猪肚浸没,用旺火烧开后,加黄酒2匙,再改用小火慢炖3--4小时。如水不够,可再加水,直至肚子酥烂,离火。吃时,将肚子切开,拆线,取出莲子,烘干,磨成粉末,每日3次,每次1匙,...
-
治月经后期方
方药:党参、白芍、女贞子、益母草、枸杞子各12克,牛膝、当归、枳壳、白术、泽兰、川芎各10克,熟地、山药、鸡血藤、丹参各15克,香附8克。 加减:伴腰酸耳鸣,头晕等肾虚明显者改山药30克,加续断15克;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血虚明显者加入炙黄芪20克,炙甘草 10克;伴小腹冷痛、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之血寒者去白芍加台乌药、香附各 10克;心烦、乳胀,小腹胀痛明显之气滞明显者加川楝子15克;体肥多痰之痰湿者去熟地加苍术15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月经后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 疗效:治...
-
白虎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治经行发热
赵某,女,29岁。2009年3月7日初诊。主诉经行发热5年,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功能等,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服用中西药未能达到有效控制,近因经行发热(38℃以上)前来诊治。刻诊:经行身热,经血夹块,小腹少腹疼痛,心胸烦热,夜间为甚,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细涩。辨为瘀热内结证,治当清泻郁热,活血化瘀。给予白虎汤与血府逐瘀汤合方:石膏48克,知母18克,粳米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10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炙甘草6克...
-
滴虫性阴道炎怎么根治 中药方
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原虫,叫阴道毛滴虫。它寄生在阴道内,消耗阴道上皮细胞的糖元,从而减少了乳酸的形成,使阴道酸性减弱,细菌易于繁殖,引起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分泌物增多。这种分泌物呈灰黄色,带肥皂样泡沫,且有臭味。其分泌物对外阴有一定刺激,引起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症状,还可有尿频、尿痛。这种虫子还可吞噬精子,妨碍精子存活,引起不孕。 阴道滴虫可以借性交、公共浴池、浴盆、浴巾、衣物、器械等传播,因此,必须注意个人卫生。治疗强调夫妻同治。 1.川椒8克,蛇床子15克,黄芩、连翘、金...
-
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 辨六经辨方证用药
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 患者主诉月经不调6年,闭经三月余。患者2008年10月开始即出现月经不调,经中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3月前出现闭经,于昨日查性激素六项:雌二醇降低,促卵泡生成素升高,遂求治于中医。刻下症见:月经不行,时感身热,盗汗出,面部双颊大片色斑,口中和,大便可,小便正常,思虑多而眠差、早醒,凌晨2点即醒,无恶寒,无腹痛,无四逆,舌暗淡苔白腻脉细。 辨六经:患者身热、盗汗,不恶寒,此为有热,即为阳也;又无头痛、身痛、恶寒等表证,亦无口干思饮、便干、尿...
-
阴道炎 中药内治外用方
阴道炎 湿热之邪有内外之分。如久居湿地等致湿邪外侵,郁而化热,或经期、产后,湿热邪毒乘虚而入,此为外感湿热。若素体脾气虚弱,或肝气郁结,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留,停注下焦,蕴而化热,则为内生湿热。湿热蕴结,韧带不固,则带下增多,色黄。 1)蛇床子、苦参各5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浓缩为500毫升,过滤坐浴,1日2次,10天1疗程,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2)紫草100克,研末,1日3次,1次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0天1疗程。 3)鸦胆子仁40粒,加水200毫升,水煎成40毫升,用注射器套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