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38页
-
刘启廷主治乳痈典型病例方
乳痈是乳房部常见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症,临床以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并有恶寒发热为特征。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至4周内。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可导致溃脓,不仅威胁产妇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哺乳及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及时治疗,避免溃脓后手术治疗带来的不便。 乳痈,又称为乳疮、吹乳,中医认为乳痈之成,外因为产后哺乳,乳头破损,风毒之邪入络;内因为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引起乳汁郁积,乳络阻塞,气血瘀滞,化热酿毒以致肉腐成脓,如《诸病源候论》中说&ldqu...
-
乳腺小叶增生消核汤处方及用法
乳腺小叶增生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 性疾病,属中医“乳癖”的范畴.是妇女的常见 病,多友于30~50岁妇女。其核小者如梅,人 者如李,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 时时隐痛或不痛,皮色如常。乳腺小叶增生多 因肝气不舒,痰气交凝,冲任失调而致。如服 用消核汤,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消核汤处方及用法:僵蚕12克,蜂房9 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 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取液,分早晚 饭后温服,每日l剂。一般连服5~10剂即可 奏效。 方中主药僵蚕有散风定痉,化痰软...
-
中老年女性乳腺增生症 介绍几则外冶方
乳腺增生症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症状为 乳房疼痛、乳房肿块。 在中医里.该病属“乳 癖”、“乳核”范围,多 因思虑伤脾或恼怒伤 肝等所致。临床发现, 采用中药局部外治. 可使药物直达病所. 促使病灶消失。现介绍几则外冶方.供中老年人选用。 方法一取中成 药如意金黄散10克. 用凡士林或香油10 克调匀.外敷于乳腺 增生处。2日换药1 次.连续2~4周。可起 到活血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 方法二 取芒硝60克,天南星、蜂房各20克。上筠JL 研为细末,每次...
-
因流产胎坠致冲任损伤 立方用药
余与家父同处一诊室多年,有机会总结记录家父临床经验。临床中见妇女行人工流产后腰骶疼痛患者很多,若不及时治疗,多转为慢性或反复发作。其主症是腰骶部隐痛,遇劳加重,卧床休息则痛减。伴有小腹坠胀,或有少量血性分泌物。神疲乏力,头晕气短,面色huang(白+光)白,脉见沉弱。 此多因流产胎坠致冲任损伤,肾气疲惫。故家父立方用药,以益气补肾为先。药用:炒山药、生黄芪、党参、熟地、焦白术、杜仲、金毛狗脊、巴戟天、海螵蛸、川断、鹿角霜,补肾固冲,温补督脉,填精益肾。多服药数剂,而获显效。 家父云:女子腰者,肾...
-
产后恶露淋漓 燥湿止带治方
黄某,25 岁,干部,1991 年12月14日初诊。 1991 年 11月9目足月分娩,产后恶露淋漓持续近40日干净,继出现带下量多,稀稠不一,腥臭,日换纸垫2~3次,无阴痒。乳汁稀少,腰脊胀坠,纳便尚正常。曾经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面色眦白,形体赢弱,舌淡,苔薄白,脉细。 诊断:带下量多。 辨证:脾肾阳虚,湿浊下注。 治法:温肾健脾,燥湿止带。 处方:补骨脂10克,党参2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黄柏10克,苍术6 克,忍冬藤lO克,炙甘草6克。4剂,每日 l剂,水煎服。 二诊(1991年12月18日...
-
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柴胡、青皮、郁金、丹参、鹿角霜各10克,山慈菇、半枝莲各6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心烦易怒口苦加丹皮、栀子各10克;肿块明显加玄参12克;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5克,远志3克;月经少血块多加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6克;头昏乏力心悸者加茯苓、龙眼肉各10克;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者加杜仲10克。 主治:乳腺增生肝郁气滞型。 疗效:治疗80例,治愈34例(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3个月不复发);显效43例(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消失);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
固摄止血 吴玫玫治疗经间期出血方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阴虚)方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熟地各15克,龟版胶(烊化)、山栀子各12克,地骨皮10克,黄柏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肾滋阴,清热止血。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月经干净后10 天左右,阴道有少量流血,下腹隐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创方者:吴玫玫 名医治经间期出血(肾阳虚)方 处方:仙茅10克,仙灵脾、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各12克,黄芪20克,艾草炭、红枣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
月经先后无定期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当归2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薄荷10克,益母草30克,柴胡12克,党参10克,熟地15克,生姜3片,甘草6克。 加减运用:伴肾虚者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5克,肉桂3克;伴热血或阴虚火旺者加黄柏1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伴肝郁气滞者加青皮15克,枳壳10克;伴瘀血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疗程,每月用药1次,在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用2~3个月。 说明: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月经愆期或经乱,临床较为常见。是指每月...
-
治疗乳腺增生组方
【简介】乳腺增生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组成】药用丝瓜络、生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瓜蒌、丹参(后下)、夏枯草各15克,赤芍、山茨菇、香附、穿山甲(先煎)各12克,柴胡、玄胡(研冲)各9克。病程较长加王不留行、牛膝、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硬结难消加皂角刺、桃仁、浙贝母、玄参。 【制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中晚服。 【用法】月经期停服,经后续服。3周为1个疗程,至疼痛...
-
治疗继发性闭经方
继发性闭经 本组卵泡发育期(月经第5日开始)用促卵泡汤:旱莲草、女贞子、桑椹、熟附子、当归、白芍各15克,菟丝子、首乌各30克; 排卵期(第12日开始)用促排卵汤:菟丝子25克,巴戟天20克,补骨脂、熟附子、当归、丹参各15克,红花5克,赤芍12克;各用7日。 黄体形成期(第19日开始)用促黄体汤:党参、生地、熟地各20克,白术、锁阳、当归、枸杞子、白芍各12克,鸡血藤、菟丝子各30克,.陈皮6克,甘草9克; 黄体萎缩期(第24日开始)用活血调经汤:香附、郁金、元胡、丹皮各10克,生地、丹参、旱莲草、女贞子、益母草...
-
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
乳腺癌 乳腺癌以乳腺出现包块为特症,其肿块大多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边缘不整,坚硬,少数可如橡皮样硬,早期能推动。乳腺癌病人约30%有疼痛感,多为钝痛,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橘皮样变”及与皮肤粘连现象,肿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患者乳头可有溢液或溢血,当乳腺癌发生肺,肝及骨等处转移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关。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一些。 [方一] 山慈菇200克,蟹壳100克,蟹爪(带爪尖)10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