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疖 第13页

疖 第13页

  • 桂附治冻疮 治疮疖疮痈方

    桂附治冻疮 治疮疖疮痈方

    桂枝、附子、红花、紫苏叶、荆芥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稍冷后熏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已破溃者洗后可外涂5%硼酸软膏,或1%红霉素软膏等。 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罗建忠 献方 治疮疖经验 方法:取丹皮20克,研细粉,加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涂敷患处,每日2 次。 主治:疮疖。 吴可非 治疮痈方 处方:梨皮若干,青黛粉少许。用法:梨皮捣烂,掺入少许青黛粉,调匀,外敷疮面。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疮痈。 陈翔...

  • 蒲公英捣敷治乳痈乳疖

    蒲公英捣敷治乳痈乳疖

      方药蒲公英。   用法捣敷肿上,日换药3~4次。   说明《本草正义》云:“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疖,红肿坚块,尤有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用必不可缺此。”   《本草衍义补遗》载:“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汁,入少酒佐之,服罢,随后欲睡,是其功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故治乳痈、疔毒及各种...

  • 治疔疖 水火烫伤方

    治疔疖 水火烫伤方

    1.治疔疖方:桑叶5片(鲜品最佳),麻油少许,桑叶捣烂,以麻油调和涂抹患处,早期可2~3小时涂抹一次,连用2天即愈。 2.治伤食腹泻方:猪骨10克,米饭20克,鸡内金10克,茶叶10克。上四药炒炭,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煎煮直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5分钟即可。空腹分2次服。一般1剂可愈。 3.治水火烫伤方:煅石膏,芝麻油,其量可根据烫伤溃疡面自行调整。将石膏研粉,以芝麻油调和,涂抹患处,早晚各1次,连用10天即可获效,且愈后不留疤痕或疤痕较小。...

  • 地丁治尿路感染 治多发性疖疮

    地丁治尿路感染 治多发性疖疮

    治多发性疖疮 紫花地丁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连翘、紫背天葵各15克,生甘草10克,每天1剂,水煎早晚2次服。7剂为1个疗程。 治尿路感染 紫花地丁15克,金钱草、板蓝根各30克,车前子15克,玉米心3个,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 苦瓜叶治疖肿 疔毒 湿疹 痢疾

    苦瓜叶治疖肿 疔毒 湿疹 痢疾

    1、痱子:苦瓜叶50-100克,水煎洗澡。或用鲜苦瓜叶适量,直接揉搽患处,每日3-4次,严重的可每2小时1 次。至愈。 2、儿夏季热:鲜苦瓜叶、鲜丝瓜叶、鲜南瓜叶、鲜荷叶、鲜艾叶各等份,同捣烂绞汁。每次服 20—30毫升,冷开水调服。每日3次。 3.暑日热毒疖肿:苦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日换药2次。 4.疔毒痛不可忍:将苦瓜叶烘干,研细末。每次 10克,淡黄酒送服,日2—3 次。 5.皮肤湿疹:将苦瓜叶烘干研细末,用菜油调匀敷患处。至愈。 6.痢疾:苦瓜叶晒干研末。每次10克,开水...

  • 治面瘫 痈疖肿痛经验方

    治面瘫 痈疖肿痛经验方

    治面瘫经验 方法:取干姜适量,研成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侧颜面,然后用纱布固定,加覆热水袋,1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 主治:面瘫(面神经麻痹)。瞿先道 治痈疖肿痛经验 方法:取五倍子20克,炒焦研粉,加蜂蜜、米醋各20毫升,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3次。 主治:痈疖肿痛。 仇百万...

  • 外治鼻塞疖肿

    外治鼻塞疖肿

    闻吸生葱治疗鼻塞 感冒时,因鼻塞而感到呼吸困难,把生葱的葱白部分切断,将切口处放在鼻孔前用力呼吸,数分钟后,鼻塞可逐渐消失。 如果鼻塞的症状太严重,可将生葱的葱白部分,以直线切开,取出葱白内带有刺激性黏液的薄膜,贴在鼻孔下,5分钟后,呼吸畅通,这时再取下即可。 因生葱和洋葱都含有刺激性的气味,为治疗鼻塞的好药。 (周一海) 生姜外敷治疖肿 取肥大老生姜一块,洗净后捣烂如泥。取适量敷于疖肿处,上盖一块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对早期疖肿效果较好,一般治疗2~3日疖肿可愈。对已出现“脓头&...

  • 中医名方治疖病

    中医名方治疖病

      玉屏风散加味取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僵蚕方加味取僵蚕20克,地鳖虫10克。将以上二味药研粉,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多枝膏取桂枝10段(5厘米),桃枝、柳枝、桑枝、松枝各10段(5厘米),麻油2000克。入锅内熬至枝枯黑为度,用纱布滤去渣,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血余碳,乳香(去油),没药(去油),研细,入锅内搅匀,务须老嫩合适,收藏。摊贴。   蜂胆膏野蜂房3个,猪胆3个,雄...

  • 天麦冬汤疖疮案,痰核案,小儿遗尿案,溢泪证案

    天麦冬汤疖疮案,痰核案,小儿遗尿案,溢泪证案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过分,炎暑盛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收气不可,长气独明……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 司天麦冬汤方:麦冬、白芷、半夏、竹叶、钟乳、桑白皮、紫菀、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缪问《司天方论》方解:“人参益肺之气,麦冬养肺之阴。张元素谓:...

  • 疖(秘方数:10)

    疖(秘方数:10)

    疖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初起可分有头、无头两种,有头者称毛囊疖,无头者称汗腺疖。本病症状轻,易治疗。俗话说“疖无大小,出脓就好”。但亦有处理不当形成“蝼蛄疖”,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称多发性疖。发生在夏秋之间称暑疖,又叫热疖,若发生于其他季节者称疖。本病多发于头面。小儿易患之,产妇亦常见此病。临床表现为:初起局部潮红,次日发生肿痛,范围局限多在3厘米左右。有头疖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渐剧,自行溃破,流出黄白色浓液,肿痛随之渐减;无头疖初起结...

    秘方方剂 2024-03-07 17 0 秘方
  • 多发性疖病

    多发性疖病

    多发性疖:颈项部多发性疖,逐渐变大,项部正中的疖脓栓已脱,向中间收束。颈部右侧二个疖高肿局限、脓头未脱,按之焮硬,无波动感。 治多发性疖病验方 紫花地丁、金银花各5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连翘、丹参、紫背天葵各15克,生甘草10克 水煎2次,早晚分服:黄酒为引,7剂为1个疗程。 疖病与(肺风)粉刺的鉴别点为: 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颊及背部,初起为坚实之丘疹,挤之有米粒样的白色粉质,由于反复挤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病程更长。...

  • 疖与疖病(秘方数:8)

    疖与疖病(秘方数:8)

    疖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局部形成炎性浸润结节。单个者称为疖,反复多发者称做疖病。本病多见于炎热季节。最初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丘疹,渐渐增大成为粉红或暗红色浸润结节,具疼痛和触痛。经2一3天后结节化脓坏死变软,形成脓疡,中央有波动,并有脓栓,破溃后形成一个火山口状孔洞,不时有胜波溢出.当脓栓和坏死组织排出后,疼痛顿减,炎症红肿逐渐消退,约1一2用愈合,局部残留疤痕。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周身不适、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体质弱者甚至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轻者可不破溃,炎症硬结逐渐吸收消退。本病可发生于...

  • 眼角长了小疖子 该怎么办

    眼角长了小疖子 该怎么办

    读者朱女士:我女儿最近眼角长了个小疖子,请问该怎么办? 康大夫:眼疖子即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易患眼疖子。有内外眼疖子之分,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周围的皮脂腺者,称为外眼疖子;发生于睑板腺者,称为内眼疖子。眼疖子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 眼疖子初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检查见患处皮肤红肿,触...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