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 第8页
-
祖传四世秘方预防治疗破伤风效果显著
预防方:槐角柄(槐角之把)6克,荆芥6克,防风6克,山甲6克,黄酒煎,分2次服用(小儿酌减)。 治疗方:黑桑葚9克,胆星9克,蝉蜕(焙黄)9克,虎胫骨3克,串肠米7.5克(即狗吃米,便出未消化者,洗净焙黄),血余62克(年老白发)。 制法:将上药共为细末,用好蜜124克,浸润20分钟,再加黄酒125毫升,香油125毫升,煎熬成膏,剩300克左右。熬此药时不可混入唾沫及水(水混入后,蜜、油分解,不能使用)。 服法:成人一天内将药服完,每隔20分钟服1次,每次服15克左右,白水送下。饭前饭后用都可,第二...
-
新生儿破伤风(秘方数:2)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由济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患儿多于生后4一7天发病,表现为哭吵不安口不能张大吃奶困难,甚至牙关紧闭,继而出现抽搐,面肌痉挛时形成苦笑面容;喉肌、呼吸肌痉挛可使呼吸困难、发绀、窒息,甚至死亡;全身肌肉呈强直针痉挛,时发时停,痉挛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状。各种轻微刺激(如声、光、轻触、针刺等)均可诱发肌肉痉挛。能度过危险期的患儿痉挛逐渐减少。停止,但恢复正常吃奶能力常需要1个月左右。本病系因破伤风杆菌经未消毒的接生用具或手侵入脐部,在脐带坏死后造成...
-
破伤风(秘方数:7)
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人肌体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疾病。本病是风毒自创口而人,袭于肌腠筋脉,内传脏腑,筋脉拘挛,产生大量外毒素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症发前一般表现为乏力、多汗、头痛、嚼肌酸胀、烦躁,或伤口有紧张牵拉感觉;多是由头面开始,扩展到肌体和四肢,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语言不清,张口困难,颈项强直,面呈苦笑,角弓反张,屈肘、半握拳、屈膝等。如稍有异物刺激,皆能引起全身性、阵发性肌肉痉挛和抽搐,以致营卫失和肌腠经脉,筋脉肌肉痉挛,有的还会出现发热、头痛、畏寒等症状。严重者可因身体衰竭、窒息或...
-
破伤风治验 江淑安治验录
曾某某,女,14岁。患者于1976年1月29日上午锯柴火时,不慎将左拇指锯伤,第二天下午3时开始出现四肢发颤,时有抽搐,项强,头向后仰,出汗多,张口困难,言语蹇涩,吐词不清,于2月2日下午急诊收入本院外科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清楚。头部出汗多,项强直,牙关紧闭,面部时搐,苦笑面容,腹直肌紧张,两小腿肌肉明显触痛。体温38.2℃。外科查体:左拇指背侧有一约0.5厘米大伤口。诊断为:破伤风。经用冬眠疗法、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静脉补液等疗法连续治疗一周后,病情仍未控制,于2月8日请余会诊。 会...
-
儿童小伤防破伤风
重庆一名小女孩,左手食指不慎被刀割伤,家长见是一个小伤口,就用胶布给她简单包了一下。没想到4天之后,小女孩突然双目凝视、紧咬牙齿、全身抽搐,一天发作十来次。家长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被诊断为破伤风。这名小女孩在重症监护室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抢救才脱离危险。 专家提醒,孩子意外受伤出现小伤口,家长别图省事而自行简单处理,要防止感染破伤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旦进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患者往往需要闯过感染关、惊厥关、营养关之后才能脱险。所以,对孩子的小伤口不可掉以轻心,针刺、铁片、刀子等造成的切割伤,尤其是被污染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